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花儿,花儿是你,你与“花儿”一同绚丽绽放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20 13:53 2

摘要:“天籁之音”、“听苏平演唱花儿,是一种享受”、“花儿唱得特别好听”、“花儿专家”、“从老百姓中走出去的花儿歌唱家”、“一生都在追随花儿的路上”,“她是花儿,花儿是她,她与花儿并存”,在和政的文化艺术界,只要一提起中国“花儿皇后”苏平的名字,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人

“天籁之音”、“听苏平演唱花儿,是一种享受”、“花儿唱得特别好听”、“花儿专家”、“从老百姓中走出去的花儿歌唱家”、“一生都在追随花儿的路上”,“她是花儿,花儿是她,她与花儿并存”,在和政的文化艺术界,只要一提起中国“花儿皇后”苏平的名字,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那么,苏平,到底是何许人也?她与“花儿”之间,到底有着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国家一级演员”、“甘肃省政协常委”、“甘肃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民间音乐家协会会员”、“著名花儿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松鸣岩花儿会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看着关于苏平的一连串介绍,带着对这位早闻其名、却未见其人的花儿艺术家的极度仰慕与崇拜之情,6月3日上午,和政县融媒体中心记者对她进行了慕名采访。

出现在记者面前的苏平老师,衣着朴素,却不失典雅。出口成章,却不失内敛。举手投足间,尽显一名花儿艺术大“家”的气质与风范。面对记者的来访,她始终报以和蔼的微笑,浑身上下,完全没有一点“花儿皇后”的架子,取而代之的,是她与常人一样的谦逊与低调。正如她自己所说:“一个人身上所表现出来的那种磁场和能量,与她的见识,还有她走过的路,接触过的人,都有着很大的关系”,是啊,一路走来,苏平老师与花儿结缘,与黄土地结缘,与所有喜欢听花儿、唱花儿的人结缘,她的身上,渗透着的,是一名从老百姓中走来的花儿艺术家的纯朴与实在,也有唱花儿唱向全国,被经历和岁月所赐予的淡定与随和。在和苏平老师交谈的过程中,我们不止一次的被眼前这位已年过八旬,但依然精神矍铄的老艺术家所深深感动着,震撼着。从她的身上,我们似乎看到了“花儿”发展中的今天,正如此时的她一样,璀璨亮丽、经久不衰、永远年轻、无人超越,永远不会衰老,永远富有生命力,永远开在所有人的心中。所以说,苏平是“花儿“,“花儿”亦是苏平,她和“花儿”并存,她和“花儿”一同绚丽绽放。

可以说,花儿,是在那个封建保守的特定年代,人们在山洼洼里、野地里、高山上,或劳作之时,用花儿来抒发他们内心的感情的一种民谣,从七八岁的小娃娃,到七八十岁的老爷爷,大家都在唱,对于这种只唱爱情的野花,老百姓当然是不赞成的,所以说,要把这样一种不被世人认可的东西推到大雅之堂,肯定是有非常大的难度的。然而,苏平做到了,她不畏惧旁人的说辞,多年来,一直坚持走她所热爱的花儿之路,最终通过她自己的努力,将花儿唱出了三江源,唱出了松鸣岩,唱向了全国,全世界。

今年81岁高龄的苏平老师,出生于青海省化隆县,人们都亲切的称她为黄河的女儿。生长在中国“花儿”之乡的她,在幼年的时候,便对“花儿”这种既接地气,也有底气,并且韵味十足的民歌,充满了深深地热爱与迷恋。十七岁加入甘肃省歌舞团,虽然也学习其他演唱形式,但是“花儿”,永远是苏平的根,始终是她的“定海神针”,与她紧紧相伴,不可分割。

用苏平的话来说,花儿山场,就是实现她花儿艺术之梦的摇篮。而老百姓,就是滋生她歌唱灵感的地方。多年来,怀揣热爱,带着使命,她奔赴于全国各地的各大花儿会场,参加各种花儿学术交流座谈会,给“花儿“迷们唱花儿、教花儿,讲解传授花儿理论知识,把她对“花儿”的爱播撒在了每一个有花儿的地方。她和花儿合二为一,听众都说,见到苏平,就像听到了花儿,听到花儿,就想起了苏平。

