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4月14日至21日是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今年的主题是“科学防癌,健康生活”,呼吁公众以科学认知和积极行动抵御癌症威胁。
2025年4月14日至21日是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今年的主题是“科学防癌,健康生活”,呼吁公众以科学认知和积极行动抵御癌症威胁。
在女性高发癌症中,宫颈癌和乳腺癌(简称“两癌”)尤为值得关注。据统计,我国每年新发宫颈癌约11万例、乳腺癌约42万例,但通过科学预防和早期干预,这两种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可显著降低。通过预防、筛查和健康生活三个维度,为广大女性朋友筑起健康防线。
1
/ 宫颈癌:从病因阻断到精准筛查 /
宫颈癌是唯一明确病因的恶性肿瘤——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持续感染是主要诱因。通过三级预防体系,宫颈癌有望成为人类首个被消除的癌症。
1.一级预防:接种HPV疫苗。
适龄接种:9-45岁女性均可接种,首次性行为前效果最佳。
疫苗选择:二价覆盖HPV16、18型(预防70%宫颈癌),四价、九价可预防更多亚型及生殖器疣。
注意:接种了HPV疫苗,仍需要定期进行检查。
2.二级预防:定期筛查。
建议有性生活的女性,每3年进行一次TCT检查或每5年进行一次HPV检测,若结果异常需进一步阴道镜活检。国家对35-64岁农村妇女实行“免费”两癌筛查,具体咨询当地妇幼保健机构。
注意症状:接触性出血、异常阴道分泌物需及时就医。
3.健康支持:增强免疫力。
戒烟、规律作息、均衡营养(如补充叶酸、维生素A/C)可帮助机体清除HPV病毒。
2
/ 乳腺癌:早查早诊是关键 /
乳腺癌发病率居女性癌症首位,但早期治愈率可达90%以上,科学筛查和自检至关重要。
1.风险识别:高危人群需警惕。
家族遗传(如BRCA1/2基因突变)、初潮早、绝经晚、未生育或晚育、长期激素治疗等人群风险较高。
乳腺增生等良性疾病不直接癌变,但需定期随访。
2.筛查策略:分年龄精准防控。
20岁起:每月月经后7-10天进行乳房自检,观察形状、触感变化。
40岁以下:每年一次乳腺超声检查。
40岁以上:每1-2年增加钼靶(乳腺X线)检查,致密型乳腺需联合超声。
3.预警信号:及时捕捉异常。
无痛肿块、乳头溢液(尤其血性)、皮肤“酒窝征”、乳头内陷等均需就医排查。
3
/ 健康生活方式:防癌的基石 /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30%-50%的癌症可通过生活方式干预预防。“两癌”防控同样需要健康习惯加持:
1.饮食:少红肉,多纤维。
增加全谷物、深色蔬菜(如西兰花、胡萝卜)和豆类摄入,其富含的膳食纤维和抗氧化剂可调节雌激素代谢。
限制加工肉类、高糖高脂食物,避免肥胖(肥胖使乳腺癌风险增加20%-40%)。
2.运动:每周150分钟中强度活动。
快走、游泳等运动可降低雌激素水平,建议每周运动5次,每次30分钟。
3.心理:释放压力,远离“情绪癌”。
长期焦虑、抑郁会削弱免疫力,冥想、社交、艺术疗愈等有助于心理调适。
4.环境:减少暴露风险。
避免长期接触电离辐射、化学致癌物(如某些化妆品中的塑化剂),慎用雌激素类保健品。
行动起来,让健康“早”一步
2025年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之际,我们倡议:
个人:了解家族病史,制定个性化筛查计划;
家庭:鼓励母亲、姐妹共同关注“两癌”预防;
社会:积极参与社区免费筛查,传播科学防癌知识。
癌症防治不是与疾病的孤独对抗,而是以科学为盾、以行动为矛的全民行动。从今天起,用知识武装自己,以习惯守护健康,让生命之花远离“两癌”阴霾,绽放更绚烂的光彩。
投稿邮箱 :2436897117@qq.com
信息来源:定西市妇幼保健院、明光疾控
初审:许楚婷
审核:王伟
审签:袁恒金
来源:明光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