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主持召开推动做好低空经济发展专题会议,明确要坚持“全国一盘棋”,谋划编制好低空经济发展“十五五”相关规划,再度引发外界期待。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主持召开推动做好低空经济发展专题会议,明确要坚持“全国一盘棋”,谋划编制好低空经济发展“十五五”相关规划,再度引发外界期待。
刚刚过去的2024年被称为我国“低空经济元年”,2025年则被视为“规模化落地元年”。从全国来看,火石创造产业数据中心显示,截至2025年3月,全国低空经济企业数量达1.7万家,其中低空经济运营服务相关企业注册量近年猛增,传递出低空经济场景加速落地的趋势。
当前,多地都在争相布局,加快探索天空的“边界”。最新一个出手的是浙江——这座民航大省正以县域为支点,向全域低空经济发起冲击。
近日,浙江省交通运输厅和省财政厅公布11个地区为浙江省低空经济“先飞区”试点,包括杭州市余杭区、宁波市鄞州区、温州市文成县+泰顺县等。
很多人也许不知道,全国首个政务航空基地、全国首个“城市无人机送药”常态化航线,以及不久前备受关注的全国低空经济领域公开招标项目最高纪录,背后都是浙江县域。
去年7月发布的《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高水平建设民航强省 打造低空经济发展高地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明确,支持有条件的地区争创国家低空经济发展相关试点示范,开展省级低空经济发展先行试点,支持将低空经济纳入未来产业先导区培育重点。
此番“先飞区”试点出炉,意味着省级先行试点的竞争终于尘埃落定。而当县域越来越多地走向台前,又将给浙江带来什么?
县域“先飞”此次“先飞区”试点名单,包括杭州市余杭区、宁波市鄞州区、温州市文成县+泰顺县、湖州市德清县+安吉县、嘉兴市海宁市、绍兴市越城区、金华市东阳市、衢州市开化县、台州市椒江区+台州湾新区、丽水市青田县以及舟山市普陀区+岱山县+嵊泗县。
图片来源:浙江发布
这轮“先飞区”覆盖浙江所有地市,涉及10个县市、6个城区,其中4组跨区县一体化建设试点。根据自身资源禀赋,各展所长,探索具有浙江特色的低空经济发展路径和模式,传递出浙江以县域为支点,推动全域低空经济的强烈信号——
一是在低空新基建建设、低空运行管理模式、低空服务保障模式等方面积极探索实践,力争形成制度性成果;
二是推动低空经济与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视觉感知等深度融合,加强科技攻关,推动“0 到1”的原始创新;
三是推动低空飞行与城市物流、农村客货邮、文体旅、农林作业等深度融合,推动“10 到100”的商业化、规模化应用;
四是依托我省山海资源禀赋,赋能山区、海洋治理,探索形成低空服务共富的改革成果。
不难发现,从新基建到产业融合创新、应用场景拓展……“先飞区”领到的任务,直面当前发展瓶颈。
城市进化论对涉及试点的县市区梳理发现,杭州余杭区、宁波鄞州区、绍兴越城区等城区主要是低空经济产业生态完善,融合创新能力较强,而湖州(德清县+安吉县)、嘉兴海宁市、金华东阳市和舟山(普陀区+岱山县+嵊泗县)等更多县市,主要优势是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特色应用场景走在全省前列。
宁波鄞州区提出,要建设集低空文旅、场景应用、产业集群、产学研用于一体的浙江省低空经济“先飞区”示范样板;温州文成、泰顺两地一体共建浙南山区低空立体交通县域实践“先飞区”项目,要重点破解山区传统出行方式、单一旅游模式、陈旧治理样式存在的短板;舟山的普陀区、岱山县和嵊泗县则要“打造低空经济海岛发展样板”。
国空科技(中国)低空经济研究院院长朱克力对城市进化论表示,这种“一县一策”的打法既能避免同质化竞争,又能通过区域协同放大产业链价值,是浙江“块状经济”模式在低空领域的升级版。
“浙江此次试点的11个地区更凸显‘山海联动’,如余杭区依托未来科技城人工智能技术储备,鄞州区借力宁波港口经济外向型基因,文成、泰顺等山区县则瞄准低空物流、旅游观光等场景,将地理劣势转化为差异化优势。”他说。
场景优先在朱克力看来,县域成为低空经济的试验田,本质上是政策灵活性与市场潜力共振的结果。相比大城市,县域行政层级精简、土地资源相对充裕、试错成本更低,更容易推动新兴业态的快速落地。
这也是包括浙江在内,县域低空经济发展模式屡屡引发关注的重要原因。“从通过特许经营权模式将低空资源开发权集中释放,避免多头管理导致效率内耗,再到引入重大项目背后,是地方产业基础与资本需求精准匹配。”他说。
图片来源:摄图网_501195683
这也是县域,尤其是县城在浙江“先飞”的重要因素。
从当前阶段来看,应用场景的落地和商业化都是低空经济发展的关键,而从各地的布局中,也在越来越多地强调新基建以及应用场景的重要性。
根据《若干意见》,浙江到2027年要基本建成高水平民航强省和低空经济发展高地,并实施低空新基建强基行动、低空应用全域拓展行动等,包括推动无人机电商物流规模化发展,打造无人机电商物流品牌;培育“低空+旅游”“低空+体育”等新兴消费业态等。