在追梦路上,苏平曾先后受到陆青霜、郭兰英、常香玉、王嘉祥等多个著名歌唱家的指点,也曾多次向民间文艺家钟敬文、贾芝等大师请教相关花儿的演唱技巧,这些都为她日后更好的演唱花儿和研究花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80年,苏平参加了由文化部举办的全国部分省、市民族民间唱法调演,她演唱的“花儿”,被选为优秀节目,并赴全国各地巡回演出,中国唱片总公司请国家顶尖级音乐家为她配器,中央乐团演奏。1984年,她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风靡海内外。她那高亢、甜美、悠扬的歌声把人们带入天地合一,牛羊攒动,无限延伸的黄土高原和湛蓝的青海湖畔。成为当时在场观众眼里的一个传奇。一生中,苏平曾到过奥地利、意大利、法国、德国、朝鲜等国家及港澳台地区进行花儿演唱,并在台湾举办过专属她的独唱音乐会,可以说,为花儿走得更远付出了她毕生的心血。

她有极好的演唱天赋,对音乐更是有着不同常人的感悟,加之她锲而不舍地对“花儿”进行系统地搜集和整理,从而能够从文学、音乐、民俗等多方面对“花儿”进行立体化研究。她曾撰写有《论“花儿”的艺术特征和演唱风格》、《“花儿”是西北多民族情感交融的音乐语言》等多篇论文,并多次在中国音乐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院校做过有关“花儿”的专题讲座。原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吕骥曾评价她,是我国难得的一位“花儿”演唱家。上海音乐学院院长、音乐大师贺绿汀赞扬她的花儿是大西北的一股清泉。老百姓亲切的称呼她为“花儿皇后,花儿娘娘”。

苏平的演唱独具一格,既保持着原生态“花儿”的韵律,又融合了现代花儿的演唱技巧。她的声音如百灵鸟一样婉转清脆,她唱的不仅仅是花儿,还是故事,娓娓道来,让你一听倾心,再听再倾心。听过她演唱的人,都会认为她的嗓子一定被天使所吻过。不论是“雪白的鸽子”、“阿哥的白牡丹”、“妹妹的山丹花”、“尕马儿拉回来”,还是“上去高山望平川”,只要是出自苏平的歌喉,都会深深地铭刻在万千听众的心底。哪怕是万众云集的歌场,只要苏平登台,便会艳压群芳,偌大的会场,座无虚席,站无虚席,眼里、脑海里、心里,只有花儿与她,也唯有花儿与她,因为她就是花儿,花儿就是她。

采访过程中,当记者问起对咱们和政县的花儿歌手们有什么寄语和厚望时,苏平老师眉目中掠过一丝遗憾,她说:“如今,随着时代的进步,及文化文艺事业的兴旺,和政唱花儿的人越来越多,这是一种好的现象。但是,我发现,很多人想怎么唱就怎么唱,想唱什么就唱什么,完全忽略了它传播后产生的效应。所以,我始终觉得,花儿就是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精美绝伦的盛宴,在上每一道菜之前,我们首先应该把它洗干净,注重唱词和唱法的严谨,最后,再让它以纯洁、无瑕的形象出现在舞台上,出现在受众面前,这才达到了传承和弘扬的效果”。对花儿艺术方面,一味地追求高雅与完美的苏平,对生活亦是如此。她生活规律,对自己要求甚严,饮食起居、穿衣打扮都非常讲究,81岁高龄的老人,看起来却只有六十多岁,她把对生活的热爱,融进艺术里,最终将生活过成了“花儿”,让自己始终同“花儿”一样绚丽、精彩的绽放。

听苏平老师演唱的“花儿”,既能感悟历史的诉说,又能品味时代的吟唱。她的花儿,具有难以言表的时空穿透力,是传统与现代结合的典范。她忠实地继承、大胆地创新,融会贯通多民族“花儿”的特色,大大丰富了“花儿”的内涵,将“花儿”的演唱艺术推向了能使海内外广泛接受的新的高度,她不愧为中国歌坛一颗璀璨的明珠。是她,让“花儿”登上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舞台,是她,把“花儿”唱响港、澳、台,是她,让“花儿”走出国门,登上欧、亚、非的国际舞台。“国家一级演员”,是共和国对她的认可,“花儿皇后”,是民众对她爱戴的尊称。

