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4月15日-21日是第31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集结肿瘤科、胸外科、神经外科、病理科、核医学科等多学科专家团队,以“科学防癌,健康生活”为主题,成功举办大型公益义诊活动、科普直播等系列活动,为广大市民普及肿瘤防治知识、倡
2025年4月15日-21日是第31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集结肿瘤科、胸外科、神经外科、病理科、核医学科等多学科专家团队,以“科学防癌,健康生活”为主题,成功举办大型公益义诊活动、科普直播等系列活动,为广大市民普及肿瘤防治知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并为肿瘤患者提供权威诊疗服务。
4月15日举行的大型公益义诊活动共服务患者超500人次,获得市民广泛好评。很多患者表示,多学科协作模式避免了重复奔波,专家解答细致全面,增强了对疾病治疗的信心。
哈医大一院肿瘤科陈雪松主任表示,今后也会增加组织肿瘤科义诊活动频次,助力实现肿瘤“早筛、早诊、早治”目标,为健康中国建设注入新动力!
15日下午15时,哈医大一院肿瘤科集结四位肿瘤领域资深专家,在哈医大一院官方视频号“医声健康”进行大型公益科普直播,分别以恶性肿瘤的精准放射治疗及预防、肿瘤放射治疗的器官保护、肿瘤精准放射治疗立体定向技术——射波刀、腹部肿瘤的预防和精准治疗为主题,为普及肿瘤防治知识,提升公众对精准放射治疗技术的科学认知,助力患者科学抗癌。
本次科普直播活动在线观众达到万余人次,尤其在互动答疑+在线义诊环节,观众对射波刀技术及器官保护技术尤为关注。谭立君教授为观众讲解到,射波刀技术采用先进的影像定位系统,能够将肿瘤位置精确到毫米级。射波刀疗程更短:单次或3-5次治疗即可完成传统放疗三十次左右的剂量累积,尤其适合肿瘤位置特殊无法手术或身体无法耐受手术的患者。
鲁海玲教授针对观众对放疗器官保护的疑问进行答疑,AI辅助放疗系统能够根据肿瘤的形状、大小以及与心脏的相对位置,对心脏、心室、心房及冠脉等亚结构分别限制辐射剂量,根据患者量身定做个性化的放疗方案设计。通过多叶光栅等设备对射线进行精确调制,使高剂量区与肿瘤靶区高度适形,而心脏各亚结构受到的辐射剂量大幅降低。
肿瘤科主任陈雪松教授表示,希望这次科普能打破信息壁垒,让更多患者不再因恐惧放射治疗而放弃治疗机会,也让公众意识到——癌症早防早治,生命依旧可期。
来源:哈医大一院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