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样的精神是有基因的。莫负阳光,彭彭专门请来了古今中外彭州玩家的集大成者、初唐诗人王勃(650—676),跟着他逛一逛彭州。
最近
天气极好
只要出太阳就去喝茶看花的彭州人
顿时心慌慌
都想让自己离山水花鸟更近一点
这样的精神是有基因的。莫负阳光,彭彭专门请来了古今中外彭州玩家的集大成者、初唐诗人王勃(650—676),跟着他逛一逛彭州。
从他的诗文来看,王勃是真的会玩,被他赞为“天帝会昌之国”、“英灵秀出之乡”的彭州,每一处幽微的角落,都逃不过诗人诗性的眼光。而彭州的山水,也如诗人的词语一样纷繁:眼中的繁花,空中的云雾,都让王勃不亦乐乎。
文末有赠书福利,敬请关注哦!
诗意启蒙,天才少年的客居故事
王勃给我们安排的彭州游第一站,应该会从葛仙山开始。
相传,葛仙山有一棵2500岁的“银杏王”,是唐太宗李世民时期种下的。公元649年,唐太宗驾崩,也正是这个时候,初唐诞生了一位天才少年:6岁能诗,14岁写《滕王阁序》,27岁卒于南海归途。如此短暂而灿烂的生命,除了“初唐四杰”之首王勃,还能有谁?
乾封元年(666年),王勃授朝散郎,成为朝廷最年少的命官,没料几年后却因《斗鸡檄》遭高宗逐斥入蜀,年仅二十出头。时任九陇(今彭州)县令的柳太易乃王勃老乡,于是,一场“老乡见老乡”的悲欢情景在古时的彭州上演。
这位同乡,以“旷怀御物”的胸襟接纳了落魄诗人,开启了彭州山水的诗意启蒙。关于这段,王勃还曾作《春思赋》表明心迹,曰:“九陇县令河东柳太易,英达君子也。”
烛火下,两位才子彻夜长谈,将巴蜀山水的灵秀化作碑文中的“丹崖翠壁,争霞竞秀”。这段知遇之恩,让王勃在《夏日仙居观宴序》中深情写下:“式稽彝典,应祷名山”——既是颂扬柳县令的政绩,亦是感念山水疗愈之功。
客居彭州的王勃尤爱葛仙山,他为这片山林写诗作赋,虽有散失,但也留下了不少好的文章词句。
每到秋冬,黄叶裹挟着思乡之情,令王勃为之癫狂。《山中》犹记:“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这黄叶,说的大概就是银杏。
创作自由,开创初唐山水诗新境界
客居彭州的王勃尤爱这里的秀水奇景与人文山川,或许正因如此,未冠而仕、一字千金,令高宗三叹的王勃才终于向柳太易坦露了准备修道于此的心迹。
在《彭州历代文选》的记载里,《观内怀仙》中“牵花寻紫涧”的幽径,对应着溶洞内钟乳垂落的奇幻;《莲花峰赋》里“步烟霞于苔石”的逍遥,暗合着山间云海翻涌的意境。彭州的山川给予王勃超越宫廷的创作自由。
在《仲春郊外》中,他捕捉到“鸟飞村觉曙,鱼戏水知春”的灵动瞬间;《早春野望》里“江旷春潮白,山长晓岫青”的写意,勾勒出湔江流域的水墨长卷。这些诗句摒弃了宫廷诗的绮丽,以“物色连三月,风光绝四邻”的自然真趣,开创了初唐山水诗的新境界。
《游昌化精舍》中“何必游天外,忻此契卢敖”的慨叹,道出了他对葛仙山修炼传统的向往。九陇县的山水滋养着他的精神世界:白鹿山神祭坛前的祝祷,龙怀寺暮鼓晨钟的涤荡,夫子庙碑文里的圣贤追慕,共同构筑起诗人的精神桃源。
咸亨二年(671年)春,王勃在《春思赋》中写下“殷忧明时,坎壈圣代”的复杂心绪,既是对仕途的告别,亦是对彭州生活的眷恋。
只可惜,五年之后,这位诗人不幸于南海归途中遇溺,而那座他曾想托付终生的梦想山林至今依然谈吐着春夏与秋冬。
今日漫步彭州
王勃的诗句
仍是指引我们探寻的密码
这位天才诗人
用光阴在彭州写下最绚丽的注脚
让这片“天帝会昌之国”
永远闪耀着初唐的文学星光
互动话题:好诗我来荐
推荐一首诗并写出推荐理由
截止2025年4月25日下午2点
精选留言点赞排名前十的彭友
将免费获赠《彭州历代文选》及《彭州历代诗钞》各一本
领取方式:凭本人微信留言到彭州市融媒体中心领取
领取截止日期:2025年5月10日
免责声明:
期数:3378期
文字:刘代萱
图片:张勇 乔刚 胡胜
编辑:刘代萱 责编:邓茹月 编审:杨华
有一种成都生活,叫彭州!
“品鉴彭州”微信征稿啦!
弘扬天府文化,传播城市精神!
亲爱的小伙伴们,“品鉴彭州”微信面向全网征集优秀稿件啦!
投稿邮箱:2840955915@qq.com
主办:彭州市委宣传部
主编:王玉岩
副主编:杨华 祁文静
首席编辑:刘倩
责任编辑:梁丹 龙洋
编辑:刘代萱 邓茹月
出品:彭州市融媒体中心
彭州市融媒体中心举报电话:028一68611355
你的每个赞和在看,我都喜欢!
来源:品鉴彭州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