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位创业者在咖啡馆里和我分享过他的顿悟时刻:公司濒临破产时,他偶然翻到稻盛和夫的一句话——“能力可以用‘将来进行时’定义,但愿力必须用‘现在完成时’践行”。那一刻他突然明白:真正拉开人与人差距的,不是能力的天花板,而是愿力的起跑线。
文/唐若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你有没有发现,有些人明明能力普通,却总能突破困境成事;而另一些人看似才华横溢,却总在关键时刻掉链子?
一位创业者在咖啡馆里和我分享过他的顿悟时刻:公司濒临破产时,他偶然翻到稻盛和夫的一句话——“能力可以用‘将来进行时’定义,但愿力必须用‘现在完成时’践行”。那一刻他突然明白:真正拉开人与人差距的,不是能力的天花板,而是愿力的起跑线。
朋友小琳的故事让我印象深刻。五年前她和同事竞争总监岗位,两人能力不相上下,但最后晋升的却是同事。后来她才意识到问题出在“心念”——
她每天想的是“千万别犯错”,开会时连发言都小心翼翼;同事想的却是“我要带团队创造行业标杆”,主动申请最难的项目,甚至周末拉着客户聊创新方案。
心理学中有个“自证预言效应”:你潜意识里相信什么,就会吸引对应的结果。就像量子物理揭示的——人的意识是高频能量波,焦虑的振动吸引混乱,笃定的频率召唤奇迹。
小琳的恐惧心念,像一块写着“我不配”的磁铁,把失败显化成现实;而同事的愿力,则像GPS般指引他穿越迷雾抵达目标。命运的吊诡之处在于:你心里反复描摹的画面,终将成为眼前的风景。
曾有位读者问我:“每天加班到凌晨还是完不成KPI,是不是能力太差?”我反问他:“你工作时,是想着‘赶紧做完别被骂’,还是‘我要用这份方案帮客户解决十年痛点’?”
这就是愿力与能力的本质区别——
能力在三维世界解题:用技巧应对具体事务,如同用不同型号螺丝刀拧螺丝;
愿力在五维空间播种:用信念重构问题本质,如同直接设计无需螺丝的榫卯结构9。
就像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当年所有人都说电动车不可能普及,但他发愿“加速世界向可持续能源转变”。这种超越现实局限的愿力,让他突破电池技术瓶颈,更吸引来NASA工程师、顶级投资人等“宇宙助攻”。当你站在珠峰顶端规划路线,山腰的荆棘就变成了指引方向的坐标。
认识一位禅修导师,她教企业家们一套“心念净化术”:清晨意念校准:刷牙时对着镜子说三遍“我的存在本身就是丰盛”,把大脑调频到创造者状态;碎片时间种心锚:等电梯时默念“这件事会教会我什么”,把被动消耗转为主动滋养;睡前能量回收:用鼠尾草熏香房间,想象所有焦虑像黑烟般飘出窗外,再写下三条当日感恩事件。
有位学员实践三个月后,谈判成功率从40%提升到82%。他说:“以前总想着怎么压价,现在先问自己‘如何让双方都成为赢家’。心念一转,连竞争对手都主动给我介绍客户。”
《易经》:“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当你的愿力超越个人得失,宇宙自会调动万千资源助你成事4。就像亚马逊河之所以磅礴,是因为它从不计较某条支流是否属于自己,只管奔涌向海。
深夜临睡前,不妨把手放在心口默念:“从此刻起,我愿成为一束光,无论照到哪里都是礼物。” 愿力一旦启动,你会惊讶地发现——那些曾以为需要拼命奔跑才能抵达的远方,其实早就在你起心动念的瞬间,铺好了抵达的星轨。
来源:唐若一心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