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民间俗语说:清明断雪,谷雨绝霜。但是,我在北大荒的时候,那里的清明时候的雪还冻得老厚,即便是谷雨时节,也是一地的没有完全化干净的雪,沾满泥水,湿湿的,黑黑的,脏兮兮的,当地人称"埋汰雪"。
中国幅员辽阔,同样的节气里,南北差别非常大,大不相同。
民间俗语说:清明断雪,谷雨绝霜。但是,我在北大荒的时候,那里的清明时候的雪还冻得老厚,即便是谷雨时节,也是一地的没有完全化干净的雪,沾满泥水,湿湿的,黑黑的,脏兮兮的,当地人称"埋汰雪"。
谷雨的节气,意味着春天的尾声,夏天的到来。
对于南方而言,这是没有错的,对于北方,却依然春寒料峭。不过,在北京,花是全都开了,柳树也绿透了,公园湖水里也开始放船了。
谷雨前后,也有下雨的可能,但只是可能,因为干旱的北京有可能一春都没有一滴雨水下。
节气毕竟到了,雨生百谷,没有雨,地也松软,湿润了,还可以人工浇水灌园,谷雨时节种谷天,还是没有错的。
遗憾的是,在北京,这时候一般是听不到布谷鸟的叫声的。
按理说,谷雨节气的到来,布谷鸟开始叫了,"咕咕,咕咕"的声音,很像"布谷,布谷"的发音,像是在催促人们要趁时播种了,否则,人误地一时,地就会误人一年了。
所以,我们便叫这种鸟布谷鸟,生动,又形象,再也没有比我们中国人更会起名字的了。
有意思的是,去年谷雨,我在美国小住,也没有布谷鸟的叫声,只有在动物园里才能见到布谷鸟。
我告诉四岁半的小孙子这鸟叫做布谷鸟,并告诉他:你对着它叫唤"咕咕,咕咕",它就会跟着你一起叫"咕咕,咕咕",人们就要下地播种了。
他便冲着布谷鸟一个劲儿叫"咕咕,
咕咕"。
那鸟就是跟扎嘴的葫芦一样,一声不吭等我们转身走的时候,它突然叫了起来。真的像"布谷,布谷"的声音,小孙子兴奋地大叫。
谷雨前后,在南方,樱桃能够上市,那是一岁的百果之先。
在老北京,是有钱人才能够尝得到的鲜。我小时候,在这个时节,上市的是桑葚。
古诗里有句:"黄鹂留鸣桑椹美",应该说桑葚是北方的一岁百果之先,是可以和樱桃 pk 谷雨时节的应令水果。
只是,桑葚分紫色和白色两种,身上麻麻点点的,远不如红红的樱桃好看,倒像是北方人和南方人长的样子,一个粗壮,一个秀美。
这时候,讲究喝谷雨茶。对于绿茶而言,明前茶最好,谷雨茶殿后,谷雨过后,便没有新鲜的绿茶可饮了。
读明人徐渭诗:"青箸旧封题谷雨,紫砂新罐买宜兴"。开始不懂其意。
为什么非要在谷雨时卖宜兴的紫砂新壶?后来读到唐诗里有专门题咏宜兴的谷雨茶,说是"二月山家谷雨天,半坡芳茗露华鲜。"
方才知道,宜兴的谷雨茶,在唐代就是茶之上品。便也就明白了徐渭是讲究好茶知时节,买壶为饮谷雨茶呀。
当然,这都是那时候的讲究。但是,中国人对于自己的饮食与民俗应时知节的传统,如此紧密对应着每一个变化的节气,大概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
这是一种诞生于农耕时代的传统,浸透着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方才繁衍出一种和土地和雨雪相亲的文化,朴素,却充满情感。
来源:齊魯青未了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