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在这里给大家复述的这段开场白,出自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之口。最近我们不是去了马来西亚访问来着吗?此次出访前后一共去了3个东盟国家,其中马来西亚是第二站。为了迎接远道而来的中国贵客,马来西亚政府和人民在方方面面都给予了我们很高规格的礼遇。在抵达马来西亚国家宫殿时
“我们与中国政府站在一起,这是为了我们人民的民生福祉、国家的经济利益,也是为了马来西亚的整体发展与稳定。”
我在这里给大家复述的这段开场白,出自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之口。最近我们不是去了马来西亚访问来着吗?此次出访前后一共去了3个东盟国家,其中马来西亚是第二站。为了迎接远道而来的中国贵客,马来西亚政府和人民在方方面面都给予了我们很高规格的礼遇。在抵达马来西亚国家宫殿时,马方为我们准备了21响礼炮的欢迎仪式。马来西亚最高元首易卜拉欣与我方亲自会晤,安瓦尔全程陪同。
4月16日,也就是在中国代表团抵达马来西亚的当天,安瓦尔接受了中国媒体CGTN的专访。面对美国川普政府咄咄逼人的关税威胁,安瓦尔毫无惧色。此前曾有分析人士警告马方,中国强大之后可能会像美国一样“店大欺客”,对马来西亚还有其他东盟国家施以威逼利诱,要求它们承认并支持中国在东南亚地区的主导地位。这种情况可能会引发美国的应激反应,进而导致不可预测的后果。
面对奸佞之言,安瓦尔不为所动,他表示:“马来西亚不应该,也不需要受到任何一方的约束。到目前为止,我们都拒绝屈服于这种压力。”
不仅如此,安瓦尔还特别指出,“马来西亚的态度是与那些善待我们的人合作。我必须强调一点,尽管中国是一个经济强大、军事实力雄厚的大国,但我们从未感受到任何来自她的麻烦或压力。”
这不是安瓦尔头一次在媒体镜头前替中国秉公直言了,他不是只有在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时才帮着我们说话,在其他场合一样如此。
2024年2月25日,英媒《金融时报》曾经刊登过一篇该报对安瓦尔的采访,在对话中,当被问及有关美国对中马关系的批评时,安瓦尔回应称:“为什么我必须要选边站?我不相信这种对于中国的强烈偏见,这是一种恐华症(China-phobia)。马来西亚为什么要依照美西方的要求,挑衅我们最大贸易伙伴中国呢。”
安瓦尔的这番表态得到了我们的高度评价。2月26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当天的例行记者会上表示,“安瓦尔总理的表态,反映了广大发展中国家坚持独立自主、谋求发展的心声。”
2024年3月6日,当时正在澳大利亚进行访问的安瓦尔,在堪培拉的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发表了一场演讲。他在演讲中再次提到中国,并表示,各国都应该设身处地为中国想想,理性看待中国的崛起。任何在军事、经济和技术进步领域对中国设置障碍的企图,都只会进一步加剧中国的不满情绪,播下不和的种子,挑起地区争端。“虽然美、欧和澳仍是我们的重要朋友,但他们不应该阻止我们与我们的一个重要邻国,确切地说,就是中国保持友好关系。如果他们对中国有意见,他们不应该将他们的意见强加在我们身上。我们对中国没有意见。我们是一个独立的国家,我们非常独立,我们不想被任何力量支配。”
2024年5月19日,安瓦尔做客卡塔尔半岛电视台的《对话半岛台》节目,他认为,中国是马来西亚的重要邻国,中马之间没有问题。“保持独立,遵守中立原则,尽最大努力专注于经济发展,从而增加贸易和加强投资。我认为这是我们的责任,不仅是马来西亚的责任,也是东盟的责任。”
2024年6月13日,观网董事长李世默在马来西亚总理府与安瓦尔进行了深入交流。安瓦尔在交流过程中回忆起了当年郑和下西洋的往事,他说,早在大约几百年前,马来西亚和中国就曾有过非常活跃的交往。马来西亚所有的传奇故事和历史文本,都谈到过与中国的各种交流,谈到郑和。郑和下西洋,五访马六甲。中马两国在历史上从未发生过交战,也没有殖民活动。反倒是英国、美国和荷兰等国,对东南亚各国犯下的罪行可谓是罄竹难书。
