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敦化的雪,北理工宫老师需要的是美国大学LGBTQ+心理咨询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22 09:30 1

摘要:敦化的雪肯定没想到,它会以这种虐恋情深的姿态出圈。正如我们在办公室帮学生梳理美国大学心理咨询硕士申请资料的洛老师,没想到LGBTQ+(性少数群体)相关的课题,引起我们广泛的社会讨论,是因为一个学者的倒下。

敦化的雪肯定没想到,它会以这种虐恋情深的姿态出圈。正如我们在办公室帮学生梳理美国大学心理咨询硕士申请资料的洛老师,没想到LGBTQ+(性少数群体)相关的课题,引起我们广泛的社会讨论,是因为一个学者的倒下。

1、和大部分高校教师性骚扰争议不同,这次是男学生举报男老师“性骚扰”。北京理工大学出手干脆果决,大多数网友反而不太买账。

也许雪地里的宫老师,更贴近现实生活中曾为情所惑的你我,今天风起云涌的互联网上,没有那么多人跳出来嘲笑同性恋,更多的声音是——希望“纯爱战神”宫老师“活下去”,比举报者常同学更该接受心理咨询的,是“恋爱脑”宫老师。

别的不论,我们看到了LGBTQ+人群,到底是世界在进步了。

2、实际上,在美国留学群体中,对LGBTQ+的关注会更早一些。不止留学圈,过往美国大学的调查中显示,美国1995年至2009年出生的一代人,有20%认为自己属于LGBTQ+群体,而多所美国常春藤盟校的学生比例更高,比如综合排名美国第一的普林斯顿大学2023年LGBTQ+人群达到了35%。

LGBTQ+包含谁?

•Lesbian(指代女性同性恋)

•Gay(男性同性恋)

•Bisexual(双性恋或者双取向恋爱)

•Transgender(跨性别或者改变性别)

•Queer(酷儿)

+(指代更多性别取向和性别认同群体,如Intersex性别交叉者、Asexual无性恋者、Demisexual半无性恋者等等)

因此,美国心理学领域关注LGBTQ+人群的项目也会更加成熟。比如前段时间就有同学问到了纽约大学心理健康咨询与LGBTQ双学位硕士项目,它的培养目标就是在美国持证上岗的临床心理咨询师。

3、纽约大学的心理健康咨询硕士(MA in Counseling for Mental Health and Wellness)与LGBTQ健康、教育及社会服务高级证书(Advanced Certificate in LGBT Health, Education, and Social Services)双学位项目,结合临床实践与性少数群体权益研究,专为培养具备跨文化敏感性的心理咨询师而设计。

它是一个获得STEM认证的心理学项目,意味着留学生毕业后可以申请36个月OPT工作签证,超出了传统文科项目12个月的限制,提升了大家留美就业机会。

(1)项目优势:

·从业执照:课程满足纽约州心理健康咨询师(LMHC)的学术要求,并通过MPCAC认证(2015-2025),覆盖全美40+州执照申请标准。

·双学位认证:60学分的硕士课程中,6学分直接计入LGBTQ高级证书,实现学术与职业资格的双重认证。

(2)纽约大学临床心理学硕士与LGBTQ+双学位课程内容:

·社会正义视角:必修课《社会正义与权力分析》聚焦种族、性别、阶级等议题,尤其深入探讨LGBTQ+群体在心理健康服务中的结构性障碍。

·临床技能强化:《异常心理学》与《心理评估与诊断》课程中,融入性少数群体常见心理问题案例,如性别认同冲突、出柜压力等,结合DSM-5诊断框架进行针对性训练。

·针对性课程:开设《LGBTQ+健康服务》《性别多元群体咨询技术》《HIV/AIDS社区干预》等课程,学生可系统掌握性少数群体心理健康服务的核心理论与工具。

·跨学科融合:选修课与纽约大学医学院、法学院合作,提供法律权益保护(如反歧视法)、公共卫生政策(如跨性别医疗权益)等跨领域知识。

·咨询实验室(Counseling Lab):通过模拟LGBTQ+个案咨询场景(如家庭排斥、职场歧视),训练学生的共情能力与危机干预技巧。

·700小时临床实习:学生需在纽约LGBTQ+社区机构(如Ali Forney Center、Callen-Lorde社区健康中心)完成至少80小时的直接临床服务,参与性别肯定治疗、HIV预防项目等实践。

此外,针对留学而来的国际生,学校还有一些特殊的支援政策,比如:

·语言与文化适应:项目开设《跨文化咨询中的语言策略》工作坊,帮助非英语母语学生掌握性别中性术语(如they/them代词)及文化敏感沟通技巧。

·全球视野拓展:鼓励学生参与国际LGBTQ+议题研究,如比较中美性别政策差异,或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合作开展全球性少数群体心理健康调研。

(3)就业和薪资:

·本地政策支持:纽约州近年通过《洛雷娜·博尔哈斯法案》,拨款数百万美元支持跨性别健康服务,项目学生可优先参与州政府资助的社区项目实习。

·校园权益保障:纽约大学设有“彩虹中心”,提供性别中性卫生间、法律援助及紧急心理干预,并定期举办“骄傲周”活动,构建包容性校园环境。

·岗位需求缺口:全美LGBTQ+心理咨询师缺口大,毕业生可进入高校咨询中心(如NYU LGBTQ+学生服务中心)、社区心理健康机构(如纽约LGBT社区中心)及非营利组织(如Trevor Project),但请注意得克萨斯、佛罗里达对LGBTQ+咨询师执照有限制。

·薪资竞争力:纽约州LGBTQ+专项心理咨询师平均年薪为7.2万美元,高于平均6.5万美元普通心理健康咨询师。

(4)纽约大学临床心理学硕士与LGBTQ+双学位申请要求

·专业背景:优先录取心理学、社会工作、性别研究等专业,但欢迎跨学科申请者(需补修统计学或人类发展课程)。

·-托福/雅思:建议英语达到托福100或雅思7.5(口语≥24),有条件的同学建议提交TSE(Test of Spoken English)以证明临床沟通能力。

·GRE:非强制要求,但Quantitative部分≥160可增强竞争力,尤其对跨专业申请者而言。

·个人陈述:需突出对性少数群体权益的长期关注,例如参与性别社团、撰写相关论文或策划社区活动。

·推荐信:建议由心理学教授与LGBTQ+领域实践导师联合推荐,强调学术能力与社会责任感。

·实践经验:参与LGBTQ+社区志愿服务、性别平权倡导活动或相关科研项目(如性少数群体心理健康调研)将显著提升竞争力。

4、除了纽约大学临床心理学硕士与LGBTQ+双学位这样的留学项目,很多美国大学在推动性少数群体心理健康和权益平等方面做出了诸多尝试。

比如斯坦福大学的非歧视政策声明明确指出,不会基于种族、肤色、性别、性取向、性别认同或表达等因素对学生、教职员工进行歧视。

哈佛大学 LGBTQ + 联盟每年举办的骄傲月活动,不仅有游行和艺术展览,还开设“酷儿领导力”工作坊,帮助学生将身份认同转化为社会行动。

另外,洛老师也不知道该不该透漏,有经验的美国留学中介机构其实有个心照不宣的共识,如果申请者成绩、实习、科研等软硬实力都很优秀,申请者本人又确实属于LGBTQ+群体,那么在自己的PS中讲起相关的成长故事,确实更有可能留下深刻的印象,打动招生官。

来源:北京美弗留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