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提起侵华日军的暴行,731部队的恶名如雷贯耳。但鲜少有人知道,在北平天坛——这座明清两代帝王祭天的神圣场所,曾藏匿着一支规模更大、罪行更隐蔽的日军细菌部队:北支甲第1855部队。
提起侵华日军的暴行,731部队的恶名如雷贯耳。但鲜少有人知道,在北平天坛——这座明清两代帝王祭天的神圣场所,曾藏匿着一支规模更大、罪行更隐蔽的日军细菌部队:北支甲第1855部队。
这支代号“西村部队”的恶魔组织,以“防疫给水”为幌子,7年间秘密开展活体实验、细菌战剂研发,甚至直接向北平市民的饮用水投毒。更令人震惊的是,其总部竟设在当时中国最高级别的生物科研机构——中央防疫处旧址内。
“他们用‘防疫’的名义保护士兵,却将中国人称为‘猿’,在实验室里注射病毒;他们宣称‘净化水源’,却向水井撒播霍乱菌,导致数千人暴毙。当真相被掩埋半个世纪后,一份被遗忘的日军战俘供词,揭开了天坛地下冷库中六支致命试管的秘密……”
1938年2月,日军华北派遣军以“保护军民健康”为由,进驻天坛西门。对外,他们宣称要建立“防疫给水部”,解决军队饮水安全问题;对内,石井四郎(731部队负责人)亲自指导,将原中央防疫处的设备改造成细菌战剂生产线。
日军档案显示,1855部队编成时间横跨1938年2月至1939年5月,高峰期人员达1500人,下设13个分部,覆盖华北主要城市。
原防疫处的疫苗冷藏库被改造成“地下冷库”,存放鼠疫、霍乱等活菌样本;原实验室则用于培养跳蚤和老鼠——日军称其为“粟”与“饼”,每月需消耗千只活鼠。
“当北平市民以为日军在‘检测水质’时,协和医学院的解剖台上正躺着被注射炭疽菌的活人;当国际红十字会称赞日军‘卫生管理先进’时,天津港的货轮正秘密向东南亚运输装有霍乱菌的陶瓷炸弹……”
1944年夏,丰台战俘营的17名中国人被押送至天坛。日军谎称“治疗伤病”,实则将他们关进编号“猿”的特殊牢房。军医强行注射混合病毒后,24小时内全部死亡。尸体被运至协和医学院解剖室,脏器切片成为“科研数据”。
原部队卫生兵长田友吉供述:实验对象包括战俘、平民甚至妇女儿童,尸体解剖后直接投入焚化炉,骨灰混入建筑混凝土。
日军内部文件显示,1943年北平霍乱暴发前,部队已提前5个月制定《霍乱预防计划》,并在井水中撒菌,导致2136人感染、1872人死亡。
“当协和医学院的美国医生发现解剖室多出不明尸体时,日军以‘传染病防控’为由封锁消息;当市民因霍乱家破人亡时,防疫委员会却将疫情归咎于‘天气炎热’——一场精心策划的屠杀,被伪装成天灾。”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投降。1855部队用三天三夜焚烧文件、炸毁实验室,并将“防疫给水部”从华北军名册中彻底抹除。但1950年,原防疫处技术员钟品仁在地下冷库的废墟中,发现了六支贴着日本女人名字的试管——培养实验证实,其中五支仍存活着剧毒鼠疫菌。
现存于天坛的11吨消毒锅,曾是煮沸活体实验器具的工具;北京口腔医院的地基下,埋藏着日军掩埋的带菌动物骸骨。
1995年,原部队老兵伊藤影明重返天坛指认遗址时痛哭:“那些被我们称为‘猿’的人,连墓碑都没有……”
“当731部队的罪行被全球谴责时,1855部队的恶魔们却以‘医学专家’身份安度晚年;当六支试管在冷库中沉默半个世纪后,是否还有更多‘遗忘的罪证’藏在城市的某个角落?”
日本政府至今未公开1855部队的完整档案,而西方学界长期以“证据不足”回避其罪行。更讽刺的是,东京大学医学部曾接收过该部队的“科研成果”,并将其应用于战后疫苗研发。
1946年东京审判中,美军为获取细菌战数据,承诺对石井四郎等战犯免予起诉。
2015年,日本某拍卖行流出1855部队工作照,但所有涉及人体实验的画面均“神秘消失”。
“当731部队成为反战符号时,1855部队的亡灵仍在天坛游荡——不是因为他们更残忍,而是因为有人希望他们被遗忘。”
来源:每日谈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