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上学称读书,读书顾名思义就是阅读书籍。可自从把前苏联的基础教育搬到国内,特别是刷题内卷以来,读书就是奢侈。
上学称读书,读书顾名思义就是阅读书籍。可自从把前苏联的基础教育搬到国内,特别是刷题内卷以来,读书就是奢侈。
阅读是最佳学习方式,所有杰出人物,无论干什么,都有阅读的习惯。
孩子刷出高分,为什么没有作为?就因为没有阅读的习惯。
底层也有阅读习惯者,可往往是读的末流闲书,并不读经典。
阅读最深远的影响大致两方面:一是启蒙爱觉醒,播种自爱和爱的信仰;二是专业的深度阅读,直接将生命带向知识前沿,从而有所建树。
爱亲人爱朋友爱情人爱祖国等,是什么感觉呢?文学经典是最好的教科书。
无论什么爱都由怜悯之痛与牺牲之乐构成,超越人性自私的本能,获得天堂的快乐。
他人不幸感染自我而唤醒怜悯,与不幸者感同身受,是心灵纯洁的拥抱,爱就开始。
在怜悯的鼓舞下牺牲自我奉献不幸者,就获得崇高的快乐,积淀道德品质。
唯有在经典阅读中,自我才深刻地感受到两种情愫,从而发现爱,播种爱的信仰。
同时,经典阅读也启蒙自爱的觉醒。
自爱即自尊,是对自我价值的认定维护和追求,是什么感觉呢?
自爱由尊严受伤的痛楚与实现自我的快乐构成,尊严被践踏的痛苦多深,实现尊严的欢乐就多深。
发现爱和自爱的美景,是生命的伟大发现,奠定生命运行的方向,注定所有作为。
相反,刷题毫无意义,反而麻木心灵,制造爱的荒漠,但人们哪里觉醒?
哪天,孩子用阅读取替刷题,就一定发现爱的美景,唤醒生命,确立未来发展方向,哪还有心理疾病呢?
来源:灵拙说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