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生课堂赋能美术教育 东营区45名教师植物园里绘就美育新篇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22 10:51 2

摘要:4月21日,东营市植物园牡丹园内繁花似锦,东营区中小学美术学科“共生课堂”推进会暨专业写生教学研讨活动在此盛大启幕。45名中小学美术教师以花海为课堂,以牡丹为教材,在自然与艺术的交融中探索“共生课堂”理念下的美术教育新路径,为区域美育发展注入创新活力。

4月21日,东营市植物园牡丹园内繁花似锦,东营区中小学美术学科“共生课堂”推进会暨专业写生教学研讨活动在此盛大启幕。45名中小学美术教师以花海为课堂,以牡丹为教材,在自然与艺术的交融中探索“共生课堂”理念下的美术教育新路径,为区域美育发展注入创新活力。

理念先行:构建“共生”教育新生态

作为本次活动的核心理念,“共生课堂”旨在打破传统教学壁垒,倡导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之间形成“资源共享、协同发展”的良性教育生态。东营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搭建教师专业成长共同体,不仅能提升教师群体的艺术创作与教学能力,更能将“共生”理念渗透到课堂实践中,让学生在互动协作中感受美术教育的魅力。此次将研讨现场搬到户外写生基地,正是对“走出教室、融入自然”教学创新的深度实践。

自然课堂:牡丹园里的沉浸式创作教学

当日上午,教师们置身于占地50余亩的牡丹园,在100余个品种的牡丹花海中展开写生教学。春日暖阳下,盛放的牡丹或嫣红似火或粉白胜雪,花瓣的层次肌理在光影变幻中呈现丰富质感,微风拂过花丛的沙沙声与鸟鸣交织成自然的乐章。教师们或俯身细观花蕊形态,或远眺捕捉花海韵律,以水彩、素描、速写等多元形式记录自然之美。“当学生置身于真实的自然场景,色彩、构图、情感表达都会变得更生动。”东营区实验中学教师李芳在创作中表示,自然环境为美术教学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灵感源泉。

思维碰撞:共话新时代美育创新路径

在写生实践后,教师们围坐于花廊下展开专题研讨。围绕“共生课堂如何提升学生创造力”“自然资源与校本课程的融合策略”等议题,大家结合教学案例分享经验:有人提出建立“教师-学生-家长”三方艺术工作坊,有人建议开发“二十四节气”自然主题美术课程,还有人分享了利用手机摄影技术引导学生捕捉生活之美的教学心得。东营区一中教师王浩的发言引发共鸣:“共生课堂的本质是打破边界——打破教室与自然的边界、打破教师与学生的边界,让美术教育真正成为连接生活与审美的桥梁。”

展望未来:绘制区域美育发展蓝图

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教学研讨,更是东营区推进“艺术教育示范区”建设的重要实践。据区教育科学研究院美术教研员张敏介绍,该区将以“共生课堂”为抓手,构建“教研共同体+实践基地+特色课程”三位一体的美育体系,计划年内建设5个校外写生基地,开发10门自然主题校本课程,并通过“教师工作坊”“学生艺术展”等形式推动美育成果共享。

夕阳为牡丹园披上金色余晖时,教师们的画板上已凝结出一幅幅饱含自然温度的作品。这场融实践、研讨、创作为一体的教研活动,既是东营区美术教育团队专业素养的集中展示,更是“共生课堂”理念落地生根的起点。随着这一创新模式的深化推广,东营区中小学美术教育正迈向“教师共成长、学生共发展、课堂共精彩”的全新阶段,让每个孩子都能在艺术的滋养中发现美、创造美、传播美。(程乐静)

来源:海报东营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