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Duality Biotherapeutics, Inc.(以下简称“映恩生物”)于2025年4月15日正式以“9606”为股票代码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一周IPO动态,覆盖港股、美股、A股。
本文为IPO早知道原创
作者|C叔
映恩生物
港股|挂牌上市
据IPO早知道消息,Duality Biotherapeutics, Inc.(以下简称“映恩生物”)于2025年4月15日正式以“9606”为股票代码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映恩生物在本次IPO中发行17,332,300股股份,相较早前的发行计划有所提升。其中,香港公开发售获115.14倍认购,国际发售获13.52倍认购。
同时,映恩生物在本次IPO发行中总计引入十余家基石投资者,累计认购规模6500万美元(5.05亿港元)——BioNTech SE(Nasdaq: BNTX)认购500万美元、礼来认购500万美元、清池资本(Lake Bleu Prime)认购500万美元、TruMed Investment认购1000万美元、富国基金认购1000万美元、易方达基金认购800万美元、汇添富基金认购600万美元、磐京基金认购500万美元、MY.Alpha Management认购500万美元、Exome Asset Management认购400万美元、苏州苏创认购200万美元。
以每股94.6港元的发行价计算,映恩生物通过本次发行募集约16.40亿港元,创2022年以来港股18A生物科技公司之最。
成立于2019年的映恩生物致力于为癌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患者研发ADC创新药物。目前,映恩生物已建立由12款自主研发的ADC候选药物组成的管线,涵盖七款临床阶段ADC、两款新一代双特异性ADC预计将于2025 年至2026年进入临床阶段以及多款其他临床前ADC。
截至目前,映恩生物已建立一系列战略性合作伙伴关系——迄今为止,映恩生物已与BioNTech、百济神州、Adcendo、GSK、Avenzo等合作伙伴订立数项对外许可及合作交易,交易总价值超60亿美元(其中截至2025年2月19日已收到约4亿美元)。今年1月,映恩生物又通过其附属公司与三生制药签订合作协议。
2023年和2024年,映恩生物的营收分别为17.87亿元和19.41亿元。
更多详情:映恩生物正式登陆港交所:开盘上涨超120%,为生物医药赴港IPO注入强心剂
霸王茶姬
美股|挂牌上市
据IPO早知道消息,霸王茶姬(CHA.US)于北京时间2025年4月17日晚间正式于纳斯达克挂牌上市,股票代码为“CHA”,成为“纳斯达克中国茶饮第一股”。
本次IPO中,霸王茶姬总计发行1468万份美国存托股票(ADS),发行价为每股28美元,位于拟定发行区间顶部。
花旗集团、摩根士丹利、德意志银行、中金公司、老虎证券、富途及华盛资本担任联席承销商,承销商另享有2,202,598份ADS的超额配售权。以发行价计算,不计“绿鞋机制”,霸王茶姬通过本次IPO将募集4.11亿美元,超过此前4亿美元计划金额。执行“绿鞋机制”后募资规模至多为4.72亿美元。
据艾瑞咨询数据,霸王茶姬是目前中国精品茶饮中规模最大、增长最快、最受欢迎的品牌。以专注“做好茶”为核心产品理念,霸王茶姬的产品线“原叶鲜奶茶”(Tea latte)健康清新,深受消费者喜爱,于2024年贡献了其中国市场(含中国香港)91%的GMV。
霸王茶姬创始人张俊杰在上市后的内部信中提到,希望茶成为全球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像咖啡一样自然,却更有温度”,“在忙碌的生活中为大家带来一刻宁静与温暖,让世界的文化经由一杯‘茶’融为一体”。对于企业的未来,他认为,“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一家茶饮公司,更是为世界带来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更健康、更轻盈、更平静、更回归人与人的生活方式”。
