学生参与设计的校园新地标!中关村三小“大家运动场”正式亮相啦!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18 01:41 3

摘要:4月15日,中关村三小“我的操场我做主”综合任务课程学习汇报活动举行。中关村三小校长杨刚在致辞中介绍,2024年10月,中关村三小新操场建设项目拉开帷幕。学校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把兴建新操场的关键事件与学生发展相结合,组建微团队精心设计打造了“综合任务

铛铛铛铛

中关村三小的新操场正式投入使用啦

碧绿的草坪、宽阔的篮球场、崭新的跑道

这里是孩子们游乐嬉戏的好地方

更值得关注的是

操场的规划、设计、研究、记录

都由同学们全程参与

操场的绿植、攀登架的样式

疏散的路线、各项安全标识

都饱含着同学们的无限创意和辛苦付出

我的操场我做主

这不仅是一次新操场的修建

更是学校聚焦“真实的学习”

所打造的“综合任务课程”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4月15日,中关村三小“我的操场我做主”综合任务课程学习汇报活动举行。中关村三小校长杨刚在致辞中介绍,2024年10月,中关村三小新操场建设项目拉开帷幕。学校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把兴建新操场的关键事件与学生发展相结合,组建微团队精心设计打造了“综合任务课程”。

滑动查看

三小的同学们“变身”建设观察员、景观设计师、安全小卫士、路线规划师和空间梦想家,在历时半年的项目周期中,按班组群成立了多个设计小组,从规划到设计全程参与。学校打破学科界限,将数学、美术、生物、语文等知识融入真实场景,学生们通过实地调研、数据分析、创意设计,完成了“空间创意规划、绿化设计、安全疏散路线设计、安全提示创意设计”等多项任务。

滑动查看

01.建设观察员

以文字、图画、照片记录工地点滴

在新操场建设之初,老师向同学们布置了以新操场建设为主题写观察日记的任务。孩子们用心观察,紧盯工地每日变化,用文字抓住感动的瞬间、用相机拍摄每日变化、用画笔描摹新操场的线条。一本本观察日记里藏着孩子们的发现、思考和成长。

滑动查看

六年级观察小组展示了集体创作、图文并茂的观察日记。从只有几名学生进行文字记录、拍照,到邀请擅长画画的同学加入,大家精诚合作,为一段段精彩的文字配上插画。这本观察日记不只是简单的文字与图片的叠加,更是互帮互助的成长,是成长路上探索求知、坚持观察的珍贵见证。

同学们的观察日记速览

关于建设操场

他们有话说

中关村三小六年级学生

覃山塬

通过写观察日记,我的收获是学会了“坚持做一件事情”。利用课间时间写观察日记、拍照、探索发现各种新的点位,我锻炼了写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探索发现的能力。

班级教室

工匠坊

中央图书馆

外环廊夹缝

中关村三小六年级学生

梁劭维

从最开始操场只是一个土坑时,我们就开始了每天坚持观察记录。它渐渐有了主席台、种上了树木、有了跑道、有了塑胶场地,一个土坑慢慢变成了现在的新操场,我们非常惊喜能看到这些变化。

中关村三小六年级学生

朱馨然

我负责根据伙伴们描述的文字,画出操场建设进程中的场景,补充插画。他们在写作中经常运用比喻这些修辞,我画的时候也要注意这些场景的实现,这也是美术跟语文两个学科的融合。

02.景观设计师

从树种选择到绿化布局

将生物知识与文化寓意融入实践

今年开春后天气渐暖,操场进入绿化设计阶段,景观树招投标项目因需而发,绿化设计小组的同学们经历了从方案构思、标书制作到施工落地的全产业链实践,深度体验了景观设计师的角色。

活动中,同学们以短剧的形式再现了景观树招投标时的场景。

滑动查看

大家在父母和植物学家的帮助下,亲自去北京植物园参观考察、查阅大量数据、与AI对话,最终在樱花树、美国红枫、元宝枫、文冠树等一众树木的PK中,选中文冠树作为“校园新坐标”。

树木招标现场

树木招标现场

植物园参观

植物园参观

植物园参观

中关村三小五(5)班班主任

胡阳

作为班主任,当接到绿化设计的任务后,我带着同学们去新操场实地踏勘,考察每个地点需要多大的树、什么功能的树,并在植物学家和家长的带领下,去植物园南园进行了考察。我们班有三个小朋友很喜欢文冠树,也很有韧劲。他们根据校园文化、栽种价值、生态环境等,认真准备了竞标文件。竞标当天,大家似乎并没有很看好文冠树,但当植物学家评委说文冠树除了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之外,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开1000朵花才能结一个果子。“我特别希望这棵树能够激励你们,为了一个成果付出1000倍的努力去拼搏,是非常值得的。”文冠树所代表的文化内涵感动了现场的老师、家长和专家评委,“文冠当庭、锦绣前程”的寓意和“千花结一果”的精神,鼓励着同学们努力拼搏、报效国家,所以大家都投票给了文冠树,它也成为了我们的“校园新坐标”。

