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环江多人中招,最高被骗29万!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21 17:47 3

摘要:近期,多种新型诈骗案件频发,为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财产安全,现将典型案例及诈骗手段预警如下,请大家提高警惕,谨防上当受骗。

警惕!环江多人中招,最高被骗29万!

近期,多种新型诈骗案件频发,为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财产安全,现将典型案例及诈骗手段预警如下,请大家提高警惕,谨防上当受骗。

一、冒充官方客服取消扣费类诈骗

案例

2025年4月16日,A女士接到陌生电话,对方称其在抖音APP开通了直播会员业务,若不及时取消,每月将自动扣费800元。A女士信以为真,跟随指示下载“飞语”APP、“抖音生活”APP,操作后手机黑屏3分钟。4月17日17时许,A女士发现银行卡有4笔总计76996.23元被转出。2025年4月,J女士接到“百万保险”业务员电话,称其在某平台开通百万保险业务,不取消将每月扣费2000元,J女士按对方提示操作,导致被骗9990元。

诈骗手段解析

1. 虚假人设获取信任:诈骗分子冒充官方身份,以“关闭自动扣费”为由,利用非法获取的个人信息编造场景,降低受害人防备。

2. 诱导下载特定软件:发送链接引诱受害人下载含“共享屏幕”功能软件,开启该功能时手机会黑屏,便于诈骗分子窃取信息。

3. 实施资金转移:通过获取的支付密码、验证码等关键信息,将受害人银行卡资金转出。

二、虚假投资理财类诈骗

案例

2025年4月8日,D女士在抖音看到主播教学炒股赚钱,随后被引导下载“默往企业版”“HTzp”华泰证券炒股APP,进入“投资群”后,在助理引导下操作投钱,提现时以操作错误、缴纳保证金为由,被骗292100元。

诈骗手段解析

1. 虚假广告吸引上钩:通过网络多渠道发布股票、外汇等虚假理财广告,以内幕消息为诱饵吸引受害人。

3. 连环诈骗套路:先用小额盈利麻痹受害人,待其加大投入后,以各种理由要求缴纳费用才能提现,实施大额诈骗。

三、虚构代买类诈骗

案例

2025年4月,C女士在微信上同意了骗子冒充某学校老师添加好友的请求,对方假装在其便利店购买牛肉礼盒、干果,因店铺无货,骗子推荐“卖牛肉礼盒”给网友,让C女士代买,C女士转账19900元后被拉黑。

诈骗手段解析

1. 虚构需求与紧迫场景:强调物品稀缺、急需,利用商家同情心和助人心理,诱导代买。

2. 诱骗先行垫付资金:以支付账户问题为由,请求商家垫付资金,并用虚假转账截图打消疑虑,得手后消失。

四、兼职刷单类诈骗

案例

2025年3月,一位群众网上应聘时,被人添加微信,对方称在京东购买东西可返利。该群众从3月28日起在京东购买37284元物品,后对方称其信用不通过,需交付50000元才能提取报酬,该群众转账4万多元后,对方失联,导致被骗损失85741元。

诈骗手段解析

1. 低门槛高回报诱惑:以刷单流程简单、高额佣金为诱饵,吸引受害人参与。

2. 逐步深入诈骗:先用小额刷单及时返款建立信任,再安排大额任务,要求一次性支付多笔订单费用。

3. 制造障碍骗钱:以各种理由拒绝返款,要求受害人继续刷单或缴纳费用“解冻”,使其越陷越深。

五、免费领游戏装备类诈骗

案例

2025年4月7日,小学生L某刷短视频时,收到陌生人可领“蛋仔派对”游戏装备的信息,在对方引导下下载了“腾讯会议”软件,进入视频会议后,银行卡被多次扣费,共计11480.04元。

诈骗手段解析

反诈提醒

1. 保护个人信息:不随意透露身份证号、银行卡号、验证码等重要信息,避免被诈骗分子利用。

2. 谨慎对待陌生信息:对陌生电话、短信、网络信息保持警惕,不轻易相信“官方客服”“内幕消息”“免费领取”等说辞。

4. 警惕高收益陷阱:投资理财应选择正规平台,对“稳赚不赔”“高额返利”保持清醒,切勿因小失大。

5. 加强未成年人教育:引导未成年人不随意点击陌生链接、不轻信网络陌生人,避免参与网络交易。

6. 及时报警求助:如发现可疑情况或遭受诈骗,立即拨打110报警,并保留聊天记录、转账记录等证据。

请广大群众相互转告,提高防范意识,共同筑牢反诈防线!

来源:广西法治日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