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化治疗必知!常见雾化用药的作用与使用禁忌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22 13:32 2

摘要:在呼吸科门诊和病房,雾化治疗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治疗方式,尤其在儿童和老年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中应用广泛。它通过雾化装置将药物分散成微小的雾滴或颗粒,使其悬浮于气体中,经鼻或口吸入,直接作用于气道、肺等靶器官,具有起效快、局部药物浓度高、全身不良反应少等优点。然而,

在呼吸科门诊和病房,雾化治疗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治疗方式,尤其在儿童和老年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中应用广泛。它通过雾化装置将药物分散成微小的雾滴或颗粒,使其悬浮于气体中,经鼻或口吸入,直接作用于气道、肺等靶器官,具有起效快、局部药物浓度高、全身不良反应少等优点。然而,很多患者和家属对雾化治疗的相关知识,尤其是常见雾化用药的作用与使用禁忌了解不足,可能导致治疗效果不佳或出现不良反应。

本文将详细介绍雾化治疗的相关知识以及常见雾化用药的作用与使用禁忌,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使用这种治疗方式。

人体的呼吸系统从鼻腔开始,经过咽喉、气管、支气管,最终到达肺泡。气道黏膜表面覆盖着一层黏液毯,它具有湿润气道、黏附吸入的尘埃和微生物等作用。当呼吸道发生疾病时,如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炎等,气道会出现炎症、痉挛、分泌物增多等问题,导致呼吸不畅、咳嗽、咳痰等症状。雾化治疗的原理就是利用雾化器将药液雾化成直径 1-5 微米的微小颗粒,这些颗粒能够随着吸气进入呼吸道,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药物在气道局部发挥作用,可有效减轻炎症、缓解痉挛、稀释痰液,从而改善呼吸道症状。

与口服、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等给药方式相比,雾化治疗具有以下显著优点:

