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智能制造浪潮席卷全球的背景下,荣旗科技(301360.SZ)交出了一份兼具稳健与创新的年度答卷。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3.71亿元,同比增长1.71%;归母净利润4490万元,同比增长1.56%;扣非净利润3884万元,同比增长9.78%,展现出核心业务的
中国上市公司网/文
在智能制造浪潮席卷全球的背景下,荣旗科技(301360.SZ)交出了一份兼具稳健与创新的年度答卷。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3.71亿元,同比增长1.71%;归母净利润4490万元,同比增长1.56%;扣非净利润3884万元,同比增长9.78%,展现出核心业务的持续优化。值得关注的是,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5元(含税),以实质行动回报投资者。这份成绩单的背后,是荣旗科技在AI视觉检测领域的深耕细作,以及对“人工智能+工业”战略的前瞻性布局。
构建多层次创新体系
尽管宏观经济环境承压,荣旗科技仍凭借技术壁垒实现了业绩的逆势上扬。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持续加码,累计取得专利224项(含72项发明专利)及软件著作权119项。这种“技术立企”的战略导向,使其能够为客户提供高度定制化的智能装备解决方案。
在AI视觉检测这一核心领域,公司自主研发的光源系统和特殊成像传感器,能够模拟人眼观看效果,显著提高成像质量。其基于AI算法的外观检测装备,已经实现了对复杂表面缺陷的在线、实时智能检测,解决了工业领域长期依赖人工目检的痛点。这种技术突破不仅体现在产品性能上,更获得了学术界的认可——公司与高校、科研机构等联合构建了全新的Real-IAD工业异常检测数据集,相关研究成果在计算机视觉顶级会议CVPR上发表,并被全球500多个实验室和270所科研机构申请引用。
深耕高价值赛道
荣旗科技的另一大优势在于其对高价值行业的深度布局。在消费电子领域,公司不仅是苹果、META等科技巨头的合格供应商,更在多个细分领域建立了技术壁垒。比如其"VCM-1000手机潜望式摄像头的百纳米级智能光学测量仪"获得江苏省首台(套)重大装备认定,展现了在精密检测领域的技术领先性。
在新能源领域,公司的技术优势同样突出。其开发的"超高速多维感知新能源电池卷绕制程及电芯AI检测装备"入选国家级智能检测装备创新产品目录,使其成为锂电池AI质检领域的重要供应商。这种在多个高增长行业的布局,有效分散了单一行业波动的风险,也为持续增长提供了多元动力。
打造全周期服务体系
荣旗科技构建了从需求挖掘到升级服务的完整业务闭环,形成了独特的服务优势。公司不仅能够快速响应客户需求,提供7*24小时的售后支持,还能根据客户生产线的实际需求持续优化设备性能。这种"全生命周期"的服务模式大大提升了客户粘性,与立讯精密、歌尔股份等EMS头部企业的长期合作就是明证。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的模块化技术平台使其能够快速组合各类软硬件功能模块,大幅缩短了从客户需求到产品交付的周期。这种快速响应能力在消费电子行业尤为重要,因为终端品牌商的新品上市时间通常较为固定,对上游设备供应商的交付时效要求极高。
把握智能制造发展机遇
荣旗科技的竞争优势还体现在对国家政策导向的精准把握上。公司产品完美契合《"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中提出的"推动数字孪生、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创新应用"的要求,其AI检测装备正是智能制造的典型应用。
2024年,公司成功入围工信部"未来产业创新任务——人工智能面向工业领域的典型应用"揭榜单位,并获评苏州市重大科技成果转化"揭榜挂帅"项目。这些资质不仅是对公司技术实力的认可,更为后续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随着《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等政策的落地,智能检测装备行业将迎来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拓展新兴增长极
在巩固现有优势的同时,荣旗科技正在积极布局半导体、光伏等新兴领域。公司计划将在消费电子和新能源领域积累的AI视觉检测技术,复用到更多工业场景中。这种技术迁移能力正是建立在多年研发积累的基础上,有望打开新的增长空间。
从无线充电检测到锂电池质检,从消费电子到新能源,再到正在布局的半导体和光伏领域,荣旗科技的技术优势正在多个维度持续强化。在智能制造这个长坡厚雪的赛道上,公司已经建立起从技术研发到商业落地的完整能力体系,这种全方位的竞争优势将成为其未来发展的坚实基石。
正如公司在年报中强调的,将持续"以技术革新为抓手",通过不断创新来巩固和扩大竞争优势。在政策支持、技术突破和市场需求的多重驱动下,荣旗科技有望在智能制造领域实现更大的突破。
来源:中经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