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子降价、谷店倒闭,为什么说谷子热是经济泡沫?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22 00:57 2

摘要:自谷子经济概念股涨停后,市面上关于谷店倒闭潮、二手市场流通率断崖式下滑的消息越来越多,人们开始质疑谷子经济繁荣的真实性。与此同时,个人买卖的各种乱象也逐渐暴露出来……

文 | Roro

自谷子经济概念股涨停后,市面上关于谷店倒闭潮、二手市场流通率断崖式下滑的消息越来越多,人们开始质疑谷子经济繁荣的真实性。与此同时,个人买卖的各种乱象也逐渐暴露出来……

谷子经济的热潮在2024年达到顶峰,但伴随降价、闭店潮等现象的出现,其泡沫属性逐渐显现,“谷子店倒闭潮”消息频传。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前三个月,各地近百家线下谷店正式关闭,或者正在关门的路上。

来自小红书

有人买谷子,有人卖谷子,有人炒谷子,

就一定会有人上当受骗。

前段时间,“吃谷人上当受骗维权难”登上315热榜,成为年度消费维权舆情的热点。

在中消协的报告里,拼团跑路和围猎未成年人(指诱导消费、诈骗等)是2024年谷子消费的两大热点问题。

其实在谷子消费的问题上,还有超前消费这个问题。在某平台上,有大量关于贷款吃谷的帖子。虽然这些帖子里夹杂了一些“搞抽象”的自嘲贴,但是真真假假的信息堆砌在一起,成年人尚难区分真伪,更何况是未成年人呢?

在B站Up主@戒戒(账号名:戒社)的一期视频中,一位稿主投稿了自己“退学、网贷”的故事。

其中,该UP主买溢价谷上瘾的经历,引发了大量网友的共鸣,网友们纷纷在评论区分享了自己沉迷吃谷的往事,同时也指出了现在在谷圈中很泛滥的一种心理焦虑——厨力焦虑。

“厨力焦虑”指在谷圈或二次元文化中,粉丝因没有足够的财力购买大量周边、限定商品或参与各类消费活动,而产生的一种情感焦虑或心理压力。它是词汇“厨力”的衍生词。“厨力”原指粉丝对作品和(或)角色的喜爱程度,不与消费行为、消费金额做绑定关系。

在某社交平台上,#厨力的浏览量是 1164万,#厨力焦虑的浏览量是 631万,是话题#厨力浏览量的一半以上。这是一件正常的事吗?

尤其是当你点进厨力焦虑的话题,还能看到下图里这样的帖子:

现如今,“聊谷子”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因为任何一个“以热爱为名”的事都具有“天然的崇高性”,尤其在情绪价值被描述为消费“正义”的时代背景下,所以即使很多人都觉察出了“谷子热”的泡沫性,也依然不敢贸然指出,毕竟,万一呢?万一“谷子”就是那个例外呢?

今天这篇文章,小编想从市场的角度来为大家讲两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是发生在17世纪的荷兰,一个关于郁金香的故事,第二故事则发生在21世纪的一个东方大国,一个关于谷子,并且还在进行中的故事。

01源起:

比黄金还贵的金属只能是吧唧铁片!

在17世纪的荷兰,有一种异常美丽的花种被引进,它的名字也极具金贵的气质,叫做郁金香。这种花很快就受到了荷兰植物爱好者的喜欢和追捧。

由于郁金香花的培育周期长,一时之间,需远大于求,价格飞涨。

它的美丽、它的稀有、它的昂贵,引起了欧洲贵族的注意。于是,欧洲的贵族们开始大批量的买进郁金香,布置在各自的庄园里。自此,是否拥有郁金香花海成为了欧洲宫廷奢华与否的象征。

这是郁金香故事的开头,首先登场的势力只有两派,一派是原初爱好者,另一派则是对郁金香爱好不明的贵族玩家。

而400年后的东方大国里,有一种名为“谷子”的IP衍生品走红了起来。就像郁金香有不同的花色一样,谷子也不同的制成品类,有的是铁片、有的是亚克力板、还有的是纸片。

IP衍生品是什么呢?

