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别的专业想留学只要绩点和雅思就可以,设计类还要花重金去机构做作品集累死累活大半年,比考研战线还长。同时还得和雅思并行,每天都在焦虑作品集要做不完了,雅思要学不完了。
“别的专业想留学只要绩点和雅思就可以,设计类还要花重金去机构做作品集累死累活大半年,比考研战线还长。同时还得和雅思并行,每天都在焦虑作品集要做不完了,雅思要学不完了。
今天我就要立下祖训,刻进族谱,全家背诵!
要是谁敢碰艺术设计留学,一律家法伺候!!!”
截自小红书
以上内容是康石石在小红书上看到的一些帖子,这些帖子目前已经获得9741点赞,945收藏,并引发了2253条评论。足以看出准备艺术设计留学群体内心的真实写照和共同心声:
设计留学的苦到底谁懂啊!!!
每个觉得自己时间很够的同学都会朝气蓬勃地进入作品集创作阶段,天真的你还不知道自己即将面临什么,作品集?Why so serious?Just do it!
设计生never cry
直到开始找第一个项目的选题,hi,你的“PTSD”来了:
太俗的八百个人做过的不行、太浅的无法深入的不行、太故作高深的调研深度不够的不行、超过个人和作品集实践能力的不行、缺乏真实体验的假大空不行。
找到可行的选题之后,切入角度太表面八百个人都做过的不行、调研不深入没有个人表达的不行、过于宽泛未沉淀到具体主题的不行、源于生活却停留于表象未深挖内核的不行。
对很多专业的同学来说,被魔鬼主带老师连环毙掉八个选题的恐惧在康石石身边真的很常见。
忙完一天仰躺在床上呈大字状,你的嘴巴张成tpyeC,思绪浮空,意识里只冒出一个字:
啊?
发出灵魂深处的迷茫。
要熟悉整个作品集创作流程,第一个项目通常会耗时半年,你和心灵最远的距离变成上床下桌。继续打开电脑做项目,就怀疑自己是不是ADHD,发现凳子有刺、桌上有灰、消息没回、好饿啊好想吃东西。再这样下去,26fall会拖成27fall,恨不得雇个杀手把刀架在脖子上逼着做完项目(但不能真杀)。
截自小红书帖子
有时候感到迷茫,甚至产生“为什么要做这些”的疑问。毕竟,和其他专业相比,设计留学的准备过程既繁琐,还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作品集的制作更是旷日持久,每一个项目都需要从选题到调研再到设计执行,环环相扣。这样的压力让人很容易陷入自我怀疑,甚至觉得自己是不是不适合这个专业。
截自小红书帖子
终于从零熬完第一个项目,思绪在“我好厉害”和“排版好丑”之间反复横跳,可来不及思考又要四线并行开始做剩下的四个项目了。
不过有了前半年咬牙切齿坚持下来的努力,好消息是后面的项目越做越快,一周一个小目标,甚至有空特种兵旅游。
不巧的是下一秒辅导员@所有人、教务老师等微信、QQ消息纷沓而来,提醒你记得准备在读证明、成绩单、雅思/托福成绩、竞赛奖项、专利申请、PS、CV、推荐信。
康石石学生猛一同学提供的课表
假如你现在是位普通留学生,那么你的时间规划大概是——
大一:专注于学术课程,打好基础,同时参与一些社团活动或志愿者项目,为简历增添亮点;
大二:开始规划留学目标,准备语言考试,同时参加一些学术竞赛或发表论文,提升申请竞争力;
大三:集中精力备考雅思/托福,撰写个人陈述,联系推荐人,整理成绩单和其他申请材料;
大四:递交申请,等待offer,部分院校可能需要准备面试。
虽然相比不升学的普通大学生来说,普通留学生可能需要在学术上投入更多时间,但总体来说,任务还是围绕语言考试和材料准备展开,压力相对可控。
不看专业,仍以猛一同学提供的课表为基础,加上语言和学术准备
假如你现在是位背景普通的艺术设计生,打算出国留学并冲刺更好的学校,那么你整个四年大概的时间规划又变成这样——
大一:学通识课,打好设计基础、学习设计软件(贯穿四年)
大二:分专业选了产品设计,与此同时你计划留学,开始找机构辅导作品集。如果你打算跨专业留学,那时间相对紧张了,在接下来的作品集专业课程和项目创作过程中,不仅要全力争取技能提升,通过创作第一个项目来补充国外院校要求掌握的相关基础课程以及艺术作品创作完整的思维方式和设计逻辑,还要多多参加红点、iF等国际设计竞赛,增加申请竞争力。
