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与乙肝病毒漫长而艰辛的对抗旅程中,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影响最终的健康结局。今天,咱们就从一位乙肝患者李先生的真实经历说起,看看用药细节把控不当,会给肝脏健康带来怎样意想不到的危机,同时也为广大乙肝患者敲响警钟,明晰服用恩替卡韦时那些至关重要的注意事项。
在与乙肝病毒漫长而艰辛的对抗旅程中,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影响最终的健康结局。今天,咱们就从一位乙肝患者李先生的真实经历说起,看看用药细节把控不当,会给肝脏健康带来怎样意想不到的危机,同时也为广大乙肝患者敲响警钟,明晰服用恩替卡韦时那些至关重要的注意事项。
李先生,45 岁,三年前命运给他开了个残酷的玩笑,被确诊为乙肝。从那之后,恩替卡韦就成了他与病魔斗争的 “亲密战友”。然而,李先生却没能正确对待这场战斗。服药期间,他就像个不遵守纪律的士兵,并未严格遵循医嘱定期检查。而且,漏服药物的情况时有发生,用药根本不具备连续性。更糟糕的是,大多数时候,他都没有空腹服药,这看似小小的举动,却如同在健康大堤上撕开了一道道口子。
日子一天天过去,近期李先生明显感觉自己状态越来越差。身体像被抽干了力气,总是疲惫不堪,做什么都提不起精神。胃口也变得奇差无比,原本色香味俱全的饭菜,如今摆在面前都难以下咽。饭后,恶心、呕吐以及消化不良等症状更是如影随形。李先生起初以为是胃肠道出了小毛病,便自行去药店买了些改善胃肠道的药物服用,可没想到,这些药物就像打了败仗的士兵,毫无作用。无奈之下,李先生拖着虚弱的身体走进了医院。
医生详细了解李先生的基本情况后,先为他进行了体格检查。当医生的手轻轻按压李先生腹部位置时,眉头不禁皱了起来,明显能感觉到脾大的症状。接着,医生仔细观察李先生的巩膜,发现有轻微黄染现象,这疑似黄疸症状。随后,医生拿起听诊器,在李先生腹部认真听诊,结果发现了肝脏腹水的迹象。结合李先生的乙肝病史,医生心中有了初步推测,李先生很可能发生了肝硬化。为了进一步确诊,医生立刻安排李先生进行肝功能检查。检查结果很快出来了,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这无疑是肝病发生的重要警示信号。总胆红素数值达到了 242μmol/L,提示为中度黄疸。Ⅲ 型前胶原氨基端肽为 203μg/L,表明肝脏已经出现纤维化。
为了更全面了解肝脏状况,医生又安排李先生进行肝脏影像检查。影像结果显示,肝脏有肿胀现象。肝硬化患者往往会出现免疫功能下降,于是医生为李先生监测免疫功能,检查结果发现免疫细胞 CD3、CD4 均有减少现象。同时,病毒检测发现乙型肝炎病毒呈阳性。综合各项检查结果,确定李先生的病情已经由慢性乙肝转化为肝硬化。
在与李先生深入沟通后,医生了解到,三年前确诊慢性乙肝时,主治医生曾千叮咛万嘱咐,让李先生务必定期复查,这样才能更好掌握体内病毒量的变化。李先生刚开始还比较听话,复查过几次。前几次复查结果都挺理想,这让李先生渐渐放松了警惕,之后便再也没去复查了。不仅如此,他还擅自改变服药频率,将原本按时服用的恩替卡韦,自行改为两天服用一次。
要知道,乙肝患者服用恩替卡韦,就像是在给疯狂复制的乙肝病毒 “踩刹车”,目的就是防止肝炎一步步向肝硬化进展。乙肝病毒这东西,复制速度快得惊人,就像疯狂繁殖的小怪兽。只有连续服用抗病毒药物,才能有效抑制住这些 “小怪兽” 的疯狂行径。而且,在服用抗病毒药物期间,定期复查也至关重要,复查就像给病情变化拍 “X 光片”,能帮助医生了解病情动态,从而根据病毒量变化及时调整药物治疗量。
如今李先生已经由慢性乙肝进展成了肝硬化,当务之急,是要赶紧控制住病毒。于是,医生依旧让李先生服用恩替卡韦抑制病毒复制,同时联合使用护肝药物,帮助肝脏更好地进行代谢。针对李先生的腹水现象,医生采用利尿剂进行对症治疗。在选择护肝药物时,医生考虑到中成药对肝脏负担较小,长期服用能够有效改善肝功能,便为李先生开了相应的中成药。医生严肃地叮嘱李先生,往后一定要严格遵医嘱用药,稍有不慎,肝硬化就可能进一步恶化,增加患癌风险。在日常生活中,也要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坚持以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为主,并且必须严格定期复查。
