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饺子专利被韩注册成功,美国批准引众怒,中餐馆包饺子成侵权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18 11:10 4

摘要:我们中国千百年来吃的饺子,居然被韩国注册了专利,并且还获得了批准,这听到这个消息后,可把大家气坏了。

文| LL

编辑 | 梦清州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我们中国千百年来吃的饺子,居然被韩国注册了专利,并且还获得了批准,这听到这个消息后,可把大家气坏了。

在我们的认知里,饺子就是每一个家庭的餐桌上最常见的食物,怎么转眼间,我们要想吃个饺子反而成侵权了。

2025年4月8日,美国专利商标局官网显示,韩国CJ第一制糖股份有限公司申请的饺子外观专利获得批准,并且这项专利的保护期长达15年。

在公开的文件中显示,这家公司申请的饺子外传专利,对于饺子的模样规定的那叫一个“极致”,专利里说,饺子底部是平的,顶部是鼓鼓的,整个是一个半圆形的。

更离谱的事,就连褶子都有要求,得有14到16个褶子,还得按照顺时针的方向拧成一个螺旋状的收口。

文件里还附上了两张饺子图片,不少网友看了都说,这模样的饺子,咱中国人平常都包不出来,看着太奇怪了。

而且这个专利从申请到批准,也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从2023年2月就已经申请了,直到2025年4月8日才正式获得批准,经历了两年多呢。

这也就意味着,在接下来的15年里,如果美国市场上出现和专利描述一样的饺子,不管是中国餐馆自己包的,还是食品企业生产的速冻水饺,都有可能被认定为侵权。

面临着被诉讼、甚至还要给这家韩国的公司支付专利费,这对于在美国从事餐饮业的华人来说,还是个大麻烦呢。

我们都知道,饺子是中国的传统美食,历史悠久,根据历史资料参考,饺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

相传,医圣张仲景在冬天看到老百姓的耳朵被冻坏了,心里难受,就把羊肉和一些驱寒药材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形状,煮给大家吃,这就是最初的饺子,当时叫“娇耳”。

后来,饺子这种美食就逐渐在民间流传开来,经过上千年的发展,饺子的种类越来越多,做法和馅料也各有不同,成为了中国家家户户逢年过节必不可少的美食。

在我国各地,饺子的形状和做法虽然有差异,但基本的特征还是相似的。

像北方常见的水饺,一般是半月形,褶子多少并没有固定要求,但大多数在10道褶子以上;还有锅贴,底部煎得金黄酥脆,顶部的面皮柔软。

和这次韩国申请专利的饺子在外观上也有相似之处。

在南方,比如广东的虾饺,晶莹剔透,外皮薄而有韧性,包法和北方饺子不同,但同样是将馅料包裹在面皮里。

虽然饺子的类型不同,但是都是中国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考古发现来看,1980年代,中国考古学家在新疆吐鲁番的唐代墓葬中,就发现了保存完好的饺子实物,这距今已经有1000多年历史了。

而在韩国,根据韩国饮食文化学者的研究,饺子是在20世纪初期才从中国传入朝鲜半岛的,并且是在二战后才逐渐本土化。

这就很明显了,饺子是咱中国土生土长的美食,后来才传播到其他国家。

其实韩国这家CJ公司并不是第一次干这种让人觉得不合理的事儿了,有网友去调查了这家公司,发现他们在食品包装和宣传上,就经常搞一些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操作。

比如说,他们家的产品包装上,一会儿用 “gyoza” 这个词,这是汉字 “饺子” 音译成日语后,再被韩语借用的读法;一会儿又用 “mandu”,说是正宗泡菜读法。

这明显就是在混淆视听,让人分不清他们到底卖的是啥。

不仅如此,这家公司在商标和专利方面,一直小动作不断,这次饺子外观专利获批,也不是孤立事件。

之前,韩国人就抢先一步把 “油泼辣子” 的商标在美国注册了,结果导致咱们国民辣酱品牌老干妈在美国上市的时候,只能被迫改名,这可让老干妈遭受了不少损失。

而且,注册 “油泼辣子” 商标的韩国人,还到处发律师函警告卖辣椒油的商家,让人家赶紧下架停售,不然就告人家侵权,索要巨额赔偿。

这做法简直就是明目张胆地 “偷窃” 别人的文化成果,后来因为引发众怒,才不得不宣布撤销。

据了解,在美国有大量的中餐馆,饺子是很多中餐馆菜单上的热门菜品,现在,因为这个专利,不少中餐馆老板都发愁了。

如果继续按照传统方式包饺子,很可能就会被认定侵权,面临法律纠纷和经济赔偿。

但要是改变饺子的形状,又担心顾客不买账,毕竟大家吃了这么多年的传统饺子,已经习惯了那个味道和样子。

对于一些从事速冻水饺生产,并且将产品销往美国的食品企业来说,问题更严重。

他们的生产设备都是按照传统饺子形状设计的,如果要避免侵权,就得重新调整生产线,这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时间成本。

而且,就算调整了生产线,新形状的饺子能不能被市场接受,还是个未知数。

结语

这次韩国企业成功子啊美国注册饺子外观专利,是对中国餐饮文化的公然冒犯,虽然专利已获批,但中国的饺子文化源远流长,绝对不是韩国这次专利所能涵盖的。

我们应积极寻求法律途径,依据历史资料与文化传承证据,向美国专利商标局提出无效申请,捍卫中国饺子的合法权益。

这一事件也为我们做了很大的体型,在全球化浪潮下,我们必须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宣传,提升文化输出力度,让世界清晰认知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与深厚底蕴。

同时,呼吁国际社会建立更完善的文化产权审核机制,避免此类闹剧再次上演,还文化遗产一个公正、合理的归属环境。

中国青年报2025-04-14——韩企在美申请“饺子外观”专利获批!中餐馆怎么办?

天眼新闻2025-04-17——离谱!韩国企业申请“饺子外观”专利,美国还批准了

环球网2025-04-17——韩国企业在美申请“饺子外观”专利获批!中餐馆怎么办?

来源:梦清州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