大三:上学期开启第二、三个项目,并准备雅思学习。下学期完成第四个项目,以及作品集整体质量复盘、整理、结合院校版式调整作品集细节。并着手筹备其它材料:在读证明、成绩单、PS、CV、推荐信等。
大四:部分院校有面试,拿到offer
这还是理想状态下的准备时间,你会发现仅仅是加了一项作品集就几乎占了大学生涯一半时间,更不谈现在大学生在校压力本身就很大,课表永远是排满的,作业是源源不断做不完的。
被作品集淹没
假如你大四了想明白要去留学又不想gap,这时候能留给你投递的优质海/境外院校已经不多了,只能逼自己背水一战,将时间规划精确到小时、甚至是分钟,并严格执行——
不可否认,ddl之前的生产力确实挺高。但是,你需要为自己预留出调整心理和生理状态的时间,熬夜爆肝作品集的快乐是需要靠中药、透气假发和强大的心脏来维持的。不然最后人是出国了,但身体垮了。
因此时间规划固然重要,但康石石相信肯定没有学生想让自己在最后20%的时间赶80%的工作,所以有时间才最重要↓↓↓
康石石学生J同学 大二来康石石东家H·ART边冲作品集边赶学校绩点
从绩点2.7申上QS综排第9的UCL、QS艺术设计榜第1的皇艺等英国名校offer
康石石学生S同学 大二来H·ART报名中外联保
成功保研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互动媒体设计与技术
康石石学生小H同学大二来H·ART补习最大化发掘自身兴趣
从“末流双非”成功申请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Design MDes等offer
获红点奖2枚、A'Design奖2枚等诸多国内外设计大奖
实用新型专利1枚
当我们站在更长远的时间维度去审视这段经历时,会发现它的意义远远超出了“完成申请”的范畴。
虽然苦是苦,累是累,但每当我们稳定住自己的情绪,进行情绪管理,合理规划时间,并一步一步严格按照计划去处理材料、准备作品集时,其实都在悄悄培养自己应对复杂任务的能力。
《我的塞林格之年》
未来,你可能会面对甲方反复提出的要求,就像现在面对主带老师的反馈一样,不断修改方案;你可能会在紧迫的时间里完成项目,就像现在同时处理作品集和雅思备考一样,时间紧张却必须高效执行;你可能需要讲述设计背后的故事,用作品打动客户,就像现在努力让作品集脱颖而出一样。这些看似琐碎的任务,其实是在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做提前的练习。
更重要的是,这段经历还在悄悄塑造我们的心理韧性。每一个设计生都会经历无数次的自我怀疑和迷茫,但正是在这样的过程中,你逐渐学会了如何直面困难,如何在压力下保持冷静,如何在迷茫中找到方向。
与此同时,这段经历还让你逐步摆脱了学生气,展现出成熟的思维方式和逻辑能力。疫情期间,许多学生在家完成学业,但缺乏适应社会的经验。而你在作品集制作中经历的种种挑战,已经让你超越了80%的同龄人。当你在未来面试、谈方案或面对人生的重要时刻时,展现出来的不再是稚嫩,而是沉稳的谈吐、严谨的逻辑和游刃有余的应对能力。这些品质将为你赢得更多的机会,打开更宽广的道路↓↓↓
康石石学生vv同学拿到伦艺offer,转头又进了LVMH集团
获 Deloitte、广汽实习offer
所以,当你觉得自己快撑不下去的时候,请记住,这段努力不仅是为了一张录取通知书,更是在为你的人生偷偷开挂。这段经历虽然苦,但它值得。你会感谢那个拼尽全力的自己,因为它让你成为了一个能够独立面对社会的成熟大人,一个可以自信迎接未来挑战的设计师。
如果你对艺术留学、艺术设计保研、背景提升、作品集创作还有其它疑问,或者需要帮助,欢迎向我提问。
来源:康石石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