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一则“青霉胺网购价180元/盒”的新闻引发行业震动。这款用于治疗肝豆状核变性疾病的罕见病药,医院售价仅60元/盒,但电商平台价格却高达3倍。更令人震惊的是,对网购的药品查询药品追溯码,发现其竟有来自医院的医保销售记录。
网上药店倒卖回流药,价格飙涨3倍;12部门发文,药店营养保健生意机会来了;减重生意爆火;知名药企出售旗下药店……
整理 | 安浔
01
一周热点追踪
网上药店倒卖回流药,价格飙涨3倍!
近日,一则“青霉胺网购价180元/盒”的新闻引发行业震动。这款用于治疗肝豆状核变性疾病的罕见病药,医院售价仅60元/盒,但电商平台价格却高达3倍。更令人震惊的是,对网购的药品查询药品追溯码,发现其竟有来自医院的医保销售记录。
类似案例并非孤例。近一年来,多数“回流药”的追溯码显示其曾多次被拆零销售,甚至跨省流转。这一现象造成了“患者买不到,药店卖高价”,官方渠道长期缺货,患者被迫转向高价平台。在线下渠道,尤其是一些单体药店,通过非法渠道购进医院流出的医保药品,加价2~3倍销售,形成“医院——药贩——药店——患者”的灰色链条。
针对“回流药”,国家有关部门已重拳出击。目前,国家医保局通过全链条追溯码管理重构药品监管体系,要求无码药品将禁止医保结算,全面实现追溯码采集。与此同时,药品生产企业加速完善追溯系统建设,连锁药店全面升级扫码设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上线追溯码查询功能,12315平台开通药品违法线索专用通道,形成全民监督网络。
近日,商务部、国家卫健委等12部门联合印发《促进健康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以下简称为《行动方案》),重点提到,引导零售药店拓展健康促进、营养保健等功能;指导地方按程序将符合条件的医疗服务项目纳入本地区医保支付范围;支持“互联网+”医疗服务模式创新,依托全国统一的医保信息平台,深化医保电子处方应用,推动电子处方在定点医药机构顺畅流转,满足便捷医药服务需求;发挥零售药店执业药师优势,开展合理用药、慢性病管理等健康知识咨询和宣传,推广健康消费理念。
对药店来说,保健品市场是让人又爱又恨的存在。多位药店经营者认为,保健食品市场广阔,利润高,但保健品无法刷医保,近年销售和盈利上存在一定压力。
基于此,越过中间商,打通“厂家—药店”的供应链,或有助于药店拓展平价又高毛利的保健品生意。在走访法国药妆店、日韩药妆店、同仁堂等企业/门店之后,百合股份常务副总王文通提出,未来药房就是家门口的主打“美丽+健康”的便利店,品类以健康食品、药食同源、器械、化妆品、宠物用品为主营、药品为辅营。
连锁卖进口药,价格或倒挂?
4月15日(当地时间),美国白宫在官网的最新声明表示,由于中国采取报复性措施,美对华关税加征至245%。美国商务部在一份公告通知中提出,已开始调查“药品和药品成分,包括成品药”进口对美国国家安全的影响。
有受访者告诉《第一药店财智》表示,中美贸易战对药品,主要是对大型连锁、专业药房、院边店会有明显影响。对药店来说,进口西药基本上都是高值低毛的商品,本身就没有利润可言,一旦价格过高甚至价格倒挂,无非就是不进货,对消费者的影响更大。即便是通过国产仿制药替代的方式,从前期研发到最终纳入医保,也需要一定的过程,这个过程中,用药成本更多是转嫁到消费者身上。但不可否认的是,药品关税战一定会倒逼国内制药企业加快产品研发上市进度。
在中美贸易战中,美国叠加的关税更多在限制我国的成品商品。知名药企负责人告诉《第一药店财智》,他们成品制剂出口并没有得到豁免,对其产品出口影响较大。“不过美国内销市场毕竟没我国大,其主要优势是高值消费较强,目前我国多个大实体、电商平台,都在共克时艰,想办法扶持受影响的外贸公司,以14亿消费力的底气加速扩大内需。”
知名药企,出售旗下药店
近日,浙江莎普爱思药业发布《关于出售全资孙公司股权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拟将浙江莎普爱思大药房连锁100%的股权,转让给嘉兴市万寿堂医药连锁,转让价款为50万元。