一个月后,李先生如约来医院复查。令人欣慰的是,在恩替卡韦的控制下,病毒数量有所下降,肝功能也有所恢复,药物控制效果较好。医生微笑着嘱咐李先生,下次一定要准时复查。再次复查时,病毒控制得较为平稳,医生告诉李先生,要继续坚持服药,此时他的肝功能也较为稳定。可即便李先生服用了 3 年恩替卡韦,最终还是发展成了肝硬化,这背后的教训发人深省,也提醒着我们,乙肝患者服用恩替卡韦,一定要注意以下 3 件事。
乙肝患者服用恩替卡韦,这 3 件事绝不可大意
对于大多数乙肝患者而言,恩替卡韦就像黑暗中的一束光,肩负着将病毒控制在较低水平的重任。只有成功将病毒控制住,才能为肝脏健康筑起一道坚固的防线,防止肝脏遭受进一步损伤,避免乙肝病毒引发肝硬化、肝衰竭等严重肝脏疾病。
空腹 2 小时服药,让药效 “火力全开”
恩替卡韦是一种脂溶性药物,当我们口服恩替卡韦后,它就像一个 “小战士”,会进入胃部。但要是此时胃里有食物,尤其是食物中的油脂,就会像一群捣乱分子,将恩替卡韦分解吸收,这一分解可不得了,恩替卡韦的药效就会大打折扣,导致部分药物成分无法被机体充分吸收利用。最终的结果就是,恩替卡韦无法发挥出应有的治疗效果,根本控制不住乙肝病毒。要是长期随餐服用恩替卡韦,乙肝病毒就会像脱缰的野马,病毒量不断上升。所以,为了让恩替卡韦药效 “火力全开”,我们一定要切记,应空腹服用恩替卡韦。
一般来说,口服恩替卡韦 0.5 - 1.5 小时后,药物浓度就能达到峰值。不同脂肪含量的食物,消化速度有快有慢,高脂食物消化起来比较慢。为了严格保证空腹状态,让恩替卡韦顺利发挥作用,通常建议服用恩替卡韦时,要保持 2 小时空腹。就拿李先生来说,他经常随餐服用恩替卡韦,这就像给恩替卡韦的 “战斗之路” 设置了重重障碍,药效大幅降低。低药效的恩替卡韦根本无法有效控制乙肝病毒,使得乙肝病毒能够肆意侵犯肝细胞,经过长时间的破坏,最终造成了肝硬化。乙肝患者们一定要以李先生为戒,服用恩替卡韦时,千万要注意空腹 2 小时。
遵医嘱用药,严守治疗 “纪律”
恩替卡韦可不是能随意摆弄的 “小物件”,服用它的时候,不能随意增减药量,更不能中间停服。间断性地服用恩替卡韦,就好比打仗时士兵们断断续续地开枪,根本无法对乙肝病毒形成有效的打击,达不到治疗效果。乙肝病毒这狡猾的家伙,时刻都在疯狂复制扩散。要是间断性服药,就等于给乙肝病毒提供了可乘之机,它们就会抓住机会疯狂复制和扩散,新产生的乙肝病毒又会不断重复这个过程,导致乙肝病毒高爆发。这对肝脏来说,无疑是一场巨大的灾难,加速了肝脏的损伤,很容易诱发其他严重的肝脏疾病。
李先生作为乙肝患者,确诊后一直服用恩替卡韦。刚开始复查结果确实非常理想,可他却被这暂时的 “胜利” 冲昏了头脑,自行改变服药频率,出现间断性服用恩替卡韦的现象。就这样持续了三年,肝脏在乙肝病毒的持续攻击下,最终不堪重负,发展成了肝硬化。所以,乙肝患者们一定要严格遵医嘱用药,在医生的专业指导下正确服用恩替卡韦。既不能突然停药,也不能自行增减药量,更不能擅自改变服药频率,严守治疗 “纪律”,才能更好地对抗乙肝病毒。
治疗期间密切监测,为健康 “保驾护航”
长期用药的患者,一定要时刻注意监测药物副作用和治疗指标。恩替卡韦大多数情况下都需要长时间服用,因此在服用恩替卡韦治疗期间,监测工作尤为重要。通过监测得到的数据变化,医生就能像经验丰富的船长,根据海上的风浪情况,对患者的治疗方案进行相应调整。
在服用恩替卡韦治疗期间,需要重点监测生化指标,其中肝功能的监测至关重要。通过观察转移酶的变化,医生就能像拿到了肝脏健康的 “密码”,有效判断患者肝功能情况。一般来说,刚开始服用恩替卡韦时,建议一个月检查一次肝功能,等病情稳定后,可以 3 - 6 个月复查一次。
除了肝功能,服用恩替卡韦治疗期间还得监测病毒量,比如监测乙肝病毒 DNA 定量 (HBV - DNA),以及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乙型肝炎 e 抗原等。建议每三个月检查一次,这样就能及时掌握乙肝病毒的 “动向”。
李先生刚开始服用恩替卡韦时,还能按时复查,可几次复查结果稳定后,他就放松了警惕,没再复查过。很多乙肝患者刚开始服用恩替卡韦时,复查指标都不错,但后期很可能出现病毒量上升的情况。及时复查就像给健康装上了 “预警雷达”,有利于帮助我们调整药物,精准有效地控制病毒。
乙肝患者在服用恩替卡韦时,一定要定期监测与随访。要是在服用恩替卡韦期间,出现病情加重症状,应第一时间去医院检查。要知道,乙肝病毒控制不佳,就像一颗定时炸弹,很容易发展成肝硬化。所以,乙肝患者在治疗期间,还要时刻注意防治肝硬化。
多措并举,严防乙肝 “变身” 肝硬化
