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周一亚洲市场交易时段,美元指数盘中一度跌破98点位,美元兑日元继续大幅下行,日内跌幅逾1%,与此同时黄金现货价格上涨超2%至每盎司3,400美元以上,今年以来可谓屡次创下历史新高点位。这种趋于避险基调的市场交易趋势可谓反映出全球投资者们长期以来坚定信仰的所谓“
智通财经APP获悉,周一亚洲市场交易时段,美元指数盘中一度跌破98点位,美元兑日元继续大幅下行,日内跌幅逾1%,与此同时黄金现货价格上涨超2%至每盎司3,400美元以上,今年以来可谓屡次创下历史新高点位。这种趋于避险基调的市场交易趋势可谓反映出全球投资者们长期以来坚定信仰的所谓“美国例外论”逻辑开始出现重大裂痕,以及市场美元资产的长期持有信心因特朗普政府欲罢免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以及干预美联储独立性而急剧恶化,纷纷转向日元与黄金这两大传统避险资产,即使出现战术层面的反弹仍然持续抛售股票等风险资产。
随着“美国例外论”逻辑逐渐崩塌,美股、美债以及美元汇率4月以来屡次出现“股债汇三杀行情”,股票、加密货币以及高收益债券等风险资产更是陷入剧烈动荡且轨迹偏向下行的弱势行情。尤其是美股三大基准指数近期持续遭遇抛售,标普500指数今年以来跌幅已经超过10%,4月迄今跌幅超过5%。
特朗普政府面向全球的史无前例的“关税大棒”可谓持续痛击所有的美元资产,背后的市场定价所全面反映出的是:投资者们对于美元资产的持有信心日益削减。特朗普推出的混乱关税措施无论最终结果如何,都将不可避险地削弱投资者们对于美国经济以及持有美元资产的信心,并有可能在未来三个月内让市场持续处于紧张状态。
美国股债汇持续遭遇抛售行情,以及市场交易趋势偏向避险基调的大背景下,全球投资者们应当如何布局仍然位列全球流动性首位以及市值份额仍然位居全球之首的美国股市,以获得远超美股大盘基准——标普500指数的超额投资收益(即阿尔法α收益)?
华尔街金融巨头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近日发布研报称,特朗普政府带来的政策不确定性升温,金融市场的整体波动率料将持续居高,关税亦给美国乃至全球带来滞胀或者衰退风险,建议关注高质量的必需消费品板块以及基本面强劲的高股息防御型股票。不仅美股市场的必需消费品值得投资者们重点聚焦,高盛等华尔街顶级投资机构近日表示,新一轮全球贸易战给亚洲市场的必需消费类股带来了重大利好,愈发青睐那些满足国内买家基本需求层面的公司。
自4月以来,市场定价显示出,不少投资者已经将资金配置于基本面强劲的必需消费以及高股息板块,这一点从ishares全球必需消费品ETF以及全球各大股市,尤其是港A股市场的高股息板块4月以来跑赢大盘的强劲表现中足以显现。ishares全球必需消费品ETF(代码:KXI)4月以来涨幅超3%,今年以来涨幅则超过10%,均远远超过标普500指数以及MSCI全球股市指数同期的涨幅。
在下行期,重“销售额”轻“盈利”,重“必需”轻“可选”
在2025年全球股市强劲开局之后,股票、加密货币以及高收益债券等风险资产先因 “特朗普主导下的美国政府对外关税高于预期”(注)而遭受重创,后又因 “对等关税缓期执行”而在短短几个交易日内显著回升,令标普500指数自此维持在 5100–5500 的区间震荡。
美国银行所统计的“美国周期指示器”指标显示,美国经济基本面已从“上升期”转向“下行期”的第一个月。这究竟是短暂摇摆还是阶段性的转换?自2022年2月以来,该指示器指标就在两种阶段之间反复切换——这是一种宏观层面的经济信号动荡,且库存与需求双向“鞭打”:先是新冠疫情之后引发的持续剧烈波动,如今又因抢跑关税定价而反复波动。