它是对特定文化符号嵌入到其他行业的产品或服务中的一类产品或服务统称。“谷子”是其中的一小类,最初只被很小的一部分人所钟爱。

有一天,这个国家里出现了一场惊天拍卖。一枚20g的铁片竟然以72,001元的价格成交。因为当时的黄金价格为566元/克,而这枚铁片的单克价格竟然可以是黄金的6倍还不止!于是,媒体们纷纷争相报道这个拍卖事件。

2024年5月,一枚全球限量五个的《排球少年》吧唧,在二手市场以7万2的拍卖价格成交,震惊圈内外。该枚徽章克重20,根据成交价,其客价约为3600元/克,是当时黄金克价(556元/克)的6倍有余。

17世纪的荷兰,传媒业还不够发达,而21世纪的东方大国,传媒业十分发达。尤其是,这个时代已经有了一种名为互联网的通讯技术,一个消息可以在一瞬间内让所有人知道。

同时,这个时代每个人都能够成为发言人,于是流量成为了这个时代最炙手可热的东西之一,很多人为了获取流量不惜扭曲事实,只为了制造反常识的噱头。

这个7万2的拍卖记录很快就在大国里传开来了。令人意向不到的是,市面上马上出现了更多更高成交价的谷子。此外,网络上也多出了许多晒“谷海”的帖子。

一如当初的贵族以郁金香花海作为自己庄园奢华的标志,新世纪的有钱人也将拥有谷屋、稀有谷作为财力的一种新型展示方式。

02高潮:

涨!涨!涨!不够?那就卖期货!

郁金香持续走高的价格,让伺机在阿姆斯特丹的投机分子看到了赚钱的机会。

于是,他们入场了。

投机分子不仅高价买入稀有品种的郁金香,也大批量的买入普通品种的郁金香。很快,市面上任何品种的郁金香都可以被卖到数百个荷兰盾。

交易的旺盛,让很多品种的郁金香都已经没有了现成的球茎可以交货。于是,市场里的人开始买卖郁金香期货,也就是尚未存在的郁金香球茎。其中一部分人甚至开始用抵押票据来进行交易!

郁金香的价格达到了有史以来的最高点!

郁金香故事的高潮就到这里了,现在该继续讲谷子的故事了。

源源不断的晒谷贴和溢价谷大卖的消息,让大国里的投机分子看到了机会。他们有的是为了钱,有的是为了流量。

于是,有人开起了谷店,有人做起了黄牛,还有人卖起了空气谷。空气谷指尚未制成的谷子,通常数百天后才能交货。

很快,谷子被炒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经济高度。股市中与“谷子经济”相关的股票相继涨停板。

2024年11月底,谷子经济相关概念股纷纷涨停板,在投资圈内引起震惊

在A股市场里,广博股份和实丰文化是领头羊。广博股份是大国文具行业里的龙头企业,它目前拥有初音未来、天官赐福、魔道祖师、名侦探柯南等知名IP的授权,并与知名IP授权商三丽鸥有着合作。

实丰文化则专注于智能玩具,它目前已获得宝可梦、奶龙等热门IP的授权。同时,它也在不断打造自主研发的原创IP产品,如飞飞兔、企鹅嗡嗡等。

在港股市场,则以泡泡玛特首当其冲。而这也是“谷子经济”有些泡沫性的地方所在。因为泡泡玛特主营产品是潮玩手办,它的火爆不依托于ACGN,所以把它归类进“谷子经济”是一件有些奇怪的事。如果非要给它一个归类,它更应该被划分在“IP衍生品经济”的名下。

拓展阅读:这么赚钱?股价大涨70%,为什么泡泡玛特市值能突破2000亿?