03.空间梦想家

打造多功能运动空间

让想象力落地

在新操场的创新规划与实践设计项目中,学校特意预留了一大片创意空间,邀请孩子们参与设计,期待孩子们用想象力来填满。正所谓“我的操场我做主”,6个班组群、48个导师小组的720位同学化身为小小设计师,在导师的带领下开展“真实的学习”,从区域规划到细节设计、开展项目研究,每个设计都倾注了无限创意。

同学们设计了流线型云梯攀爬区,大家可以在这片树林中智勇闯关,所以命名为“穿越丛林”。

滑动查看

同学们设计的“活力篮球”场坐落于新操场南面区域,这里打破了篮球场长方形的传统布局,设计成了圆形,外围建有通道和长椅,大家可在这里休闲漫步欣赏比赛,是课间放松的最佳地点。

“活力篮球”实景图

操场东侧区域被同学们设计成了四季花朵主题的“跳跳乐”区域,大家用四组“跳房子”填满了这条小路,分别是春季海棠、夏季荷花、秋季枫叶、冬季雪花,这样大家开心玩耍跳跃经过这条路,就像走过了一年四季,自有美好在心中。

04.路线规划师

用数学测量和模型构建

设计高效疏散路线

身为校园路线规划师,同学们通过实地踏勘各班位置,绘制了详细的校园平面图,并运用数学知识计算通行时间,精准分析教学楼内的主要拥堵点。

滑动查看

为确保安全,他们细致规划了各班前往新操场的专属路线,低层班级采用直达路径,高层班级则实现多向分流,不仅展现了空间规划能力,更将“安全至上”理念深植于校园每个角落。

疏散路线创意设计

同学们跑步测试疏散时间

中关村三小六年级学生

刘东源

成学会堂东侧的小门原本是一个保暖用的双层电动门,开关门的时间较长。经测算,逃生时至少有120人要从这个出口出去到达西操场。这条重要的逃生道路通行速度却比较慢,所以我们向校领导提出建议,学校采纳了我们的意见,将其换成了通畅的双开门防火门。能够为学校提出有用的建议,在毕业前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我们感到可开心、可自豪了。

活动中,同学们将自己写的诗分享给大家,表达了在努力奋斗中体会到的成就感,他们收获的不仅是眼前的成果,更是一份面向未来的成长底气。

中关村三小六年级学生

马语谦

我的收获是分工讨论中总会有分歧,要和伙伴根据科学分析,进行良好的沟通和理性的决断;在真实的学习中,我们更能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学以致用”;然后在不断地努力付出中,也让我知道付出可以和回报成正比,即使不成正比,也可以训练、提升我们的能力,在小小的脑袋里装个大大的梦,我们正青春、正年少。

05.安全小卫士

设计警示标识,优化防护措施

校园安全不容忽视,同学们化身“安全小卫士”,对新操场的单杠区域和树木钢管防护区展开细致排查,认真测量高度和间距,还利用废旧海绵垫等材料为钢管加装了保护层。

滑动查看

活动中,项目小组的同学们展示了参考“立体书”创意制作的《校园立体安全指南》,立体的造型更符合孩子们的年龄特点,有趣、实用,可读性强。

滑动查看

同学们设计的系列“安全标识牌”也简单易懂、充满童趣,将安全意识和美术创作相结合,充分实现了多学科融合,调动了孩子们做校园小主人的自主性。

滑动查看

活动的最后,同学们共同唱起了《听我说谢谢你》,感恩为新操场建设倾注心血的社会各界人士和父母师长,新操场也被师生们正式命名为“大家运动场”。

中关村三小教学副校长

我们的学校文化就是三小属于每个人、需要每个人、也成就每个人——在运动场的建设过程中,孩子们在老师们的指导下一起设计;“大家运动场”的命名来源于孩子们,因为它是大家共建的操场;操场建完之后由大家共享,体现了学校的教育理念和精神内涵。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仪式后,所有领导嘉宾满怀期待移步“大家运动场”,在同学们的引领下,参观了这座饱含大家心血、智慧、创意和童趣的操场,分享孩子们的喜悦。

滑动查看

“大家运动场”的焕新不仅是设施的升级,更是教育理念的落地生根。在这里,学生从学习者转变为建设者,知识从课本走向生活。中关村三小用“真实的学习”证明:当教育扎根实践,成长便有了无限可能。未来,这片场地将继续见证师生们的奔跑与探索,书写更多有温度的教育故事。

撰稿:杨萌

摄影:尹硕

部分素材来源:中关村第三小学

编辑:黄依依

投稿邮箱:hdjywx@126.com

海淀教育内的文章,大部分是海淀教育记者的原创以及征集资料的整合,除海淀教育授权外,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相关责任。本公号荣获2017年度、2018年度“首都教育新闻宣传策划创新力奖”和“首都教育新媒体传播影响力”大奖,2020年度“首都教育融媒体建设先锋奖”和“首都教育新媒体最具影响力”大奖!

来源:海淀教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