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六成毕业生“跨专业”就业,背后藏着哪些现实难题?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20 18:57 2

摘要:2025年,1222万高校毕业生涌入职场,然而智联招聘数据显示,仅有约35%的人能找到专业对口工作,超六成毕业生无奈“跨界”就业。这场就业困境背后,是多重现实问题在作祟。

2025年,1222万高校毕业生涌入职场,然而智联招聘数据显示,仅有约35%的人能找到专业对口工作,超六成毕业生无奈“跨界”就业。这场就业困境背后,是多重现实问题在作祟。

新兴产业如人工智能、新能源发展迅猛,但高校人才培养跟不上节奏。以大数据专业为例,很多院校课程偏重理论,学生毕业时连基础数据建模都难以独立完成。与此同时,房地产、教培等传统行业受政策和市场影响,大幅缩编岗位,让就业市场的供需矛盾愈发突出。

高校专业设置常“慢半拍”,等新专业获批开设,行业风口可能已过。而且不少学校盲目跟风开设热门专业,师资和设备却跟不上,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再加上实践环节缺失,60%的毕业生在校期间没有真正的企业实践经历,自然难以满足企业用人需求。

“只进体制内”“非一线城市不去”的观念,让年轻人的就业选择变得狭窄。一些中部省份公务员岗位竞争激烈,报录比高达500:1,而本地制造业企业开出高薪却招不到人。此外,短视频、直播等新兴行业的光环,也让年轻人忽视了实体经济的大量就业机会。

全球经济复苏缓慢,国内产业结构调整,企业招聘更加谨慎。同时,“学历通胀”现象严重,部分企业将招聘门槛从本科提到硕士,加剧了就业竞争。区域发展不平衡也使得东部城市竞争激烈,中西部却留不住人才。

破解就业难与专业不对口的困局,需要高校、企业和社会共同努力。高校应优化专业设置,加强实践教学;企业要深化产教融合;社会则需引导年轻人树立多元就业观。只有这样,才能让毕业生们在职场中找到合适的位置。

来源:能量补给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