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葛玉桂:宫颈癌是位居全球女性新发癌症第4位的常见恶性肿瘤,对女性健康造成严重威胁。为响应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加速消除宫颈癌战略,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的部署安排,山东自2023年开始实施加速消除宫颈癌计划,通过积极推进疫苗接种、早筛早诊早治等一系列有效措施,在降低宫
今天上午,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负责同志等介绍山东提升生育服务水平,保障妇女儿童健康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中宏网记者:
宫颈癌作为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女性身心健康。请问,山东将如何做好加速消除宫颈癌工作?
葛玉桂:宫颈癌是位居全球女性新发癌症第4位的常见恶性肿瘤,对女性健康造成严重威胁。为响应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加速消除宫颈癌战略,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的部署安排,山东自2023年开始实施加速消除宫颈癌计划,通过积极推进疫苗接种、早筛早诊早治等一系列有效措施,在降低宫颈癌发病率和死亡率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今年,山东继续将HPV疫苗接种和宫颈癌筛查纳入民生实事,确保适龄女孩宫颈癌防治知识知晓率、接种满意度均达90%以上,确保适龄妇女宫颈癌检查目标人群覆盖率达90%以上。
宫颈癌是目前唯一明确可通过疫苗接种防控的肿瘤。国产二价HPV疫苗主要针对HPV16和HPV18这两种高危型病毒,它们是导致宫颈癌的主要元凶,约70%-80%的宫颈癌都是由这两种病毒引起的。接种二价HPV疫苗后,免疫有效率可达90%以上,大大降低感染风险,进而减少宫颈癌的发病概率。去年山东启动为新入学七年级女生免费接种国产二价HPV疫苗项目,截至目前,累计为全省19.06万适龄女孩进行了免费接种。
今年,山东将从“防筛诊教”四个层次在消除宫颈癌方面持续发力。第一层次是“预防”。持续开展HPV疫苗接种,不断优化接种流程,适当延长服务时间,让接种过程更加便捷高效。同时,进一步强化内部管理,加强对接种工作人员的专业培训,认真做好疫苗溯源工作,全力保障接种服务的质量和安全。第二层次是“筛查”。强化“两癌”筛查服务,促进宫颈癌的早发现早治疗。山东以三年为一个周期,在县域内为35-64岁农村及城镇低保适龄妇女免费开展宫颈癌、乳腺癌筛查,平均每年筛查人数260万左右。今年,将组织专业团队开展上门筛查服务,及时向每位筛查人员反馈检测结果,实时跟踪管理。第三个层次是“诊疗”。对筛查出的阳性病例进行全面随访,根据疾病特征和病情严重程度,采取分类治疗方案。对于早期轻症患者,采用药物治疗或物理治疗手段,及时阻断病情发展;对于复杂病例,组织多学科专家会诊治疗,确保患者能够得到科学、及时、有效的治疗。第四个层次是“宣教”。将深入推进健康知识普及工作,把健康教育全方位融入接种、筛查、诊疗等各个环节。在线上,将制作科普短视频,邀请权威专家开展直播,进行实时解答。在线下,组织专业人员走进社区、学校和企业,举办专题健康讲座。通过这些活动,进一步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宫颈癌防治的良好氛围,持续提升群众的健康意识。
山东广播电视台记者:
基层妇幼保健机构在妇女儿童健康管理全周期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职能。请问,县区级妇幼保健院是如何充分发挥作用的?