这也体现出,浙江正将低空经济应用场景提升至新的高度。本轮“先飞区”试点建设中,“推动低空飞行与城市物流、农村客货邮、文体旅、农林作业等深度融合”的要求,正是推动低空经济走向商业化、规模化的重要路径。
比如,金华东阳市依托横店影视城文旅IP和空域资源双重优势,突出“低空+影视文体旅”特色模式,舟山市普陀区则将建设全省首个市级低空农事服务中心。
低空农事作业是一个增长迅猛的低空经济应用场景。今年2月,《浙江省农业农村领域低空经济发展行动方案》正式印发,提出到2027年“省级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农用无人机配置全覆盖,全省农用无人机保有量1万台以上,农用无人机作业面积6500万亩次以上”的具体目标。
“低空经济下乡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山区、海域等传统基建难以覆盖的区域,正是无人机、eVTOL等技术的刚需场景。”在朱克力看来,浙江的农业农村行动方案看似超前,实则暗合经济规律,农业植保无人机应用显著降低成本,海岛物流用无人机配送提升时效,这些场景背后是实实在在的降本增效。
在中国低空经济联盟执行理事长罗军看来,浙江此次重点强调的农业,以及海洋等应用场景都是未来的刚需,尤其是农林植保、海洋牧场管理以及港口转运,都有很大的增长潜力,但常态化运行需要完善的基础设施以及空中和地面的飞行服务保障能力,这将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考验。
打造高地“长三角低空经济竞争格局中,浙江的角色更像是一个场景创新策源地和商业化加速器。上海侧重高端研发和空域管理规则制定,江苏强在制造业供应链整合,而浙江核心竞争力在于市场化基因,从电商到数字经济,历来擅长把技术转化为可复制的商业模式。”
在朱克力看来,浙江“先飞区”试点行动提出的规模化应用目标,直指低空经济最大痛点,实现从实验室走向田间地头、从政府补贴驱动转向企业盈利驱动。
低空经济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据中国民航局预测,2025年我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将达到1.5万亿元,到2035年有望达到3.5万亿元。在这样一个全国竞速的赛道,浙江反复提及要“打造低空经济发展高地”,以及“低空经济先行引领”的目标。
从一定程度而言,本轮浙江县域集体出征,探索农业植保、山区治理、旅游体验、岛际物流等“低空+”场景的规模化、商业化应用,也有望加速形成低空经济发展闭环,为全国低空经济发展输出更多“浙江经验”。
图片来源:摄图网_328046437
浙江县域“先行”也受到国家部委的认可。比如绍兴越城区,据当地媒体披露,国家发改委低空经济司调研组这样评价:“无论是产业集聚、平台构建,还是服务保障、基础设施布局,从全国范围来看,越城都是务实且超前的。“
眼下,杭州正在冲击全国低空经济领军城市,宁波、嘉兴、湖州、绍兴等地的县域也正朝“先行引领”的方向发力。比如,宁波鄞州区喊出打造浙江省低空经济“先飞区”示范样板的目标,绍兴越城区要争取率先在全国县域层面实现0到万米空域“通讯、导航、监视”全覆盖,探索低空安全体系的县域经验。
种种迹象显示,浙江正在进一步“重仓”县域,在县域试点率先探索低空经济发展闭环,再层层扩散,支撑全省打造全国低空经济发展高地。
不过罗军也提醒,整体而言,低空经济最大的应用场景还是城市,而且是大城市,“人流、物流的需求大,配套能力也最完善”。大规模发展县域低空经济,以及多大程度能被“复制”,可能还需要时间来验证。
——·——
城市低空经济“链接力”指数报告(2025)
案例共创计划
浙江“先飞区”试点背后,正是各地全力推动低空经济走向规模化、商业化的新趋势。
为持续探寻低空经济发展趋势,帮助城市精准定位产业“坐标”,继去年城市进化论发布全国首份低空经济领域城市产业研究报告之后,今年,每日经济新闻·城市进化论将与火石创造联合编制《城市低空经济“链接力”指数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全面优化低空经济产业链图谱(低空基础设施-低空飞行保障-低空运营服务-低空飞行器制造),重点聚焦企业聚集度、资本活跃度、创新聚集度和环境友好度等四大评价指标,力求全面呈现城市低空经济发展优势与潜力,为城市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提供参考借鉴。
在此,我们也郑重推出《报告》案例共创计划,诚邀产业创新实践者共建价值范式,共启价值新声——
○案例共建目录:不论园区案例、企业案例,还是城市发展案例,如果您有低空经济发展的心得经验、典型案例、创新项目或政策实践,欢迎与我们分享。
○案例共建价值:入选案例将被全国范围内的决策者、投资者和创新者关注;定制传播权益,助力地区/企业特色脱颖而出;链接产业生态资源,解码低空经济新蓝海。
○案例征集时间:即日起至2025年6月10日24:00。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