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除了我们之前报道的香港中文大学的卢煜明院士获得美国母婴健康领域组织出生缺陷基金会(March of Dimes)2025年的“Richard B. Johnston Jr.医学博士奖⸺发育生物学,成为首位获得该奖的华人外,另外还有一些国内学者近日在国际上
近日,除了我们之前报道的香港中文大学的卢煜明院士获得美国母婴健康领域组织出生缺陷基金会(March of Dimes)2025年的“Richard B. Johnston Jr.医学博士奖⸺发育生物学,成为首位获得该奖的华人外,另外还有一些国内学者近日在国际上获奖,我汇总了以下3位。
近日,西安交通大学校长张立群荣获了国际合成橡胶生产者协会(IISRP)2025年度的技术奖(The Institute Technical Award)。该奖是国际合成橡胶生产者协会两项年度奖之一(另一个为综合奖),主要授予对合成橡胶技术做出重大贡献的个人。本次获奖也让张立群成为了国际合成橡胶生产者协会自1960年成立以来首位获得该技术奖的中国人。4月8日张立群还受邀在IISRP年会上做了特邀发言,而且这已经不是张立群首次以“首位中国人”的身份获得国际行业大奖了。
取自中国合成橡胶工业协会
张立群,1969年出生于内蒙古多伦县,1986年至1995年在北京化工大学先后取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后他长期在北京化工大学任教,2020年5月,成为北京化工大学副校长,2022年8月出任华南理工大学校长,2024年3月任西安交通大学校长至今。他于202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他还是中国化工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橡胶工业协会主席团主席等。张立群长期致力于高性能橡胶纳米复合材料、绿色橡胶材料和特种功能橡胶材料研究,并在相关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突出成果。他曾获2011年美国化学会橡胶分会Sparks-Thomas Award(首位获奖中国人)、2012年日本化工学会首届Asia Research Award(首位国人)、2014年国际聚合物加工学会Morand Lambla Award、2018年国际橡胶会议组织IRCO Medal(首位国人)和2021年英国材料、矿物和矿业学会Colwyn Medal(首位国人)等众多荣誉。
近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董海良荣获了国际矿物学协会(International Mineralogical Association,IMA)2024年度的“杰出成就奖”(Medal of Excellence in Mineralogical Sciences)。他本次因“在矿物学与微生物学交叉领域所做出的开创性和颠覆性贡献”而获奖。这也是该奖自2008年设立以来首次授予中国学者(总共诞生了13位获奖人,均是领域内的杰出科学家)。
取自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董海良,本科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硕士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博士毕业于美国密歇根大学,在普林斯顿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他曾任迈阿密大学牛津分校终身教授,目前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授。董海良主要研究领域为地质微生物学,包括在矿物-微生物相互作用、极端环境微生物学、元素循环等,并在相关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他还曾获国际粘土矿物学会Jackson中青年科学家奖和Bailey最高科学成就奖等奖励;他获得过海外杰出青年基金和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等荣誉;他还是美国地质学会、国际地球化学学会和欧洲地球化学会士,国际地球化学顶刊GCA目前唯一也是首位中国主编。
近日,南京大学魏辉教授荣获了美国化学会(ACS)2025年度测量科学进展讲座奖(2025 Advances in Measurement Science Lectureship Awards)。该年度奖项旨在表彰来自三大主要地理区域——美洲、欧洲/中东/非洲(EMEA地区)以及亚太地区中各一位、近期在计量科学领域做出重大贡献的个人。魏辉教授本次为三名获奖人之一(亚太地区),他也成为了我国第六位,南京大学第三位获得该奖的学者。
取自南京大学
魏辉,2003年本科毕业于南京大学,2008年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他博士毕业后在美国进行了几年博士后锻炼,并于2013年他回国加入南京大学至今,目前为该校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教授,中国生物物理学会纳米酶分会秘书长和《中国化学》杂志的副主编。他的研究领域为纳米酶、纳米医学、生物医学工程。他曾获国家“优青”、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英国皇家化学会Dalton Horizon Prize和首届Nature Awards Microbiome Accelerator等多个荣誉。
来源:科技大满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