“现在,有人在制造恐慌,因为他们认为中国更强大了。当然,中国在经济上确实更强大了,但是5、600年前,那时中国在经济和军事上也是一股强大的力量,拥有一支世界上前所未闻的强大舰队。但是当时的中国舰队是用来横行霸道吗?不是。在过去的1000年里,中国跟马来西亚没有发生过什么大事。你为什么认为接下来的50年会发生什么大事呢?在过去的几百年里,很多大事跟西方脱不开关系。我们几乎所有的国家都被殖民过。所以,你只要看看这些,他们说,那是过去的事了。那我说,要接受历史,并继续前进。”
2024年6月20日,安瓦尔出席了中-马来工商界午宴并发表讲话。在讲话中,安瓦尔驳斥了所谓“中国主导地位惹人担忧”的说法。“一直有宣传说,我们应该诽谤和害怕中国在经济、军事和技术上的主导地位,但我们没有这么做。我们马来西亚秉持中立立场,决心与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国家开展合作。有人说,马来西亚是一个不断增长的经济体。不要让中国对马来西亚‘滥用特权’,对我们进行‘敲诈’。但我说‘不’。恰恰相反,我们希望互相受益,我们想要互相学习,从这种接触中获利。”
2025年1月20日,安瓦尔在伦敦发表讲话时指出,虽然东南亚仍与美国保持着良好关系,但美国在东南亚的地位已经不如从前了,相比之下,反倒是中国更加积极活跃,“我们派部长去中国,他们也派部长来我们这儿。”
2025年轮到马来西亚来担任东盟主席国,当被问及在他领导下的东盟是否会像他的一些前任那样对中国采取强硬立场时,安瓦尔反问道,“我们为什么要强硬?我们与美国在许多外交政策问题上存在分歧,但我们希望它成为我们的重要盟友。同样,对于中国,我不认为我们需要对一个强大的邻国采取强硬态度。”
2025年1月23日,在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2025年年会上,安瓦尔公开呼吁,不要在谈论南海问题时总揪着中国不放。“为什么我们一定要单独针对中国呢?马来西亚与中国在南海主权上也存在争议。我对此有异议吗?有。但我和中国之间有问题吗?没有。那我们之间是否存在任何不希望看到的紧张局势吗?也没有。所以,我认为,我们应该继续与中国合作,他们是重要的地区参与者。中国在与马来西亚打交道时一直非常通情达理。他们很重视我们,甚至比许多传统盟友还重视我们。”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安瓦尔在对华关系上并没有什么左右横跳、见风使舵之说,而是愿意一以贯之的坚持对华友好。早在2022年11月24日,也就是他正式就任马来西亚总理的第一天起,他就用了“至关重要”四个字来形容中马关系。“我不会让中马关系保持现状,而是要让它不断加强。”
正是因为安瓦尔在中马关系中总是扮演着十分积极且友好的角色,不管如何被美西方政客或媒体刁难,总是会站在马来西亚国家和人民的立场上为中国仗义执言,所以,相比“安瓦尔”这个我们给他的官方中文译名,我其实更喜欢用大马人民,尤其是大马华人对他的另一个称谓来称呼他——安华。
有了安华这么个识大体、顾大局、谋大计、干大事的领导人,马来西亚社会对中国的看法自然也不会差到哪儿去。2024年12 月 26 日,马来西亚国家通讯社(Bernama)援引默迪卡民调中心(Merdeka Centre)的一项民调成果称,马来西亚受访者对中国的好感度再创历史新高。在1225名18岁及以上的马来西亚成年人中,84%的受访者均对中马关系持积极看法,这一数字相比2022年足足增长了14%。
不仅如此,77%的受访者还表示,两国关系正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而两年前这一比例为64%。大马民众对于中国投资的情绪也有明显改善,82%的受访者均赞成中国来马投资,而2022年这一比例为70%。
大马民众对中国政府和人民的这种友好与热情,我在这一次的中国代表团访马之行中同样能够感受得出来。在油管上相关新闻的评论区里,不管是在CGTN这样的中国媒体,还是在《今日大马》(Malaysiakini)这样的大马媒体,评论区里洋洋洒洒数百条中文留言,无论繁简,无不是一派和乐融融的景象。中国网友感谢大马朋友的高规格接待,而大马网友则表示惟愿中马友谊地久天长。
这让我想起了当初的洋抖难民事件,美国网民大量涌入小地瓜,在中国的舆论场上感受到了中国人民无与伦比的待客热情。此情此景,一些早就在小地瓜上和中国网友打成一片的大马华人网友看在眼里。他们一边为这番世界人民大团结的美好景象而感到高兴,另一边却忍不住嘟哝道:“明明我们也是外国人,来了那么久也不见你们对我们那么热情哦。”
对此,我觉得咱们网友有句话说得特别好:
“去去去,你们搁这儿添什么堵?你们那是老外吗?你们是老内,我们什么时候拿你们当外人了?你们还吃起美国人的醋来了?那能一样吗?”