姚淑霞:聊城市东昌府区妇幼保健院作为县区基层妇幼保健院,始终面向全区基层群众,聚焦妇产儿的安全与健康,努力构建全周期妇幼健康服务体系。
一是聚焦孕程关怀,构建孕产期全链条舒心服务。积极贯彻落实生育友好医院建设措施,在婚孕前阶段,创新推行“婚孕检一体化管理”,提供科学孕育指导;孕期实施“一站式检查”及主诊医师全程负责制,强化早孕关爱与个性化体重管理;分娩期全面开展无痛分娩、导乐陪伴及自由体位分娩,以舒适化医疗提升分娩体验;产后依托母婴康养中心,提供科学照护与康复支持,延伸服务至家庭健康管理。同时,聚焦母体医学、胎儿医学,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孕产期专病诊治特色服务体系。
二是聚焦成长守护,融入儿童友好特色服务理念。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耳聋基因检测、先天性心脏病筛查,持续扩大新生儿疾病筛查病种,深化出生缺陷三级预防措施。建成全市规模最大的普惠性托育中心,建立了“健康副园长”机制,打造“大健康”共同体,满足幼儿健康需求。开展儿童生长发育、遗传代谢、口腔保健、眼耳鼻喉保健、“儿童肥胖减重”等特色服务,提高儿童健康服务水平。建设“学习困难”专科门诊,开通24小时心理服务热线,关爱青少年身心健康。
三是聚焦女性健康,延长全周期妇女健康链条。优先健康美,成立产后康复中心、盆底康复中心,助力女性产后恢复;开设“两腺”“青春期”“更年期”特色保健门诊,保障女性生理健康。呵护外形美,成立医学美容中心,康美融合,满足女性医疗美容健康需求。关注心灵美,针对女性青春期、产后、更年期的心理变化,建成全区首家公立精神卫生服务中心,将心理咨询干预融入女性全周期保健服务,形成“筛查-评估-干预-随访”全链条心理健康服务。
四是聚焦融合服务,打造基层妇幼健康发展新模式。通过构建全生态管理服务链条,实现了中西融合、身心融合、院校融合、医育融合、医社融合、文化融合的大健康模式。持续推进中医系统化管理,中医+妇幼融合发展,开设“遗尿门诊”等中医优势病种10余个,推广针灸、推拿、穴位贴敷等中医适宜技术,实现了门诊病区中医药服务全覆盖。探索基层妇幼机构融入县域医共体建设路径,牵头成立东昌府区妇幼健康专科联盟,助力提升辖区妇幼健康服务能力。
凤凰网记者:
请问,山东作为人口大省,在优化生育政策、提升家庭健康素养、引领婚育文化方面,采取了哪些具体举措?
葛玉桂:省卫生健康委始终将强化生育支持政策供给、推进家庭健康促进行动和弘扬新型婚育文化作为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聚焦政策供给、服务创新与文化引领,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精准施策。
第一方面,着重强化生育支持政策供给。推动新《山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落地实施,将婚假由3天增加至15天,参加婚前医学检查的,再增加3天婚假;产假在国家规定的基础上再增加60天;设陪产假15天;三周岁以下婴幼儿父母各每年累计不少于10天育儿假,并且明确假期内工资照发、福利待遇保持不变,从制度层面减轻家庭生育负担。
第二方面,持续推进家庭健康促进行动。以健康山东建设为引领,组建医学、营养学、心理学等专业师资队伍,培训家庭健康指导员近3万人。推动优生优育指导中心、“向日葵亲子小屋”建设提质扩面,将优生优育指导服务融入家庭全生命周期,全省建成449家优生优育指导中心、1225个“向日葵亲子小屋”,为249万人次提供科学育儿指导。开展青春健康高校、“沟通之道”“生命之舞”项目,每年覆盖青少年达89.9万人次,惠及家长62.5万人次。联合有关部门开展“好家风-健康行”宣传服务活动,引导群众践行健康生活方式,树立新时代家庭观。
第三方面,大力弘扬新型婚育文化。以“倡导新型婚育文化 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为主题,通过“泉三娃话人口”短视频、婚育文化基地等创新载体,先后在全省多地举办了群众性宣传活动1.5万余场次,覆盖217万人。淄博市沂源县创新婚育家工作模式,打造沂源红婚育文化品牌。菏泽市推出“菏优生”“菏健康”两档在线直播节目,通过情景演绎、典型宣讲等形式,将新时代婚恋观、家庭观融入群众生活场景,讲好新时代美好爱情、幸福婚姻、和谐家庭故事,新型婚育文化逐步深入人心。
下一步,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创新工作举措,探索多元化的生育支持方式,不断提升家庭健康指导服务能力,大力弘扬新型婚育文化,为人口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来源:山东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