上市敲钟现场,霸王茶姬CFO黄鸿飞表示,IPO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就像上世纪70年咖啡的现代化旅程一样,我们希望能通过我们的现代化演绎,激发出茶这个历史悠久、为全世界消费者广泛喜爱的饮品的活力。我们的股票代码CHA,更是世界范围内至少30多种语言中‘茶’的发音。‘公司上市’不仅代表着我们开始面向更加广阔的投资者市场,也代表着我们朝着我们的愿景更进了一步。”
微牛
美股|挂牌上市
据IPO早知道消息,Webull Corporation(微牛公司)日前正式通过与SK Growth Opportunities Corporation合并登陆纳斯达克。
截至目前,微牛的市值超121亿美元。
作为一家数字投资平台,微牛旨在通过提供直观的用户体验和丰富的功能,与其它在线投资平台和传统投资服务提供商形成差异,从而帮助客户逐步积累财富。
2018年,Webull 在美国上线,后将业务拓展至亚太、欧洲和拉丁美洲地区的14个市场。截至目前,Webull应用程序的全球下载量已超过5000万次,注册用户超2300万。
在用户画像上,微牛的客户大多为30多岁有一定投资经验的专业人士。截至2024年12月31日,约38%的客户拥有“良好”或“广泛”的投资经验,约39%的客户拥有“有限”的经验。无论经验如何,微牛允许任何人在Webull上创建一个免费帐户,并访问信息和分析工具。2024年第四季度,Webull的季度保留率约为98%。
2022年和2023年,微牛的营收分别为3.89亿美元和3.90亿美元;2024年前三季度,微牛的营收为2.83亿美元,2023年同期为3.06亿美元。
2022年和2023年,微牛的净利润分别为0.50亿美元和0.09亿美元;2024年前三季度的净亏损为0.34亿美元,2023年前三季度的净利润为0.19亿美元。
成立至今,微牛已获得小米、顺为资本、博将资本、歌斐资产等知名机构的投资。
博雷顿
港股|通过聆讯
据IPO早知道消息,博雷顿科技股份公司(以下简称“博雷顿”)日前通过港交所聆讯并于2025年4月15日披露通过聆讯后的资料集,中金公司和招银国际担任联席保荐人。
成立于2016年的博雷顿作为一家总部位于中国的电动工程机械提供商,设计、开发具有自动作业能力的电动工程机械并使其商业化,以及提供智能运营服务。
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2024年博雷顿在中国所有新能源宽体自卸车及装载机制造商中分别排名第三及第七,按出货量计算的市场份额分别为18.3%及3.8%,且为这两类新能源工程机械头部制造商中唯一的纯新能源工程机械制造商。
自2022年至2024年,博雷顿的电动宽体自卸车的出货量由59台增至307台,电动装载机的出货量由326台增至450台,复合年增长率分别为128.1%和17.5%。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自2022年至2024年连续三年,博雷顿在电池容量超过650千瓦时的电动宽体自卸车出货量方面排名第一。
财务数据方面。2022年至2024年,博雷顿的营收分别为3.60亿元、4.64亿元和6.36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32.8%。
成立至今,博雷顿已获得中缔资本、钟鼎资本、湘潭财信、长江车谷、普超资本、科升创投、新业资本、NBT、大洋电机、仁发投资、星航资本等知名VC、地方政府及产业方的投资。
溜溜果园
港股|递交招股书
据IPO早知道消息,溜溜果园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溜溜果园”)于2025年4月16日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拟主板挂牌上市,中信证券和国元证券担任联席保荐人。
成立于1999年的溜溜果园基于「梅+」产品开发战略,现已打造了涵盖梅干零食、西梅产品和创新型梅冻的梅产品矩阵。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按零售额计算,溜溜果园2024年在中国果类零食行业排名第一,市场份额为4.9%;在中国梅产品行业排名第一,市场份额为7.0%;同样按零售额计算,2021年至2024年在青梅果类零食行业及西梅果类零食行业连续四年排名第一。
值得注意的是,除梅干零食和西梅产品外,溜溜果园的梅冻是其产品创新策略的里程碑事件,标志着其成功扩展至注重健康的消费者的天然零食选择——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按零售额计算,溜溜果园是2024年中国果冻行业的主要参与者,市场份额为2.9%,并在中国天然果冻行业排名第一,市场份额为45.7%。