美银汇编的统计数据显示,4月份仅有“通胀”与“产能利用率”这两项指标有所改善,但是背后的逻辑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关税政策生效前的囤货与需求前移;其余六项统计指标——即标普500指数的整体EPS修正、GDP修正、美国国债收益率、ISM 制造业、领先经济指标及信用利差均大幅恶化。
在当前的信用周期,主权风险可谓压倒企业风险。美银统计数据显示,年初迄今,美国信用利差峰谷扩大约200个基点,为 2020 年以来最大规模变动。与2020年新冠疫情导致的风险资产抛售潮截然不同的是,违约风险与信贷需求保持稳定态势。美银的信用策略团队提出新主题:源于10年期美债收益率波动的信用风险。日本等规模较大的外国美债买家们可能罢手美债、美国对外关税政策不确定性提升以及高政府债务水平均是推手。
与此同时,在当前的信用周期以及周期指示器所暗示的“下行期”,美银汇编的量化指标显示,以“股息安全性”来衡量的企业健康状况指标优于以往经济下行期,并且美股“价值指数”的整体表现优于“成长指数”。
因此在美国经济乃至全球经济基本面因全球新一轮贸易战而迈入下行轨迹之际,美银策略师团队建议投资者们在经济低迷时期聚焦销售额而非每股收益,关注消费者实际需求而非“欲望”,建议积极布局可选消费领域以及高股息投资策略,前提是“基本面必需处于长期稳健的轨迹”。
美银策略团队当前愈发偏好“估值便宜且销售额增长为正”的股票类型,并且研究发现基于“销售额”的估值与修正指标在先前的经济下行期往往跑赢基于盈利(即每股收益EPS)的指标。原因何在?美银策略师团队表示,主要逻辑在于可选择的消费品需求在经济下行期显著下滑,销量减少,销售额增长处于稀缺状态。一般来说,通过削减成本更易维持强劲的利润率,而下行期若要实现销售额超预期增长,则需具备“强大的定价权”能力——美银策略师们汇编的分析数据显示,这种能力在“必需消费板块”可谓最明显。
比如在当前下行时期,罗素1000价值指数,来自公用事业、电信、保险、医药、租赁等必需性质商品与服务的实际盈利占比,高于罗素 1000成长型股票基准指数。但并非所有价值类型的必需消费股票都值得在下行期进行配置,美银表示,基本面长期稳健,且销售额增速强劲的那些媒体与零售领域巨头,因市场规模、内容范围、转换成本等因素对于资金而言具备强劲得多的投资吸引力。
无独有偶,高盛和摩根士丹利的策略师团队在近日发布的研究报告中也重点推荐投资者们布局必需消费品类股票,敦促投资者转向防御,尤其青睐亚洲市场的必需消费品。华尔街顶级投资机构富达国际的策略师们也指出,该机构近期选择买入中国必需消费类股票,押注这些公司将受益于政府的刺激措施。
最近华尔街投资机构们对于全球必需类消费品行业的极度青睐,可谓该行业命运的急剧大逆转,过去几年,随着人工智能投资狂热浪潮推动科技股股价飙升,该行业一直萎靡不振。这也进一步凸显出,随着贸易紧张局势威胁到全球经济放缓,投资者开始逃离成长型股票。亚洲各国政府准备推出财政刺激措施以支持支出的迹象也提振了这一群体。
在宏观经济低迷与股市抛售时期,切不可忽视“高股息板块”
美银策略团队表示,随着特朗普政府的政策不确定性持续升温,全球金融市场,包括股债汇三市的波动率可能将持续居高难下,关税政策也势必将带来通胀风险, “高质量” 基本面可谓是对抗市场剧烈的最佳对冲风险标的,且抗通胀相关收益可能创造超额回报,所谓“市场传统的高质量基本面+高股息投资策略”因而值得全球投资者们重点关注。
美银在研究报告中重点筛选出标普500(非金融)指数,以及整个美股金融板块内部的股息率高于市场且基本面质地优良的单个股票。对于美股市场的“金融板块”,美银仍维持增持(Overweight)这一最看涨的乐观观点。
来源:智通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