直接作用于靶器官:药物通过吸入直接到达呼吸道和肺部,局部药物浓度高,能迅速发挥作用,而不需要经过血液循环的漫长运输和代谢过程,起效更快。例如,在哮喘急性发作时,雾化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可在数分钟内缓解喘息症状。用药剂量小:由于药物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所需的剂量远低于口服或静脉给药,从而减少了药物对全身的副作用。例如,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哮喘,其局部抗炎作用强大,而全身不良反应如肾上腺皮质功能抑制等则明显低于口服糖皮质激素。适用人群广泛:尤其适合儿童、老年人、吞咽困难或意识不清的患者。儿童往往难以配合口服药物,且静脉注射可能会给他们带来恐惧和痛苦,雾化治疗则相对简单、无创,容易被儿童接受。老年人由于肝肾功能减退,对全身用药的耐受性较差,雾化治疗可减少全身药物的暴露量,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超声雾化器:利用超声波的高频振荡将药液雾化成微小颗粒。其优点是操作简单,噪音较小;缺点是雾化颗粒大小不均匀,较大的颗粒(大于 5 微米)较多,容易沉积在口腔和咽喉部,而到达下呼吸道的药物较少,且超声波可能会破坏某些药物的结构,如糖皮质激素。压缩空气雾化器(射流雾化器):通过压缩空气产生的高速气流使药液形成雾滴。其雾化颗粒大小较为均匀,多数在 1-5 微米之间,能较好地到达下呼吸道,是临床上最常用的雾化设备之一。缺点是需要配备压缩空气源,设备相对较大。振动筛孔雾化器:采用振动筛孔技术,通过高频振动使药液从筛孔中挤出形成雾滴。其雾化颗粒细腻、均匀,药物残留少,适合用于对雾化颗粒要求较高的治疗,如新生儿和婴幼儿的雾化治疗。但价格相对较高。布地奈德混悬液作用:布地奈德是一种吸入用糖皮质激素,具有强大的局部抗炎作用。它能抑制气道炎症细胞的浸润和活化,减少炎症介质的释放,如组胺、白三烯、前列腺素等,从而减轻气道黏膜的炎症和水肿,降低气道高反应性。主要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咳嗽变异性哮喘、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COPD 急性加重期等呼吸系统疾病。在儿童哮喘的长期治疗中,布地奈德混悬液是首选的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因其安全性高,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较小。使用方法:一般采用压缩空气雾化器雾化吸入,每次剂量为 1-2mg,每日 1-2 次。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和患者的年龄,剂量可适当调整。对于儿童患者,通常使用 0.5-1mg / 次,每日 2 次。使用禁忌:对布地奈德或其他糖皮质激素过敏者禁用。患有活动性肺结核、未经控制的细菌或病毒感染(如肺炎、流感等)的患者应慎用。长期使用布地奈德混悬液可能会导致一些局部不良反应,如声音嘶哑、口腔和咽喉部真菌感染(鹅口疮)等。为减少这些不良反应的发生,患者在雾化吸入后应及时漱口,用清水含漱口腔和咽喉部,避免药液残留。同时,应避免在雾化过程中说话或吞咽,以减少药物在口腔和咽喉部的沉积。丙酸倍氯米松混悬液作用:丙酸倍氯米松也是一种吸入用糖皮质激素,其作用机制与布地奈德相似,具有抗炎、抗过敏和免疫抑制作用。可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等疾病,通过雾化吸入能有效减轻气道炎症,缓解喘息、咳嗽、打喷嚏、流鼻涕等症状。使用方法:雾化吸入,成人一般每次 0.8-1.6mg,每日 2 次;儿童每次 0.4-0.8mg,每日 2 次。具体剂量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年龄由医生调整。使用禁忌:对丙酸倍氯米松过敏者禁用。患有严重高血压、糖尿病、精神病、癫痫等疾病的患者应慎用。长期使用可能会导致口腔和咽喉部真菌感染、声音嘶哑等不良反应,使用后同样需要及时漱口。此外,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因为糖皮质激素可能会对胎儿或婴儿产生一定的影响。β2 受体激动剂沙丁胺醇溶液作用:沙丁胺醇是一种短效 β2 受体激动剂,能选择性地激动气道平滑肌上的 β2 受体,使气道平滑肌松弛,从而扩张支气管。它起效迅速,通常在雾化吸入后 5-10 分钟内即可见效,作用持续时间为 4-6 小时。主要用于缓解哮喘急性发作时的喘息症状,也可用于 COPD 急性加重期的治疗。此外,在雾化吸入沙丁胺醇的同时,联合吸入糖皮质激素,可增强抗炎和支气管扩张作用,提高治疗效果。使用方法:成人每次 2.5-5m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 2-4ml,雾化吸入,每日 3-4 次;儿童每次 0.05-0.1mg/kg,最大剂量不超过 2.5mg / 次,每日 3-4 次。使用禁忌:对沙丁胺醇或其他 β2 受体激动剂过敏者禁用。