乙肝之所以让大家谈之色变,与令人闻风丧胆的 “乙肝三部曲” 紧密相连。一旦感染乙肝,肝脏纤维化的风险就会大大增加,而肝脏纤维化就像是通往肝硬化的 “危险桥梁”。当肝硬化发生,肝细胞会受到严重损伤,此时肝脏的免疫系统就像被攻破的城堡,大幅度下降。在这种情况下,肝细胞很有可能发生癌化,进而导致肝细胞癌发生。所以,治疗乙肝的过程中,防治乙肝进展刻不容缓。
积极控毒,斩断恶化 “黑手”
目前,乙肝病毒就像个狡猾的 “隐形敌人”,暂时还无法在机体内被彻底清除。但我们也并非毫无办法,通过药物抑制乙肝病毒复制,就是我们手中的有力武器。通过抑制乙肝病毒数量,就能有效控制乙型肝炎的发展。为了防止乙肝进展成肝硬化,乙肝患者一定要严格遵医嘱接受药物治疗,像恩替卡韦就是常见的治疗乙肝病毒的药物。就拿李先生来说,导致他肝硬化的主要 “罪魁祸首” 就是乙肝病毒。所以,积极控制乙肝病毒,对他以及广大乙肝患者而言,至关重要,这能有效防止肝硬化进一步加重,延缓患者生命。
尽早护肝,为肝脏 “添砖加瓦”
乙肝患者的肝脏,就像一座遭受病毒攻击的城堡,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受损现象。一旦肝脏长期处于受损状态,就如同城堡的根基被不断侵蚀,极有可能导致肝硬化发生。因此,乙肝患者尽早进行护肝治疗刻不容缓。在选择护肝方式时,中成药是个不错的选择,因为它对肝脏负担较小,中西医结合,能更有效地控制肝脏病情。
除了服用中成药,我们还可以从饮食入手,多吃一些护肝的食物,采用膳食疗法来养护肝脏。对于早期乙肝患者来说,膳食疗法或许能起到一定辅助作用。而长期服药的乙肝患者,最好在中医医师的专业指导下,选择适合自己的护肝中成药,为肝脏健康 “添砖加瓦”。
定期监测纤维化,扼制恶化 “苗头”
乙肝患者向肝硬化发展,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一定时间。当乙肝患者有肝硬化倾向时,往往会出现肝脏纤维化现象。值得庆幸的是,肝脏纤维化是一种可逆转的现象。所以,乙肝患者应定期监测肝脏纤维化情况,这就像给肝脏健康安装了一个 “报警器”。一旦发现肝脏出现纤维化,及时接受治疗,就能将肝硬化的 “苗头” 扼杀在摇篮里。建议乙肝患者每三个月监测一次肝脏纤维化情况,时刻守护肝脏健康。要知道,乙型肝炎目前还无法被完全治愈,我们只能通过各种治疗手段控制肝炎发展。因此,面对乙型肝炎,我们一定要尽早预防,了解预防乙型肝炎的有效方法。
预防乙肝,从生活点滴做起
接种疫苗,筑牢免疫 “长城”
预防乙肝病毒最有效的方法,当属接种乙肝疫苗,这就像为身体筑牢了一道坚固的免疫 “长城”。大多数人在婴幼儿时期,就已经按照计划接种了乙肝疫苗。一共需要接种三针,宝宝出生后 24 小时内,就会迎来第一针乙肝疫苗的接种,这是守护健康的重要 “第一枪”。一个月大以及六个月大的时候,分别接种第二针和第三针乙肝疫苗。对于高风险人群和易感人群来说,还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自行选择再次接种,为身体增加一层保护。
私人物品不混用,阻断传播 “通道”
乙肝病毒的传染方式主要有血液传染、母婴垂直传染以及亲密接触传染。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格外注意,不随意借用他人私人物品。像指甲刀、餐具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物件,都可能成为病毒传播的 “帮凶”,一定要注意。同时,还要避免与陌生人发生性关系,从生活细节入手,阻断乙肝病毒的传播 “通道”。
锻炼强免疫,提升身体 “防御力”
自身免疫力就像身体抵御细菌病毒的第一道防线,是守护健康的忠诚 “卫士”。增强免疫力,就能有效预防乙肝病毒入侵。而锻炼身体,就是提升免疫力的有效途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坚持运动,像跑步、游泳、瑜伽等,都是不错的选择。通过运动,让身体的 “防御力” 不断提升,更好地对抗乙肝病毒。
【本内容为故事类医疗健康科普文章,文中除了健康科普内容所出现的任何人名、地名、事件均为艺术加工,并非有意冒犯或贬低任何个人、团体或组织。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请理性阅读。】
来源:最寿光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