泡泡玛特被算作谷子,也是谷子故事里最吊诡的几处之一,即把其他数据优秀的IP衍生品品类用作谷子经济繁荣的证据之一。

谷子故事的高潮部分也结束了,停留在概念股涨停板这里。下面,我们就要进入郁金香故事的终章和谷子故事的第三章。

03崩溃:

郁金香的结局 | 谷子热的褪去

期货郁金香和抵押票据买卖的出现,加快了郁金香泡沫的膨胀,并最终导致了郁金香市场的崩盘。

在投机分子的搅局下,普通郁金香的价格也都高得让人感觉离谱,这使得原初爱好者纷纷放弃了购买郁金香的念头,并退出交易市场。

原初爱好者的退场,让郁金香的价格开始下跌。然而,泡沫一旦开始破裂,就不可能停止,郁金香交易不动了。

1937年,政府最终下令禁止了郁金香期货交易,买卖双方被迫自行协商解决。

现成的郁金香、期货的郁金香,全都烂在了持有人的手中。提前套现的人,一夜暴富,晚了半拍的人,亏得精光。

郁金香的故事就这样戛然而止。泡沫的膨胀需要一定的时间,而泡沫的破裂只要一刹那。

后来,这个故事经常被后世的经济学老师搬上讲堂,并用“郁金香泡沫”用来指称其他的经济泡沫,即资产价格偏离内在价值的经济现象。

谷子的故事则还在进行中,它的终章还未到来。

概念股涨停板的好消息还没保持多久,市场上新发生的一些事情就让让人察觉到了走势的不对劲。

据自媒体@全国谷店地图(更新中)的人工统计,2025年2月倒闭的谷店数量已超过新开业的数量。

据《商周刊》和《每日人物》对谷店店主和资深二次元的采访,有一部分谷店店主因开谷店失败,而输光了所有积蓄。

同时,在网络平台,有越来越多的吃谷人开始发帖称谷价开始下跌,其中甚至包括《排球少年》、《文豪野犬》、《蓝色监狱》等热门IP。

有点突然,谷子的故事结束了。因为谷子的故事还未演完,所以目前只能讲到这里了。

谷子的结局会如何呢?会重蹈郁金香的覆辙吗?

不好说,毕竟谷子热和郁金香热,在内因上是存在一些细微的差别的。

比如,在郁金香的故事里,未成年人是不太能够参与交易所的买卖的,更不用说后来的期货交易了,而谷子的故事中,未成年人是可以进行谷子买卖的,甚至有的未成年人还做起了拼团团长。再比如,在17世纪的时候,消费主义思潮还没出现,而到了21世纪的时候,消费主义思潮已经影响了人们近百年。

2024年9月,鄂检在线发布了一条名为《念歪的“生意经”》的视频。讲述了一名未成年谷子拼团团长,将团员合计16万元左右的货款用于游戏充值和主播打赏的违法案件。这起案件波及人数高达千人。

近日,上海市黄浦区发布了上海首个针对二次元消费的经营合规指引。即“对8岁以下未成年人禁售二次元衍生商品,对于8岁以上未成年人,销售行为需确认监护人同意”,这一官方消费指引一出台,大多数粉丝表示赞同,但依旧有部分粉丝担心指引本身可能并限制不了所有未成年人。

拓展阅读:上海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二次元周边 | 网传小猪佩奇爸爸致妻子流产 | 海外翻拍《西游记》三部曲

下面,我们将浅谈一下消费主义是如何绑架“吃谷人”的。当然,在这场谷子狂欢里,消费主义到底有没有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每个人心里的判断是不一样的,本文只是提供一个观察视角,它并不能被视作是谷子热的某一面真相。

04番外

谁花钱多谁厨力高?消费主义的老套路!

在文章的开篇,我们提到在Up主@戒社的视频下,网友们指出——在谷圈,“谁花钱多谁厨力高”的价值观正在流行。具体来说,就是谁为喜爱的角色或(和)作品氪金多,谁就更爱角色或(和)作品。

这种价值取向,很快就在谷圈催生出了“厨力焦虑”。这也是谷子热比郁金香热更复杂的原因之一,即它制造了焦虑,而这种焦虑需要通过消费来减轻。

在《工作、消费主义和新穷人》一书中,作者齐格蒙特·鲍曼指出——“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经济收益成为自治主体的唯一体现,消费行为取代生产活动成为社会运行的主导逻辑...文化潮流前仆后继地涌进浮华的公众市场,又迅速过时,变成荒唐滑稽的老古董,衰败的速度比获取注意力的速度更快...”

