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打造消费新场景,重庆对城市特色资源进行地毯式挖掘,利用“8D魔幻城市”的独特地域特色,打造出“江崖街洞天”(江岸、步道、后街、洞穴、天台)的多样态消费空间体系,向天空要空间、向江岸要价值,让新场景带动消费突围,重绘城市商业地图。
最近
各地公布今年1—2月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重庆以2831.83亿元的成绩
首次超过上海
成为中国消费总额最高的城市
此次登顶“消费第一城”
是重庆在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道路上的重要里程碑
取得这一成绩
背后是重庆促消费
释放强劲活力的表现
↓↓↓
打造消费新场景
建成“山城步道+特色街区+滨江经济带”
消费场景286处
为打造消费新场景,重庆对城市特色资源进行地毯式挖掘,利用“8D魔幻城市”的独特地域特色,打造出“江崖街洞天”(江岸、步道、后街、洞穴、天台)的多样态消费空间体系,向天空要空间、向江岸要价值,让新场景带动消费突围,重绘城市商业地图。
龙门浩老街 来源:南岸文旅
比如,龙门浩老街依托长江滨江岸线,打造“青砖黛瓦+现代商业”的融合场景,老街内既有历史文物建筑,也有时尚咖啡馆、艺术画廊和精品民宿。2024年,老街举办“长江文化艺术周”,吸引游客超200万人次,拉动消费超10亿元。
市商务委的数据显示,目前,全市已打造“山城步道+特色街区+滨江经济带”消费场景286处,带动沿线商铺租金增长15%—20%。
大力发展首店经济
近三年来集聚落地品牌首店892个
去年初,重庆印发《支持首店经济发展若干措施》,10个部门联合发力,15条政策举措真金白银扶持助力首店经济发展。
不久前,市商务委又发布《2025年首店首发经济支持政策申报指南》,对符合条件的商业管理运营商、第三方机构及首发首秀主办方等,依标准评审后给予最高200万元资金奖励。
2024年12月31日,公园商业街区“启元光里”在观音桥商圈开业。来源:重庆商务委
一揽子政策极大地激发了市场活力,吸引了众多品牌首店落户重庆。如法国品牌Maison Margiela、知名生活方式品牌三丽鸥、甜品品牌九十枼抹茶、达美乐披萨等。市商务委数据显示,近三年来,重庆累计举办各类首发首秀活动120余场,集聚落地品牌首店892个。
今年,在我市拟开业的商业项目中,重庆光环花园城将引入沉浸式生态场景与区域首进品牌;龙湖龙兴天街计划引入超100家区域首店;悦来汇定位艺术生态商业公园将打造保税艺术品交易等创新模式……
推动县域商业崛起
工业品下乡与农产品进城双向畅通
今年1—2月,我市乡村市场零售额同比增长4.2%,增速超过了城镇消费市场。
近年来,我市以“县域商业体系建设”为抓手,推动工业品下乡与农产品进城双向畅通,激活农村消费“蓄水池”。
电商直播 来源:奉节发布
以奉节县为例,该县通过“电商+合作社+农户”模式,将脐橙、腊肉等农产品直供城市餐桌。奉节脐橙通过电商平台单日销量突破10万单,带动农民增收超2亿元。这种模式不仅缩短供应链,更通过消费升级反哺农业生产。
再如,垫江县小山村通过搭建农产品电商服务平台,创建村集体经济品牌“甜土渝礼”,将柑橘、土鸡、干辣椒等农特产品推向全国。2024年,小山村农副产品销售额突破200万元,带动村民人均增收3000元。
类似案例在各区县屡见不鲜:綦江区东溪镇通过改造古镇商业街区,打造集“休闲、旅游、购物、体验”于一体的特色商贸中心;武隆区通过《印象武隆》演出带动周边餐饮住宿消费,2024年演出观演游客增长103.5%,带动消费增长7.5%……
“赛事经济”助力打造消费新动能
综合旅游收入超3亿元
江北区商务委数据显示,2025重庆女子半程马拉松赛事期间,全区累计吸引市内外游客超75万人次,同比增长68%;实现旅游综合收入超3亿元,同比增长50%,创下历史新高。
2025重庆马拉松现场 主办方供图
第三届重马消费月期间,南滨路沿线重点企业实现销售总额16亿元,同比增长5.6%,其中长嘉汇购物公园、龙门浩老街等商业综合体销售总额同比增长7.5%;重点餐饮营业总额同比增长8.3%,实现旅游消费收入60亿元,同比增长5.2%,接待游客510.89万人次,同比增长5.92%,全区文旅消费收入36.21亿元,同比增长5.71%。
“今年将推出超100场‘跟着赛事‘趣’消费’主题活动,打造‘赛事+消费’新模式。”孙熙勇介绍,重庆将突出市区联动,以观音桥、解放碑等城市商圈,国金中心、来福士、万象城等购物中心,鸿恩寺、十八梯、洪崖洞、磁器口等特色街区,火锅、小面等“渝味360碗”为“媒”,推出系列消费促销活动,以新业态、新模式、新供给“点燃”市民朋友和外地旅客的消费热情,将赛事“流量”转化为消费“增量”。
消费品以旧换新
汽车等重点商品消费突破170亿元大关
市商务委消息,自今年启动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以来,重庆消费市场持续释放强劲动能。截至2025年4月1日,全市累计实现政策申报资金24.62亿元,月均申报量较2024年增长12.3%,直接撬动汽车等重点商品消费突破170亿元大关。
政策实施以来,市民换新需求集中释放:汽车领域累计8.4万家庭实现座驾升级,家电数码产品补贴量达178.2万笔,家装厨卫焕新服务惠及22.5万笔交易,消费升级趋势显著。
市商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重庆通过三大创新体系赋能:
1
构建“智慧政务+立体服务”生态
创新建立“1+4+N”协同推进体系,以市级专班为中枢,贯通市-区县-镇街-企业四级网络,实现政策执行无缝衔接。自主研发5大数字化申报平台,整合云闪付、微信等全渠道支付系统,在1360个服务网点形成“15分钟便民服务圈”,覆盖超2.8万家实体商户及京东等22家电商平台。
2
打造“政银企”协同发展新模式
通过12场专题对接会促成政银企深度协作,形成“政府补贴+企业让利+金融支持”组合拳,撬动市场资金投入达政府补贴的3倍。成功举办春季惠民博览会等大型活动23场,联动开展“汽车下乡”“家电巡展”等217场特色促销,激活县域消费市场。
3
首创全周期服务体系
推出“五进”服务机制(进商圈、机构、乡镇、社区、小区),组织500家企业提供免费清洗、以旧折新等增值服务。建立623个标准化回收站点,形成“旧品回收-新品置换-售后维保”闭环,家电回收利用率提升至92%。
场景化服务升级方面,重庆也亮点颇多,比如:
苏宁易购重庆各门店智能家居体验专区日均接待超千人次;
全市及区县社区已开设超过500个“以旧换新”服务站,工作人员为消费者提供“一站式“评估置换、帮助居民预约家电免费清洗及免费衣物护理服务;
坐落于九龙坡区九龙街道的首家集装箱换新服务站,单天日均服务居民超200人;
在京东大型商超,智能家居体验专区日均接待超15000人次,京东平台数据显示,政策专属补贴商品搜索量同比增长46.7%。
来源:这里是垫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