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临潭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聚焦“三农”中心工作,锚定“三农”既定工作目标,干字当头,狠抓落实奋力推动全年工作开好局起好步。当前正值春耕生产农忙时节,临潭县农业农村局紧紧围绕“提质增效转方式,稳粮增收可持续”的工作主线,紧盯目标任务,精准发力,
临潭:扎实抓好春耕生产 推动中药材产业发展
近年来,临潭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聚焦“三农”中心工作,锚定“三农”既定工作目标,干字当头,狠抓落实奋力推动全年工作开好局起好步。当前正值春耕生产农忙时节,临潭县农业农村局紧紧围绕“提质增效转方式,稳粮增收可持续”的工作主线,紧盯目标任务,精准发力,扎实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临潭县充分发挥“临潭大黄”、“临潭当归”国家地理标志品牌优势,结合乡镇种植实际,科学制定2025年中药材种植规划,全县计划建设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基地95691亩。重点在长川、羊永等乡镇打造千亩党参、当归示范基地,同步推广柴胡、黄芪等道地品种。同时,推出“靶向式”扶持政策,切实降低种植成本;落实中药材政策性保险,为药农吃下“定心丸”。
县农业农村局产业办干部 王保祥:全县采取村集体自建、农户自建、村集体带动农户建基地的种植模式。柴胡每亩种子补助60元,大黄每亩种苗补助300元。当归、党参、黄芪、羌活、赤芍等平均每亩补助620元,地膜10公斤,实行差异化补助,监测户700元/亩,脱贫户、村集体600元/亩,一般户500元/亩。
走进长川乡森之源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基地,只见药农们一片繁忙的劳作景象,他们开沟、下种、定植、铺膜、覆土等流程有序播种。“春耕技术服务队”技术人员结合日常工作在田间地头讲技术、传方法,面对面为农户答疑解惑,推广机械化播种、减肥增效、绿色防控等关键技术,指导农户实施科学种植。
长川乡马牌村药农 胡景荣:中药材我种十多年了,今年种了黄芪、党参、当归共60多亩。
县农技站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 李春平:今年春耕生产以来,县农技站成立了16支“农技服务队”,下沉到16个乡镇,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宣传、培训、指导工作。同时,借助州、县科技特派员和国家科技特派团的力量,对临潭中药材绿色标准化种植技术进行科研攻关,解决了当归提早抽薹的瓶颈问题,为我县中药材特色化、规模化、标准化种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临潭县将以春耕生产为契机,在羊永镇药材市场交易带动下,持续擦亮道地药材“金字招牌”,通过科技赋能、政策扶持、三产融合,推动中药材产业向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迈进,为乡村振兴注入“绿色动能”。
县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 陈建军:下一步,县农业农村局将坚持“种植+加工+销售”全链条协同发展,推进产业升级。重点抓好中药材种苗繁育、绿色标准化种植、全程机械化推广和溯源体系建设,将中药材产业打造成为临潭县乡村振兴支柱产业和绿色高质量发展的示范产业。
记者 马华平
来源:临潭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