其实不光大马华人,其他大马族裔在我们中国人民看来都是一样的。只要是真心为了中马两国的友谊而鼓与呼,不管你是马来人还是华人,我们大家都是自己人。
看到中马两国人民如此友好融洽,两国政府又如此精诚合作,我不禁想起了近些年我们在外宣工作中常说的一句话——“国之交在于民相亲。”
这句话出自《韩非子·说林上》中记载的一个典故——《智伯索地》。
在春秋战国时期,晋国为诸侯之霸,天下莫不仰其鼻息。在晋平公当政时期,晋国有六大家族:智氏、赵氏、韩氏、魏氏、范氏、中行氏,合称“晋国六卿”。范氏、中行氏后来因为政治斗争失败而退出历史舞台,仅剩智、韩、赵、魏四家。这四大家族又以智氏的势力最大,当智家的家业传到智伯瑶这一代人的时候,智氏已经是晋国乃至整个周王朝最权势滔天的卿大夫家族了。智伯瑶也因此忘乎所以,甚至动起了吞并了其他晋国三卿的心思。
智伯瑶以“让晋国再次伟大”为由,逼迫赵、魏、韩三家各向智氏割让万户之地,魏氏领导人魏宣子对此颇为忐忑,一方面他舍不得魏氏的土地,另一方面又不敢招惹智氏。这时,魏宣子的家臣任章就给他出了个主意:“无故索地,邻国必恐。彼重欲无厌,天下必惧。君予之地,智伯必骄而轻敌,邻邦必惧而相亲。以相亲之兵待轻敌之国,则智伯之命不长矣。”
翻译成大白话,意思就是:智伯无故索地,邻国一定会害怕。他欲壑难填,天下一定会恐惧。您姑且先由着他的性子来,智伯一定骄傲而轻敌,而邻国则一定会恐惧而相互亲近。用相互亲近的军队来对付轻敌的国家,那么智伯的命就不会久长了。
魏宣子听从了任章的建议,先捏着鼻子把一个拥有万户人口的城邑割了智伯。智伯瑶勒索得逞,气焰果然愈发嚣张,紧接着又向韩、赵二氏索要土地。韩氏领导人韩康子不得已认了怂,但是赵氏领导人赵襄子却意外地有骨气,宁折不弯。
赵襄子的硬骨头把智伯瑶给气得够呛,他于是给魏宣子和韩康子各去了一道命令,要求魏、韩两家必须出兵,协同智氏讨伐赵氏。赵襄子双枪难敌六手,一度被打到只能弃城出逃。
左右侍臣建议他,长子城离您最近,不如去长子城。赵襄子说,长子城百姓辛辛苦苦才修好的城墙,现在为我一人又要拼死守卫城墙,这是人干的事吗?我要是这么干了,谁还会站在我这边?
又有人建议他,邯郸城粮草充足,兵车俱备,是个打持久战的好去处。赵襄子又说,邯郸城的财富都是当地老百姓的民脂民膏,我要是将这些钱粮据为己有,还逼得老百姓替我去送死,谁还会站在我这边?