苏平老师虽出生于青海,但多年来一直叱咤于松鸣岩花儿会场,她亲切的称和政为她的第二故乡。“青海几度梅花发,人在金城髦已斑。今临和政景色新,园中楼阁腾云烟。欲将传承谱新韵,非遗再奏凯歌还”。在2023中国花儿大会召开之际,和政县作为东道主,将花儿“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苏平请到了和政,希望届时能让她指导大会的胜利召开,同时也希望她为我县众多的花儿歌手们指点迷津,传授花儿技艺。和政人文荟萃,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沉淀,为了将“花儿”这朵艺术奇葩进行更为广泛的宣传和推介,近几年来,一直在风景宜人的松鸣岩景区举办每年一届的花儿会,今年,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更是大手笔,大作为,将“中国花儿”大会现场设在了花儿传承地—松鸣岩。到时,让我们一起来领略“花儿皇后”的魅力。

“我对和政这片土地充满了希望,也充满了热爱,非常感谢第二家乡的父母官给予我的认可和尊重,呵护和关照,我心里非常的激动,我感觉到我把这个花儿唱出去,值!花儿,是我们六百年前的老祖先遗留下来的这样一个杰出的文化,做为后人,我们要把这个宝贵的文化继续坚决的去继承,努力的去弘扬,勇敢的去创新,与时俱进,将“花儿”这朵绚丽多彩的、多民族热爱的艺术推出去,让我们松鸣岩的歌声传到个个角落,让所有的人都知道,在我们甘肃、临夏、和政,有一个叫松鸣岩的好地方,它是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命名的一个花儿传承基地。在即将召开的中国花儿大会上,我们用盛开的花朵,也就是“花儿”,来装点这个会场,使四面八方的宾客都来松鸣岩,到时我们用花儿款待他们,希望他们喜欢花儿,观赏我们的花儿,然后把花儿的种子带回去,撒落祖国的四面八方,并把他们的感情留下。“手提上碌碡着打月亮,莫打着月亮的像上。这一次大会开了是再包唱,续给着明年的会上”,明年,我们还要继续选择另外一种手段,来把花儿会的规模搞得更加精致,更加精彩,吸引更多的人来观赏”。苏平用一段花儿唱词结束了此次采访,也对和政县今后对于花儿事业更好的发展提出了殷切希望。她还说:“花儿,不仅仅要我一个人唱,我们还要大家唱,每一个和政人都要来唱,我们要把根留住,希望通过我们所有人的努力,让花儿艺术越来越繁荣,越来越昌盛,祝愿“花儿”在松鸣岩开得越来越艳”。

悠扬的“花儿”,将人带回流逝的岁月,忧伤而又苍凉。柔美的“花儿”,使人回归田园,欣慰而又喜悦。高亢的“花儿”,令人激情升华,既能感悟当今,又可向往未来。花儿,绝对是其他歌种难以超越和代替的艺术效果。青海花儿优美温婉,而和政花儿激情高昂,这代表着一个地方,一个民族的特色,在这里,也衷心的祝愿我们松鸣岩的花儿,在世界的百花园中愈开愈艳,愈开愈旺。

记者采访手记:在和苏平老师相处的短短几个小时的时间里,她不止一次的给记者提醒,不要把她写成学者、教授、名人、艺术家,她说她只是一个普普通通,来自老百姓,行走在老百姓中间的一个花儿传承人、文化文艺工作者。要写不要只写苏平,也不要只写“花儿”,要写,就写她和花儿之间的故事,她和花儿缺一不可,紧紧相随。所以,就有了我笔下的这些文字。写苏平,不能只写苏平,还要写她和花儿结缘、并一同绚丽“绽放”的故事。致敬中国“花儿皇后”苏平,致敬我们心中永远的“花儿”。

审核:王志栋 马 磊

监制:吴秀艳

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何延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