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身着京东外卖红色工服的中年男子,在某小区单元楼门口反复核对订单信息,小心翼翼地将餐盒护在身前。
“你小子在外卖里点的什么?能让刘强东亲自给你送外卖?”
4月21日,在某社交平台,一名网友上传的图片引起了广泛热议。
该网友称自己“接到了东哥送的第一单外卖”。
而京东也发出了官方回应,“刘强东送外卖属实!”
身着京东外卖红色工服的中年男子,在某小区单元楼门口反复核对订单信息,小心翼翼地将餐盒护在身前。
当住户阴先生开门取餐时,对方礼貌递上餐盒,微笑着说出“祝您用餐愉快。”
直到男子抬起头盔面罩,阴先生才惊觉眼前这位普通骑手,竟是京东集团创始人刘强东。
而这份外卖也没有购买什么很特别的东西,只是在饭店点了一份二十多块钱的湘菜套餐而已。
阴先生在认出刘强东后,也是感到难以置信,毕竟让京东的老总亲自给自己送外卖,还是有些“受宠若惊”的。
当天,刘强东完成了5单配送任务。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其中一单因导航失误迷路,他只能推着电动车,步行15分钟才将餐品送达。
在与骑手交流时,他敏锐发现电动车挡风被设计存在不合理之处,当场便联系产品部门要求优化。
这些真实发生的小插曲,被网友捕捉并传播,让这场配送行动多增添了一抹烟火气。
更有网友感慨刘强东的爱岗敬业,身为老总却能和公司骑手一起送餐,体恤员工的感受。
此外,还有一段刘强东“送完外卖后,请自家公司外卖小哥一起吃火锅”的视频。
视频中的刘强东完全没有“千亿老总”的架子,反倒像是个常年跑外卖的中年大哥,在餐桌上和各骑手兄弟,用着一次性的纸杯,穿着同样的制服,侃侃而谈唠着工作上的琐事。
其实这也不是刘强东第一次“深入基层”了。
早在2018年,他就曾化身京尊达配送员,送出价值数十万元的爱彼腕表;2023年春节,又参与年货物流分拣工作。
而这次的外卖配送,却凭借其贴近大众生活的特质,迅速成为网友热议焦点。
在某些社交平台上,“奶茶妹妹点奶茶了吗”等调侃的话题层出不穷,甚至有人进行了“东哥配送路线预测”也想要和刘强东来一场“甜蜜偶遇”。
刘强东的外卖首秀,看似偶然,实则是京东与其他外卖平台生态级对抗的缩影。
自2025年2月京东外卖上线,便以迅猛之势扩张,短短时间内已覆盖142个城市,日订单量突破500万单,吸引了45万家实体餐厅入驻,。
而其针对外卖骑手推出的“0佣金加五险一金”策略,更是一举刺到了行业痛点上面。
从前的外卖行业,骑手的保险问题可以说一直是从业者的一块“心病”,路上赶单子的骑手车速一般都不慢,骑手为了不超时被扣钱,只能冒险提速。
万一有点什么危险发生,那些没有能力或者没有计划给自己买保险的外卖员可就遭老罪了。
而京东外卖上线后几乎同一时期就发布了要给全职外卖员上“五险一金”的消息,连兼职骑手都有意外险和健康医疗险。
要知道现在很多在大公司任职的员工都不见得有意外险和健康医疗险的缴纳,更别说五险一金了。
京东为骑手提供的“高收入,高保障”工作模式,引得许多其他平台的骑手纷纷选择跳槽。
有匿名跳槽员工就曾表示:“安全问题有保障,这很难让人不心动。”
不少骑手在社交平台晒出自己的五险一金缴纳记录,配文“终于不是黑户了”,言语间满是对新保障的欣喜。
这瞬间从行业改革转变成了外卖行业间的一场超级竞争。
这场竞争的导火索,源于某外卖平台此前推行的“二选一”政策。
强制骑手“站队”的方案一经实施,直接导致了许多骑手的直接收入下降。
而京东则是承诺所有骑手可获得充足订单,还计划在3个月招聘10万名全职骑手,并加入了“骑手伴侣计划”,为全职骑手的配偶提供就业机会。
在如今这个就业难、压力大的时代背景下,这种“双职工模式”无疑是给许多家庭解决了就业问题,缓解了一些员工家中的经济压力。
而这样的商业战争背后,必定也要有一场惨烈的“价格争端”。
有餐饮商家透露,入驻京东后,订单量从日均5单飙升至50单。
大单量的背后则是更多的“大额满减券”和“百亿补贴”,甚至在4月16日,还因为“百亿补贴”过于火爆,使得京东服务器被瞬间挤“崩”了。
吸引更多客户和商户的同时,高补贴带来的巨大成本压力也可见一斑,4月22日,港股京东早盘开盘便大跌了超过5%。
这最终会演化成各平台之间的“烧钱大战”,对于我们平民老百姓而言,则是喜闻乐见的“薅羊毛”时刻。
刘强东的故事,本身就是一部中国互联网创业史的经典缩影。
1974年出生于江苏宿迁农村的他,18岁以宿迁高考状元身份考入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
大学期间他就展现出了超于常人的商业能力。
他自学编程,靠给政府部门开发电力管理系统、给快餐店编写餐饮软件而赚取学费,甚至一度盘下餐馆当起老板,不过后来却因管理不善负债16万元。
这段经历让他深刻理解基层劳动者的生存困境,也为他日后重视员工权益埋下伏笔。
创业路上,刘强东始终保持着“草根”底色。
1998年,他揣着1.2万元积蓄在中关村租柜台卖光盘,坚持只卖正品行货,甚至开发票,硬生生在假货横行的市场中生生“杀出了一条血路”。
2003年非典期间,线下店铺全部关闭,他带着员工在论坛发帖卖货,用“京东多媒体”的口碑积累起第一批线上用户。这些经历,让他对“用户体验”有着近乎偏执的追求。
刘强东的幽默感同样令人印象深刻。
有网友翻出他早年在中关村卖光盘时的趣事:为了推销产品,他注册几百个QQ号加好友,甚至用“刘强东”本名在论坛发帖,被版主误认成“托儿”。
他还在某次发布会上提起了自己脸盲的事情,经常把公司里跟了他四五年的高管认成其他人。
就是这样一个从“草根”生长起来的企业家,才会在商战中采取“尊重员工,尊重用户”的方略。
这既是面对大众的经商态度,也是给商业对手的“顶级阳谋”。
对于用户来说,多平台竞争最终只有“服务的温度最暖心”的那个才会被记住。
而对于员工来说,管理层与基层一条心,工作才会有动力;没有后顾之忧,才能用最好的工作态度来面对自己手中的订单。
刘强东用行动给出了一个答案,真正的商业文明,根本是始于对每个劳动者的尊重。
而这,或许才是此次“老总送餐事件”给各行业带来的最大启示。
来源:柏拉图的诉说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