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烟草专卖局(营销部)通过助力乡村非遗“破圈”,推动虎头鞋这一传统手工艺焕发新活力,不仅注重文化传承,更让乡村老人收获了实实在在的收益,为乡村振兴增添了一抹亮丽色彩。
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烟草专卖局(营销部)通过助力乡村非遗“破圈”,推动虎头鞋这一传统手工艺焕发新活力,不仅注重文化传承,更让乡村老人收获了实实在在的收益,为乡村振兴增添了一抹亮丽色彩。
图为焦大娘和自己的“老闺蜜”,笑的比布老虎还开心
在帮扶村驻村头一年冬天,我蹲在焦大娘家门槛上啃煎饼,瞅见炕头摞着十几双虎头鞋,红底金纹的虎头齐刷刷瞪着我,活像列队的门神。大娘往我怀里塞了双鞋:“帮扶干部也得沾沾虎威,省得被村西头老韩家的大鹅追着跑。”这话惹得满屋子人笑出眼泪,我却在那起伏不平的针脚里,摸到了苏家村最硬实的筋骨。
布老虎会咬人
苏家村的焦景兰大娘是制作非物质文化遗产虎头鞋的老手艺人,其制作的虎头鞋工艺精湛,造型憨态可掬,每一针每一线都凝聚着老一辈对传统技艺的坚守。焦大娘做虎头鞋的架势,比县吕剧团唱《铡美案》的包公还威风,裁红布像斩贪官似的利索,银针在指间翻飞好比舞梨花枪。最绝的是给虎头点睛那刻,老人家非得对着日头念三遍吉祥话,说是要让布老虎沾足阳气。“早年间接生婆都备着这鞋,娃娃落地先踩虎头,阎王殿前走三遭都能吼回来。”她边说边往虎嘴里塞棉花,倒真像给猛虎喂肉。
图为陪焦大娘一起赶年集卖虎头鞋
有回我跟着去赶集卖鞋,大娘跟买主砍价:“这鞋底纳了九层布,你家崽子穿到娶媳妇都磨不穿!”转头悄悄跟我嘀咕:“现在年轻人图省事,都买机器绣的,哪知道手作的鞋认主。”这话让我想起文化帮扶非遗台账里那些濒临失传的老手艺,突然觉得虎头鞋瞪人的眼神,倒像在替老辈人着急。
针线能当指挥棒
当了解到现在村里做虎头鞋的就只有焦大娘自己时,我就撺掇大娘收徒,刚开始来学的是六七十的老太太,而且都是她的“老闺蜜”,直到县文化馆的老师领着一群穿汉服的孩子们来采风。有个短发的丫头举着自拍杆直播:“老铁们看这虎头虎须,比你们烫的锡纸烫还带劲!”焦大娘眯眼瞅了半天弹幕,突然抓把彩线塞给姑娘:“教他们打‘万不断’结,保准比转运珠灵验。”如今焦大娘家里也挂上了二维码,快递单和快递小哥也把村里的路熟悉了,这种改变倒是应了那句老话——针鼻儿大的窟窿能过斗大的风。
图为焦大娘如数家珍般的和客人介绍自己的“手艺品”
老根发新芽
作为帮扶干部,我利用分布广泛的零售商店作为展示平台,在店内显眼位置陈列焦大娘制作的虎头鞋,吸引顾客驻足欣赏。同时,精心制作宣传海报与资料,详细介绍虎头鞋的文化价值与制作工艺,让更多人了解这一传统技艺背后的文化内涵。
昨儿路过村里文化广场,撞见跳广场舞的大妈们脚上清一色虎头鞋。红绿绸缎混着LED彩灯,布老虎跟着《最炫民族风》摇头晃脑。焦大娘坐在银杏树下教娃娃们唱针诀:“东一针,西一针,缝出个乾坤日月长……”暮色把她的白发染成金线,飞针走线的手势,像在给满天星斗绣兜肚。忽然想起焦大娘的话:“老物件就像地瓜秧,看着枯了,根还在地里憋着劲呢。”这漫山遍野的虎头鞋,何尝不是我们的乡村振兴文化帮扶扎在光阴里的根须。(张杰 王韶峰)
来源:金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