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擂鼓、蹲马步、举狮头……每周四下午4点左右,四川天府第七中学校园里,舞狮的锣鼓声此起彼伏。下课后,在教练的带领下,北狮队队员们开始练习高举、坐肩、滚翻等动作。
擂鼓、蹲马步、举狮头……每周四下午4点左右,四川天府第七中学校园里,舞狮的锣鼓声此起彼伏。下课后,在教练的带领下,北狮队队员们开始练习高举、坐肩、滚翻等动作。
舞狮是我国传统民间艺术之一,分为南狮与北狮两大类。南狮身姿矫健,北狮娇憨可爱,二者技艺各有千秋。近年来,舞龙舞狮逐渐在中小学校园流行,成为青少年强身健体的好方式,也让这项传统技艺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2017年,天府第七中学北狮队正式成立,教练张兴强是该校体育老师。他在大学期间入选学校龙狮队学习舞狮,后来将这项技艺带入天府七中。“北狮队目前有44名学员,平均年龄14岁,别看他们年纪小,获得的奖项可不少。”张兴强介绍,北狮队成立8年来,获得1次全国青少年舞龙舞狮锦标赛冠军、2次全国龙狮大联动冠军、2次四川省舞龙舞狮锦标赛冠军等,并在今年的第十五届全运会群众项目舞龙舞狮比赛四川选拔赛中荣获亚军。
今年年初,天府第七中学北狮队应邀前往伦敦参加2025年“四海同春”新春文化庆典活动。在伦敦特拉法加广场,4头“狮”在1.6米高的舞台上,伴随着音乐节拍,通过叠罗汉、单狮高台坐肩等高难度动作,以及川剧变脸表演,将中国北狮的魅力与川剧变脸的神奇变换展现得淋漓尽致。这段长达9分钟的“蜀狮幻变”表演一气呵成,围观市民游客的喝彩声与掌声不绝于耳。
“这样的创新组合不仅增加了表演的趣味性,还展现了四川特色文化,瞬间点燃了现场气氛,让更多人感受到中国非遗的独特魅力。”回想起这次经历,该校高二学生沈淮钰说,“台下的许多外国观众看得津津有味,我感受到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喜爱,真是无比自豪。”
“要练好舞狮并不容易。”张兴强表示,舞狮者需要完成腾挪、飞跃等高难度动作。“训练时,我们会从基本体能和武术功架练起,同时进行耐力训练,确保徒手练习合格后再加上道具进行实战演练。”他说。
尽管训练很辛苦,但孩子们从未放弃。“刚开始我只是比较感兴趣,后来越来越喜欢,就放不下了。”该校初二学生张鸿瑜表示,“狮头”与“狮尾”的默契配合是舞狮表演的亮点所在。作为“狮尾”,他需要稳稳地把搭档举起来,为了练好这个动作,他经历了无数次跌倒与爬起,也得到了成长与蜕变。“每完成一个新动作,我和搭档都很开心、很满足。在平时紧张的课业学习间隙,这也是难得的锻炼和放松机会。”张鸿瑜说。
本文来自【人民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