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最好成绩!交大,包揽大赛冠亚军!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22 00:04 2

摘要:2024“外研社·国才杯”“理解当代中国”全国大学生外语能力大赛主题为“理解中国,沟通世界”,涵盖英语、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日语等11个语种,本届大赛(多语种组)共有来自609所院校的2.4万学生参赛,其中德语组共吸引了全国109所院校的21

2024“外研社·国才杯”

“理解当代中国”

全国大学生外语能力大赛(多语种组)

全国决赛落下帷幕

经过激烈角逐

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

俞懿容和章之昱

包揽德语组冠亚军

创造了交大在该项

全国外语类顶级赛事的历史最好成绩

金奖总数位居全国第一

从左至右依次为:俞懿容、薛松、章之昱

2024“外研社·国才杯”“理解当代中国”全国大学生外语能力大赛主题为“理解中国,沟通世界”,涵盖英语、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日语等11个语种,本届大赛(多语种组)共有来自609所院校的2.4万学生参赛,其中德语组共吸引了全国109所院校的2190人参与,覆盖了全国德语专业点院校的92%。

经过校级遴选、省赛、国赛第一阶段三轮比赛,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2021级本科生俞懿容、章之昱脱颖而出,作为15强选手参与国赛第二阶段的总决赛。经过激烈的角逐,俞懿容获得金奖(冠军)、章之昱获得金奖(亚军),包揽德语组的前两名,指导老师薛松获得优秀指导老师

冠军选手

俞懿容

俞懿容,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2021级在读本科生,已保研至本校本院继续攻读硕士,师从薛松副教授,其未来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德文学和文化关系。

俞懿容本科期间曾获国家奖学金、上海交通大学A等优秀奖学金、三好学生等荣誉。除语言学习外,她还关注学术交叉与创新。在外国语学院,她曾作为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第一负责人,在尚必武教授的指导下,带领团队获评“上海交通大学年度十佳大创项目”,并在学术会议汇报研究成果。同时,她也作为学校第一届教育学辅修项目的学生,兴趣聚焦于国际比较教育,目前已发表学术论文,并在美国国际比较教育学年会介绍研究成果。

勤读书,勤思考,勤整理是有效备赛的关键,日常的积累和沉淀有助于在赛中有限的思考时间内从容应对。比赛中,我从新时代大学生的角度,将中国龙的故事讲述给世界。学习一门外语固然辛苦,但外语研究和工作会赋予人耐心、细心、专心、恒心,也让人拥有开阔的眼界和广阔的胸怀。

亚军选手

章之昱,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2021级在读本科生,已保研至清华大学法学院继续攻读硕士,本科阶段在薛松副教授的指导下主持国家级大创项目带领团队优秀结项,并获得“科普中国•绿色发展-2022年多语种系列国际演讲大赛”特等奖(全国第一)。

章之昱本科期间曾获国家奖学金、董氏奖学金、三好学生等荣誉。在语言学习之外,他全面发展、积极探索跨学科领域,辅修法学并在第二十一届“贸仲杯”国际商事仲裁模拟仲裁庭辩论赛中夺得全国季军,努力成为一名涉外法治复合型人才。

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能够用外语精准、生动地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是每个外语人的使命。“纸上得来终觉浅”,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真正掌握跨文化技巧,从而有效传递中国声音。这段参赛经历激励我在未来的国际交流中继续发光发热,成为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智慧的使者。

两位学子的优异表现

离不开老师和团队的认真指导

听听指导老师薛松怎么说

↓ ↓ ↓

指导老师

薛松

上海交通大学副教授,德国哥廷根大学德语文学博士,奥地利格拉茨大学访问学者

薛松主要从事近现代德语文学、中德文学文化关系、跨文化日耳曼学等领域的研究。主持和参与国家级等科研项目10余项,在《外国文学评论》、The Brecht Yearbook等国内外核心期刊等发表论文、书评和译文40余篇。荣获上海交通大学教学卓越奖励计划、教书育人奖、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优秀班主任等荣誉。

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提高离不开培养模式的积极创新。德语专业不仅重视基础知识的传授、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还充分发挥综合性大学的优势,注重专业交叉的个性化培养、学术视野和全球视野的拓宽。鼓励学生勇于创新、独立思考,激励学生用跳出思维框架且极为严谨的方式探索未知,并用跨文化、跨学科的视角体悟思想碰撞产生的耀眼火花。通过大创项目、校际交流学习机会和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去经历、去感受、去体验。我校人才培养特色如文理交叉、双语并重,以及所开设的语言基础课、语言学+、文学/德国研究+、翻译+、学术讲座和各类校园活动等,都为学生准确理解当代中国、讲好中国故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备赛期间,我帮助学生将课堂所学、所思以及课堂外亲身实践灵活化用到演讲中,从自身经历出发,讲述亲眼所见的中国故事,言之有物。

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始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主动适应新时代外语人才需求,致力于构建具有全球胜任力的人才培养体系,着力培养一大批有家国情怀、有全球视野、有专业本领的外语高端人才。近年来,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学院高度重视以赛育人,锤炼综合创新素养,有效培育各类专业赛事种子选手,在国家级、省部级赛事中屡创佳绩,充分展示学科建设优势和人才培养成果。

来源:上海交通大学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