此外,溜溜果园还于2025年推出「打梅打」梅精软糖,以持续拓展零食行业的不同领域,并为注重健康的消费者带来创新零食。另根据溜溜果园的规划,其还将在调味品领域推出梅味调味品,旨在将梅元素融入中国消费者的日常生活方式中。
财务数据方面。2022年至2024年,溜溜果园的营收分别为11.74亿元、13.22亿元和16.16亿元;同期的毛利分别为4.53亿元、5.30亿元和5.83亿元;同期的净利润则为分别0.68亿元、0.99亿元和1.48亿元。
遇见小面
港股|递交招股书
据IPO早知道消息,广州遇见小面餐饮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遇见小面”)于2025年4月15日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拟主板挂牌上市,招银国际担任独家保荐人。
这意味着,遇见小面或将成为“中式面馆第一股”。
2014年,遇见小面的第一家餐厅在广州开业。截至2025年4月5日,遇见小面在中国内地的22座城市开有374家餐厅以及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开有六家餐厅;截至同日,遇见小面另有64家新餐厅在积极筹备中。
根据遇见小面的规划,其预计将于2025年至2027年分别在中国及海外开设约120家至150家、150家至180家以及170家至200家新餐厅。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按2024年总商品交易额而言,遇见小面是中国第一大川渝风味面馆经营者、亦为第四大中式面馆经营者。此外,在2024年中国前十大中式面馆经营者中,遇见小面2022年至2024年的总商品交易额复合年增长率最高。
作为以重庆小面系列为主打的中式餐饮连锁品牌,遇见小面的产品已扩展到各种辣与不辣的菜品,涵盖面条、米饭、小吃和饮料。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2022年至2024年连续三年,遇见小面的重庆小面、豌杂面和酸辣粉线下销售量在所有中国连锁餐厅中排名第一。
财务数据方面。2022年至2024年,遇见小面的营收分别为4.18亿元、8.01亿元和11.54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66.2%。
此外,遇见小面在2023年就已实现扭亏为盈,当年的净利润为0.46亿元,2024年的净利润进一步提升至0.61亿元。
成立至今,遇见小面已获得顾东生、青骢资本、九毛九、弘毅投资、喜家德水饺创始人高德福、碧桂园等知名机构/个人的投资。
值得注意的是,前京东集团CEO徐雷于今年4月1日以独立非执行董事的身份加入遇见小面,或将基于其自身在供应链重构和下沉市场运营方面的经验,助力遇见小面的发展。
滴普科技
港股|递交招股书
据IPO早知道消息,滴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滴普科技”)于2025年4月15日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拟主板挂牌上市,中信证券、民银资本、国泰君安国际、浦银国际与交银国际担任联席保荐人。
这意味着,滴普科技成为第7家以18C章程赴港上市的特专科技企业。
成立于2018年的滴普科技专注于为企业提供前沿的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助力企业大规模高效整合数据、决策和运营。基于自己AI-Ready的FastData Foil数据融合平台和Deepexi企业级大模型平台两大基础设施,实现Agentic人工智能应用在企业的部署与实施。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按2024年收入计算,滴普科技是中国企业级大模型人工智能应用解决方案市场中排名第一位的大模型人工智能应用解决方案专业提供商。同时,滴普科技亦为中国首批构建AI-Ready数据融合平台的大模型人工智能应用解决方案专业提供商,其自有大模型是业界首个完成深度合成算法和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双重监管备案的通用企业运营决策大模型。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滴普科技共服务117名大客户(每名客户于单个年度贡献超过150万元的收入),涵盖消费零售、制造、医疗、交通等行业的领军企业客户,每名大客户的年均收入从2022年的380万元增加至2024年的480万元。而在截至2024年12月31日服务的245名企业客户中,复购客户为81名,占客户群的33.1%。