患有甲状腺功能亢进、高血压、心脏病(如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的患者应慎用,因为 β2 受体激动剂可能会导致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心肌耗氧量增加等不良反应。使用过程中,患者可能会出现手抖、心悸、头痛等不适症状,一般在停药后可自行缓解。如果症状严重或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特布他林溶液作用:特布他林是另一种短效 β2 受体激动剂,其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与沙丁胺醇相似,但作用时间稍长,可达 6-8 小时。可用于支气管哮喘、COPD 等疾病的急性发作期治疗,缓解喘息、气促等症状。使用方法:成人每次 5m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 2-4ml,雾化吸入,每日 3 次;儿童每次 0.065mg/kg(最大剂量 2.5mg),每日 3 次。使用禁忌:对特布他林过敏者禁用。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应慎用。使用时可能会出现心悸、手抖、头痛、肌肉痉挛等不良反应,多数患者耐受性良好,但如果出现严重的心律失常、血压异常等情况,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就医。抗胆碱能药物异丙托溴铵溶液作用:异丙托溴铵是一种短效抗胆碱能药物,通过阻断气道平滑肌上的 M 胆碱受体,抑制乙酰胆碱介导的气道平滑肌收缩,从而扩张支气管。其作用起效较慢,通常在雾化吸入后 15-30 分钟见效,作用持续时间为 4-6 小时。常与 β2 受体激动剂联合使用,用于治疗哮喘和 COPD,尤其适用于痰多、气道分泌物增多的患者,因为它不仅能扩张支气管,还能减少气道分泌物的分泌。使用方法:成人每次 0.5mg(2ml),用生理盐水稀释至 4ml,雾化吸入,每日 3-4 次;儿童每次 0.25-0.5mg,每日 3-4 次。使用禁忌:对异丙托溴铵或阿托品及其衍生物过敏者禁用。患有闭角型青光眼、前列腺肥大、膀胱颈梗阻的患者应慎用,因为抗胆碱能药物可能会导致眼压升高、排尿困难等不良反应。使用过程中,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口干、口苦、咳嗽等症状,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如果出现视力模糊、眼痛等青光眼发作的症状,应立即停药并就医。噻托溴铵粉雾剂(雾化吸入用)作用:噻托溴铵是一种长效抗胆碱能药物,作用持续时间可达 24 小时,每日只需用药一次。它能选择性地作用于 M1 和 M3 胆碱受体,持久地扩张支气管,改善气道阻塞。主要用于 COPD 的长期维持治疗,可减少急性发作的次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也有可用于雾化吸入的剂型。使用方法:使用专用的雾化装置,每次吸入 18μg,每日 1 次。使用禁忌:对噻托溴铵过敏者禁用。患有窄角型青光眼、前列腺增生、尿潴留的患者应慎用。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口干、便秘等,一般症状较轻,患者可耐受。与其他抗胆碱能药物一样,使用时应注意避免接触眼睛,以免引起眼部不适。乙酰半胱氨酸溶液作用:乙酰半胱氨酸是一种黏液溶解剂,其分子中含有巯基(-SH),能使痰液中黏蛋白的二硫键断裂,从而降低痰液的黏稠度,使痰液易于咳出。同时,它还具有抗氧化、抗炎等作用,可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肺炎、支气管扩张等疾病伴有痰多、痰液黏稠不易咳出的患者。使用方法:雾化吸入,成人每次 300-600mg,每日 2-3 次;儿童每次 100-200mg,每日 2-3 次。使用时可用生理盐水稀释至合适的体积。使用禁忌:对乙酰半胱氨酸过敏者禁用。患有支气管哮喘的患者应慎用,因为乙酰半胱氨酸可能会刺激气道,诱发支气管痉挛。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咳嗽、支气管痉挛等不良反应。如果出现支气管痉挛,应立即停止雾化,给予吸氧等处理,并使用支气管扩张剂缓解症状。此外,乙酰半胱氨酸不宜与铁、铜等金属离子以及氧化剂混合使用,以免影响药效。氨溴索溶液作用:氨溴索能增加呼吸道黏膜浆液腺的分泌,减少黏液腺分泌,从而降低痰液的黏稠度,促进痰液排出。同时,它还能增强呼吸道纤毛的摆动,提高纤毛清除痰液的能力,并有一定的抗炎和抗氧化作用。可用于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COPD 等疾病引起的痰液黏稠、咳痰困难。使用方法:雾化吸入,成人每次 15-30mg,每日 2-3 次;儿童每次 7.5-15mg,每日 2-3 次。使用禁忌:对氨溴索过敏者禁用。患有胃溃疡、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慎用。使用时可能会出现皮疹、恶心、呕吐、胃部不适等不良反应,一般症状较轻,停药后可自行消失。氨溴索应避免与中枢性镇咳药(如可待因)同时使用,以免抑制咳嗽反射,导致痰液潴留。