眼看赵襄子长子城和邯郸城都不肯去,最后有人出了个主意:不如撤到赵氏先主的属地晋阳。晋阳由赵氏家臣尹铎管理。尹铎为人施政以仁,对待百姓素来宽厚。有此忠臣,想必晋阳百姓定会与赵氏同心戮力,携手共进。
赵襄子听从了这个建议,撤到了晋阳。晋阳城防严密、军民同心,很不好打,智、魏、韩三家联军最后放水淹城,晋阳城因此遭了大殃,锅灶都被泡塌了,青蛙等水生动物四处孳生。可即便是被逼到了这个份上,晋阳上下军民的抵抗决心也没有被瓦解,赵襄子和尹铎仍然在领导着晋阳人民做积极斗争。
水淹晋阳之后,智伯瑶巡视水势,魏宣子为他亲自驾车,韩康子站在他右边护卫。造了这么大的孽,智伯瑶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还说什么“吾乃今知,水可以亡人国也。”
给这句话换个结合当下国际时局的说法,那便是:“本王今天才知道,原来关税是可以灭掉一个国家的。”
智伯瑶这话听得魏宣子、韩康子都惊心肉跳。魏宣子给了韩康子一肘子,韩康子也踩了魏宣子一脚丫子。他们终于想明白了,智伯瑶这人就是个反复无常、贪得无厌且毫无信誉可言的暴君。他今天能水淹晋阳,明天是不是就能水淹安邑(魏氏主城)?后天是不是就能水淹平阳(韩氏主城)?
两人越想越觉得脊背发凉,最终反了智伯瑶。赵襄子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派人干掉了智氏的守堤军官,令大水决口反灌智氏军营。韩、魏、赵三家里应外合,赵襄子领军从中路杀出,而韩、魏两军则从两翼包夹。智军大败,智伯瑶死于乱军之中,最后还连累了智氏家族,尽遭诛灭。赵、韩、魏三家则瓜分了智氏的土地,成为了日后战国七雄中的三雄。堂堂晋国,昔日的春秋霸主,就这样走向了历史终结。
说来巧合的是,这一次我们出访东盟,去的正好也是三个国家:越南、马来西亚、柬埔寨。川普此次挑起全球关税战,东盟十国无一幸免,柬、越两国最惨,被老头分别加征了49%和46%的关税,马来西亚情况稍好,但也有24%。
慑于川普关税大棒的淫威,柬、越均在第一时间向美方发出了不同程度的求饶信号,唯有马来西亚,至今不肯下跪。一如当年的韩、魏、赵。
不仅如此,以安华为代表的这一批马来西亚政府官员,他们给我们的感觉也很像是赵襄子和尹铎。而大马人民则像是晋阳百姓。君以民为贵,民众自当提携玉龙为君死。孙子曰:上下同欲者胜。这样的马来西亚,是不会被任何困难或威胁所吓倒的;这样的马来西亚,日后一定会为人类的文明和历史的进程作出更大的贡献。
回望两千多年前的智伯索地,再看看如今的川普逼税,熟悉的历史剧情,似乎又要以虽然出乎意料,但却在情理之中的方式,在我们这一代人的眼前重演了。
说起来,大马人民的骨头硬这事其实是有优良传统的,在之前巴以冲突中积极声援巴勒斯坦人民的正义斗争如是,在更早之前的抗日战争中坚决抵抗日寇入侵,为了中国的抗战大业出钱出枪,出人出力。不少马华子弟甚至还来华助战,跟着咱中国军民同仇敌忾,抛头颅、洒热血,最后把自己宝贵的生命都留在华夏热土上。
江山有幸埋忠骨。在中国这个已经在天地之间傲行了5000年的文明巨人的身上,我相信,在支撑起他那宁折不屈的脊梁骨的许多硬骨头之中,有那么一块,它是马华人民送给我们的。而这块骨头,则是从马来西亚人民的身上取下来。
金债可还,恩债至死。这份人情,我们中国人民将永记在心。
今年是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考虑到马来西亚在历史上为抗日战争所作出的牺牲与奉献,尤其是大马华人在抗日战争中的牺牲与奉献,同时也是为了更进一步增进今后两国政府和人民的友谊,我一直有一个想法:如果可以的话,要是我们能邀请安华来京,参加今年的9·3阅兵式,那就好了。
最好是能再邀请一些当年参加过抗日活动的马来西亚义士一同来华,不管是来华助战的也好,还是在大马本土打游击也罢。我相信届时马来西亚人民一定也会为此而感到无比振奋的。
希望是我们这个时代像金子一样珍贵的东西,我想将这份珍贵,和我们最好的朋友一同分享。
“为了大马人民的福祉、大马国家的利益,同时也是为了马来西亚的整体发展与稳定,我们与中国同在。”
这是今天这期内容的开头,也是安华的原话。在本期节目的最后,我想对这句话稍作修改,既是作为结尾,同时也是送给马来西亚人民的衷心寄语:
“为了中国人民的福祉、中国国家的利益,同时也是为了中国的整体发展与稳定,我们与马来西亚同在。”
来源:孤烟暮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