财务数据方面。2022年至2024年,滴普科技的营收分别为1.01亿元、1.29亿元和2.43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55.5%。其中,2024年的收入同比增幅为88.3%。
成立至今,滴普科技已累计完成8轮融资。在18C章程下,滴普科技的领航资深独立投资者为高瓴、五源资本、IDG资本和兴业银行;其他资深独立投资者为浦银国际。此外,滴普科技的投资方阵容还包括初心资本、临港科创投、上海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BAI资本、三峡资本、光源资本、国泰君安、民银、招商局创新基金、交银国际、中航产融、银盛泰资本等。
在2022年8月完成IPO前最后一轮融资后,滴普科技的估值为9.35亿美元。
卡游
港股|更新招股书
据IPO早知道消息,卡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卡游”)于2025年4月14日更新招股书,继续推进港交所主板上市进程,摩根士丹利、中金公司和摩根大通担任联席保荐人。
成立于2011年的卡游致力于提供高质量、富有趣味性和互动性的产品。这里不妨补充一点,泛娱乐产品是基于IP开发的实体产品,如玩具、文具及其他消费品等。作为中国集换式卡牌业务的先行者,卡游还已推出人偶、徽章、立牌、集换式卡牌收藏册及贴纸等其他产品类别,以丰富玩具产品组合。此外,卡游还将产品矩阵进一步拓展至文具,推出笔和本册等产品。
2022年至2024年,卡游来自集换式卡牌以外玩具销售的收入占比分别为4.4%、9.2%和13.4%;同期,来自文具销售的收入占比分别为0.5%、9.0%和5.1%。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卡游已打造了由奥特曼、小马宝莉、叶罗丽、卡游三国、斗罗大陆动画、蛋仔派对、火影忍者、咒术迴战、名侦探柯南、哈利波特等70个IP组成的IP矩阵。稳健的IP运营能力使卡游成为值得IP合作伙伴信赖的合作对象,而成功的IP运营成绩在巩固卡游行业声誉的同时,亦能吸引更多IP资源,从而形成共同发展的良性循环。
根据灼识咨询的报告,按2024年商品交易总额计算,卡游在中国泛娱乐产品行业和泛娱乐玩具行业中排名第一,市场份额分别为13.3%和21.5%;在中国泛娱乐玩具行业集换式卡牌领域中排名第一,市场份额为71.1%;在中国泛娱乐文具行业中排名第一,市场份额为24.3%。
财务数据方面。2022年至2024年,卡游的营收分别为41.31亿元、26.62亿元和100.57亿元;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16.20亿元、9.34亿元和44.66亿元。
云知声
港股|获备案通知书
据IPO早知道消息,中国证监会国际合作司于4月14日披露了《关于云知声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境外发行上市及境内未上市股份“全流通”备案通知书》。
同日,云知声公告称进一步委任农银国际为整体协调人,早前的招股书显示已委任中金和海通国际担任整体协调人。
作为中国AGI技术的先行者,成立于2012年的云知声在以深度学习模型发布为标志的人工智能自然语言处理取得突破后不久,即利用自己在交互式AI方面的研发专业知识和自成立以来获得的市场洞察力,推出首个基于BERT的大语言模型UniCore,作为自己的中心技术平台云知大脑的初始核心算法模型,并为广泛的垂直行业的客户赋能一系列AI解决方案。
2016年,云知声战略性地开始建立Atlas AI基础设施,其基于云知声的智算集群,高效地为机器学习任务动态调度强大的算力,同时这也前沿AI模型的开发、优化和商业化提供重要支撑。目前,云知声的智算集群拥有超过184 PFLOPS的计算能力,以及超过10PB的存储容量。在过去几年UniCore的演进和优化的基础上,云知声于2023年推出了一个拥有600亿个参数的自有大语言模型山海大模型。相较UniCore,山海大模型具有更大的参数及数据规模、生成能力以及强大的多语言和基本知识能力。