根据《公告》,莎普爱思药业鉴于该连锁药店近年来持续亏损,且其主营业务与公司的战略方向有所偏离。公司为进一步聚焦公司主营业务,整合资源优化资产结构,改善资产结构及现金流情况,经公司管理层审慎决策,决定转让该连锁药店100%股权。除了莎普爱思外,最近几年也有其他医药企业出售旗下药店业务。
国药一致:今年以来,旗下已有5家连锁药店企业退出经营,实行注销破产及清算;维康药业:2024年,旗下两家药品零售相关企业(超100家门店)出售给浙江康佰家大药房,理由是零售业务净利润逐年下滑,市场竞争加剧,公司选择聚焦医药制造主业;天士力:2023年,公司将持有的辽宁天士力90%的股权、济南平嘉60%的股权出售给漱玉平民。公司表示,本次交易完成后,不再持有辽宁天士力和济南平嘉的股权,不再从事零售连锁业务,有利于推动公司聚焦医药工业战略目标;浙江医药:2022年,公司6000万转让于2016年收购的益大药房,剥离亏损的药店业务,保留因收购得来的互联网售药牌照。
02
一周深度解读
减重生意火爆,药店机会来了
体重管理的时代来了,近日,美团自营大药房和京东买药推出的体重管理活动引发广泛关注,活动显示,消费者购买带有“不瘦必赔”标签的指定减肥药品,若在使用后28-35天内体重未下降,可申请最高600元的补偿。这一创新服务迅速吸引流量。
电商平台“不瘦必赔”、“减重门诊”大热,线下药店如何分到体重管理的蛋糕?线上活动热度虽高,但极易引发争议。论及放心、可靠,消费者还是会更倾向于药店。江苏某药店负责人认为,减肥药的市场主要在药店,而且在众多产品中,消费者还是普遍更关注司美格鲁肽,因此只要获得该药的销售渠道,就无需担心销量。需要注意的是,有很多人可能并没有超重问题,只是自己觉得自己胖,不符合药品适应症,但仍然通过各种手段购药,因此药店要注意了解和审核顾客的情况,以免因疏忽发生不合规现象。
又一连锁药店,破产清算
近日,根据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消息,重庆和平药房云阳有限责任公司申请破产。
企查查信息显示,重庆和平药房云阳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4年1月,注册资本300万元,旗下共有14家药店,1家日化店;在股东列表中,重庆和平药房连锁有限责任公司是最大股东,持股比例65%。
不难发现,除了破产清算信息,多地从今年开始还发布了不少药店企业注销、门店主动退出医保公告。
根据中康数据,国内药店行业在2024年第四季度迎来拐点,即药店闭店数大于开店数(门店减少超3000家),全国药店规模从此走向收缩。与此同时,许多业内人士预估今年的“药店闭店潮”还会更猛烈,“药店关闭多少家”这类的议论也在业内外散播开来,甚至一度成为社会焦点。
3万老人被骗超10亿,多部门重拳整治保健品
近期,央视曝光的一起“神药”骗局引发市场关注。在湖北宜昌某保健品推介会现场,陈大爷和老伴被“特效保健酒”的疗效承诺所吸引。销售人员声称该产品能治疗糖尿病、高血压,甚至对风湿类疾病也有奇效。在密集的营销攻势之下,两位老人先后投入总计1.5万元购买产品,却最终发现病情未获缓解,仍需要入院治疗。
来自中消协的数据显示,62%的老年消费者曾购买过功效夸大或虚假宣传的保健品,平均损失金额达5600元/人。多部门已形成合力,下猛药进行治理。
近期,市场监管总局召开市场监管领域2025年深化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部署会,会议明确,今年要重点抓好“医保基金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老年人药品、保健品虚假宣传等问题整治”等4个专项整治项目。
在加强患者教育的目标驱动下,药店作为最靠近患者健康需求的一环,也将起到重要根治乱象的作用。商务部、卫健委等12部门最新联合印发的《促进健康消费专项行动方案》重点提及,要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引导零售药店拓展健康促进、营养保健等功能。具体包括发挥零售药店执业药师优势,开展合理用药、慢性病管理等健康知识咨询和宣传,推广健康消费理念。
来源:第一药店财智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