翻译一下就是,在消费型社会里,消费能力成为构建自我认同和认识他者的手段。每当一个新文化潮流出现的时候,最快占有它的方式,就是购买包含它的方式就是购买。买的越多、买的越稀有,就在这种文化中享有越高的话语权。

这种单一的思维方式,加之令人感到快乐的实施手段(神经研究表明,人在决定购买某物的时候会释放多巴胺),让消费主义成为一种“捷径”。资本甚至不需要花费什么力气,消费主义就能从一个文化社群扩散到领一个文化社群,并迅速的个体之间进行传染。极端情况下,社群里还会法发育出以消费力为评判标准的等级制度。

我们无从得知“厨力”是何时被异化为消费力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还原它的作用机制觉察出来,这不过是消费主义的老套路而已,即通过消费让个体产生对自我认同的焦虑和对群体认同的渴望(消费越多越爱推,消费越少越不爱推。“推”,喜欢的角色或作品)),进而刺激吃谷人不断消费以寻求心理满足和社会身份的确认。

而消费主义在谷圈所培育出的思维捷径就是——不需要深入理解角色内涵,不需要投入时间创作同人作品,只要花钱购买,就能够证明对角色(作品)的喜爱,就能获得群体的即时的认可。

但不是每个人都用有巨量财富,可以买大量的谷和收集稀有谷的,于是表达厨力焦虑的帖子在各大主流平台开始涌现。令人感到无比心痛的是,很多贴主是未成年人,他们或是因为无法买更多的谷而感到对不起自推,或是因为花太多钱而感到对不起父母。

对于一些“老”二次元来说,诸如“谁花钱多谁厨力高”不仅是智商税也是二次元文化中的毒瘤。在很多探讨谷子经济的视频下,他们都对此做出了批评。

笔者认为,买周边本是一件快乐而幸福的事。通过实体周边,我们能时刻的感受到我们观看或体验作品时所获得的精神力量和情绪共鸣,还能够结交同好并感受到分享的快乐。但是,如果“买周边”这件事变成了一种不得不做的事、一件证明身份的事,那就变了味了。

周边从来都不是爱的催债人,它是我们在三次元里链接理想世界(二次元)的一个媒介、一个桥梁。笔者认为,自己画角色、写文,亦或是其他发源于爱的行为,都是上好的周边!

05后记

花絮

在流量为王的时代,放大某一件事物的局部特征是很常见的事。在过去的一年里,有着太多的信息都在讲述着谷子经济的“奇迹”,以及年轻人沉迷情绪价值的消费、二次元愿意承受周边溢价。

不少人在这种“洞见”和数据膨胀下,未经仔细的市场调研,就急于入局,入局后也摸石头过河、靠感觉进货,孰不知现代商业离不开数据分析。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倒闭潮中很少见连锁品牌的谷店。除了它们本身有系统化的商业运营方式外,就是它们有更专业的热度分析工具,并始终深知——“并不是搜索量大就愿意为之消费的粉丝多”

真正的商业经营往往比表面的热度数据更加复杂。搜索、讨论、转发的高峰,可能只是社群情绪的一次集中性爆发,而每个社群的现实购买力也不尽相同。连锁品牌在进入市场时,会对购买转化率、客单价结构、复购率等实际指标做计算,持续优化资金周转效率和精细化供应链管理。

最后,这场"谷子热"是否会重蹈17世纪郁金香泡沫的覆辙?笔者偏向于认同,一来是,谷子文化不等同于周边文化,它本就是周边文化里的一个小众文化,一如郁金香只是百花的一种,最初只为原初爱好者所追捧。二来是,从价值规律的角度来分析,当前虚高的溢价谷必定会回归其合理的价值区间。而在销量方面,从长期的角度来看也很危险,因为目前的吧唧等代表性谷产品的销量,相当一部分依托的是产品的符号功能——即某类社交和身份认同的象征。这意味着,一旦新文化潮流出现,身份认同的符号发生变化,现在这类产品的热度也将回归理性区间。

来源:wuhu动画人空间视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