于2024年6月MedBench评测中,山海大模型以综合得分82.2的成绩位列第一;在SuperCLUE半年度报告中,山海大模型以总分72的成绩位居全球大模型第一梯队,理科能力国内第一,文科能力国内第二。
值得注意的是,在技术具有领先性的同时,云知声的商业化进程亦较早即开始推进——譬如,2012年成为率先将深度学习算法应用于语音识别产品的公司之一后,云知声持续推动卷积神经网络(CNN)、生成对抗网络(GAN)及强化学习(RL)等先进AI算法的商业应用;同时,云知声亦是亚洲最早将AI大语言模型商业化的公司之一。2018年,云知声利用新兴的Transformer算法中获得WMT2018世界机器翻译技术评测前两名,并自此为广泛的垂直行业客户提供Transformer升级的AI解决方案。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按2024年收入计算,云知声是中国第四大AI解决方案提供商,且在年收入超过5亿元的企业中增长第二快。同年,按收入计算,云知声在中国生活AI解决方案排名第三,在医疗AI服务及解决方案排名第四。
财务数据方面。2022年至2024年,云知声的营收分别为6.01亿元、7.27亿元和9.39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5.0%;毛利分别为2.40亿元、2.95亿元和3.64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3.3%;同期,云知声的毛利率则分别为39.9%、40.5%和38.8%。此外,云知声的经调整净亏损率已从2022年的30.5%大幅收窄至2024年的17.9%。
成立至今,云知声已获得启明创投、挚信资本、磐谷创投、中网投、京东、中电健康基金、中金、360、高通等知名机构的投资。
智谱
A股|签署辅导协议
据IPO早知道消息,北京智谱华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智谱”)于2025年3月31日同中金公司签署辅导协议,正式启动A股IPO进程。
这意味着,智谱成为“大模型创业公司”中第一家正式启动上市流程的企业。
成立于2019年的智谱致力于打造新一代认知智能大模型。早在2020年年底,智谱就研发了GLM预训练架构,并于2021年训练完成百亿参数模型GLM-10B,同年利用MoE架构成功训练出收敛的万亿稀疏模型,2022年研发了中英双语千亿级超大规模预训练模型GLM-130B并开源。2023年,智谱推出千亿基座对话模型ChatGLM并两次升级,开源版本的ChatGLM-6B让大模型开发者的本地微调和部署成为可能。
2024年1月,智谱推出新一代基座大模型GLM-4,整体性能相比上一代大幅提升;6月开源GLM-4-9B及视觉模型GLM-4V-9B,多模态能力媲美GPT-4V;7 月推出视频生成模型CogVideoX,推理速度较前代提升6倍;8月,智谱新升级基座大模型GLM-4-Plus推出,能力比肩世界先进水平。10月,智谱发布最新的端到端情感语音模型GLM-4-Voice和大模型交互智能体(Agent)AutoGLM。11 月迎来Agent新升级,推出GLM-PC,开启「无人驾驶」PC的技术探索。12 月 GLM-Zero-Preview发布,擅长处理数理逻辑、代码和需要深度推理的复杂问题。今年1月,智谱发布全新端到端模型GLM-ReaItime,支持清唱、2分钟记忆及Function Call功能。3 月发布首个具备深度研究和操作能力的AI Agent「AutoGLM 沉思」。
此外,基于全自研基座大模型的强大能力,智谱打造了完整对标OpenAI的模型产品,包括AI提效助手智谱清言、高效率代码模型CodeGeeX、多模态理解模型 CogVLM和文生图模型CogView等。随着国内首个AI视频通话功能的发布,清言App成为可以通过文本、图像、音频、视频来进行多模态互动的AI助手。
同时,践行Model as a Service(MaaS)市场理念,智谱大模型开放平台bigmodel.cn提供开箱即用的AI应用开发资源和企业级模型解决方案,打造高效率通用化的“模型即服务”AI开发新范式。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还是智谱的“开源年”——作为国内最早的开源大模型公司,智谱始终致力于推动AI普惠,接下来将陆续开源基础模型、推理模型、多模态模型、Agent模型等。
来源:IPO早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