目前,临床上不常规推荐雾化吸入抗菌药物用于治疗呼吸道感染,因为大多数抗菌药物的雾化剂型尚未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批准,且雾化吸入抗菌药物可能会导致耐药菌的产生、气道黏膜刺激等问题。但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如医院获得性肺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且病原体明确为耐药菌(如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时,可在医生的指导下谨慎使用雾化吸入抗菌药物,如妥布霉素、阿米卡星等。

妥布霉素溶液作用:妥布霉素是一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对铜绿假单胞菌等革兰阴性菌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雾化吸入妥布霉素可在气道局部达到较高的药物浓度,用于治疗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引起的呼吸道疾病。使用方法:一般采用专用的雾化装置,每次 300mg,每日 2 次,疗程根据病情而定。使用禁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过敏者禁用。患有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慎用,因为氨基糖苷类药物具有肾毒性,雾化吸入虽然全身吸收较少,但仍有一定的风险。使用过程中,应密切监测肾功能和听力,如出现耳鸣、听力下降、蛋白尿等症状,应及时停药并就医。此外,妥布霉素雾化吸入可能会引起气道刺激,导致咳嗽、支气管痉挛等,可预先使用支气管扩张剂预防。阿米卡星溶液作用:阿米卡星也是一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对多种革兰阴性菌和部分革兰阳性菌具有抗菌作用,可用于治疗敏感菌引起的呼吸道感染。使用方法:雾化吸入,每次 200-500mg,每日 2-3 次,具体剂量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重调整。使用禁忌:与妥布霉素相似,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过敏者禁用,肾功能不全者慎用,使用时需监测肾功能和听力。同时,应避免与其他具有耳毒性和肾毒性的药物联合使用。生理盐水作用:生理盐水在雾化治疗中主要起稀释药液的作用,使药物能够形成合适的雾滴,同时也可湿润气道黏膜,改善呼吸道干燥的情况。在某些情况下,如单纯的气道湿化,也可单独使用生理盐水进行雾化。使用方法:根据需要,将生理盐水与其他药物混合或单独雾化吸入,每次用量一般为 2-4ml。使用禁忌:对生理盐水过敏者罕见,但一般情况下无特殊禁忌。清洁口腔:患者在雾化前应清洁口腔,去除食物残渣和分泌物,以减少口腔内细菌的滋生,避免雾化过程中药物在口腔内沉积过多。对于儿童患者,家长可帮助其漱口或用棉签清洁口腔。选择合适的体位:一般取坐位或半卧位,以保持呼吸道通畅,使雾滴能更好地到达下呼吸道。对于不能配合的儿童或卧床患者,可取侧卧位,但应适当抬高头部,避免雾滴沉积在口腔和咽喉部。检查雾化设备:使用前应检查雾化器的各部件是否安装正确、完好,如雾化杯、导管、面罩或咬嘴等,确保雾化过程顺利进行。同时,应检查压缩空气源或电源是否正常,雾化药物的剂量和浓度是否正确。正确呼吸:患者应平静呼吸,缓慢吸气,尽量延长屏气时间(5-10 秒),然后缓慢呼气,以增加药物在肺部的沉积量。对于使用面罩雾化的患者,应注意面罩与面部紧密贴合,避免漏气,影响治疗效果。对于儿童患者,家长应安抚其情绪,避免哭闹,因为哭闹时吸气短促,会导致雾滴主要沉积在口腔和咽喉部,而到达肺部的药物减少。控制雾化时间:每次雾化时间一般为 10-15 分钟,不宜过长,以免雾化器内的药液温度升高,影响药物的稳定性,同时也可避免患者因长时间吸入雾滴而导致气道过度湿化。观察不良反应:在雾化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如有无咳嗽、喘息加重、呼吸困难、面色苍白、口唇发绀等症状。一旦出现异常,应立即停止雾化,给予吸氧等处理,并及时就医。漱口和洗脸: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其他可能对口腔和咽喉部产生刺激的药物后,患者应及时漱口,用清水含漱口腔和咽喉部,避免药液残留,减少口腔真菌感染和声音嘶哑等不良反应的发生。对于使用面罩雾化的患者,还应洗脸,去除面部残留的药物,避免药物经皮肤吸收。清洁雾化设备:每次雾化结束后,应及时清洗雾化器的各部件,如雾化杯、面罩或咬嘴等,用清水冲洗干净,晾干备用。对于长期使用雾化治疗的患者,建议定期对雾化设备进行消毒,可使用含氯消毒液浸泡 30 分钟,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以防止细菌滋生,避免交叉感染。观察疗效:患者和家属应注意观察雾化治疗后的症状改善情况,如喘息是否缓解、咳嗽是否减轻、痰液是否容易咳出等。如果治疗后症状无明显改善或加重,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儿童:儿童的呼吸道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与成人不同,气道较窄,黏膜柔嫩,容易受到刺激。在雾化治疗时,应选择适合儿童使用的雾化装置,如带有面罩的雾化器,面罩应选择大小合适的,以覆盖口鼻,避免压迫眼睛。雾化过程中,应保持儿童安静,可通过播放动画片、讲故事等方式分散其注意力,减少哭闹。对于婴幼儿,雾化时间不宜过长,以免疲劳。老年人:老年人常伴有多种基础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在使用雾化药物时应特别注意药物的禁忌症和不良反应。例如,使用 β2 受体激动剂可能会导致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对于患有心脏病和高血压的老年人,应密切监测心率和血压变化。同时,老年人的吞咽功能可能减退,雾化后应及时漱口,避免药液误吸入食道或胃部。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在使用雾化药物时,应严格遵循医生的指导,选择对胎儿和婴儿影响较小的药物。例如,布地奈德是孕妇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的首选药物,其对胎儿的安全性相对较高。而其他药物如 β2 受体激动剂、抗胆碱能药物等,也应在医生的评估下使用,避免自行用药。

雾化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呼吸系统疾病治疗方法,正确使用雾化药物和掌握相关注意事项对于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至关重要。常见的雾化用药包括糖皮质激素类、支气管扩张剂、祛痰药、抗菌药物等,每种药物都有其特定的作用和使用禁忌,患者和家属应在医生和药师的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用药或随意调整剂量。在雾化治疗过程中,应注意做好雾化前的准备、正确操作雾化设备、密切观察不良反应,并做好雾化后的清洁和护理工作。对于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人、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更应谨慎使用,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如果在雾化治疗过程中出现任何不适或疑问,应及时与医生沟通,以便获得专业的指导和处理。通过了解和掌握雾化治疗的相关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利用这种治疗方式,为呼吸系统疾病的康复提供有力支持。

来源:阿力是个药剂师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