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齐鲁网·闪电新闻4月21日讯近日,烟台市芝罘区委宣传部联合区教体局,携手黄渤海新区工委宣传群团部,举办芝罘区“行走的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品牌第六期活动。全区64所中小学80余名思政骨干教师,赴芝罘区雷锋事迹图片展览馆、黄渤海新区产业文化中心、万华烟台工业园、泰和
齐鲁网·闪电新闻4月21日讯近日,烟台市芝罘区委宣传部联合区教体局,携手黄渤海新区工委宣传群团部,举办芝罘区“行走的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品牌第六期活动。全区64所中小学80余名思政骨干教师,赴芝罘区雷锋事迹图片展览馆、黄渤海新区产业文化中心、万华烟台工业园、泰和新材股份有限公司学习实践,首次实现跨区研学。
教师们走进芝罘区雷锋事迹图片展览馆,一张张照片生动展示了雷锋生平事迹,雷锋日记手稿、补丁摞补丁的军装展品照片,生动阐释了“螺丝钉精神”的时代内涵。走近雷锋、学习雷锋,让教师们能够更准确、生动地讲好雷锋故事,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雷锋”系列实践活动,让学雷锋活动融入日常。
在黄渤海新区产业文化中心,教师们参观化工新材料、汽车制造、葡萄酒、8K超高清等特色产业产品。通过数字沙盘秀、数字影像空间、720°VR互动、CG动画智慧交互等技术,教师们沉浸式体验了特色产业产品的生产过程,享受“黑科技”打造的寻梦光影之旅,实地感悟新区从历史积淀到未来图景的跨越发展。
“我被烟台的创新成就深深震撼,从高端智能制造到前沿海洋科技,从数字经济发展到新能源技术突破,每一项成果都彰显着家乡的蓬勃活力,这些鲜活的‘家乡教材’为思政教育注入了生动养分。未来,我会将这些创新故事带进思政课堂,让孩子们感受科技魅力,厚植家国情怀,在心中种下创新与奋斗的种子。”芝罘区凤凰台小学教师于潇然说道。
在万华烟台工业园,教师们了解了万华铸就民族产业的奋斗历程,深刻体会到真正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高新技术是买不来、讨不来、引不来的,企业要实现持续健康发展,必须走自主创新之路。
在泰和新材高分子新材料产业园,教师们通过实地参观了解到企业将科技创新视为企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坚持以创新为引领,攻坚克难,不断突破技术壁垒,推动新材料产业的升级与变革,实现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跨越。
从芝罘区走到黄渤海新区,一路观来,芝罘区思政教师们实现区域突破,老师们纷纷表示要将现场所见、所感融入到日常的课堂教学中,结合家乡发展讲好烟台故事,增强孩子们对家乡的自豪感、幸福感和责任感。
据了解,芝罘区“行走的大思政课”品牌项目自启动以来,先后组织了76所中小学220余名思政教师赴张裕酒文化博物馆、中集来福士、东方电子、幸福新城项目等现场参观研学,开展沉浸式、体验式实践教学活动,鼓励思政教师将研学知识转化为育人成果,开展全区思政“金课”展示活动,评选思政“金课”15节,组织优秀思政教师开展思政“金课”巡讲28余场,覆盖学生7000余名,不断拓展实践育人的空间和阵地。
下一步,芝罘区将继续挖掘整合“大思政”区内、区外资源,持续突破区域界限,不断延伸实践教学半径。让思政教育“小课堂”在社会“大课堂”的融合中,释放无限活力。让思政课不仅有深度也有温度,不仅有理性的认知更有情感的共鸣。
闪电新闻记者 于蓓佳 通讯员 陈凤夙 刘润灵 报道
本文来自【闪电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