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此文为【高能E蓓子】原创,禁止任何形式的转载,转载请后台联系,但欢迎你们转发到朋友圈。
此文为【高能E蓓子】原创,禁止任何形式的转载,转载请后台联系,但欢迎你们转发到朋友圈。
《浪姐》马上三公了,依然水花寥寥。
台前姐姐们的表演乏善可陈,舆论转而将目光聚拢在幕后,仅剩的讨论度,陈德容分担了不少火力。
我个人并不喜欢这种方向的营销。首先它属实老套,且远远偏离主题立意。如果多年后回忆起这届姐,只记得“陈德容一路躺赢”“陈德容与王蓉吵架”,那才是对其他姐姐的不公。
当然不是说,有道德瑕疵的人不该被指摘,但这些缺点所兑换的声浪,乍一看还以为当事人犯了什么沸反盈天的大错。
陈德容,究竟“错”在哪了?
现象级的美貌红利
看完《浪姐》,一个对陈德容最直接的感受:她至今无法消化星光的落差。
似乎也不难理解。换作大多数人,面对今昔境遇之别,尚要在意许久,而她当年更是那么耀眼过——
自小颜值出众,明眸皓齿。一家五口并非全员天选相貌,唯独在她这里,中了基因彩票。
美貌的福利很快变现。9岁去相馆拍照,老板见她漂亮,便把冲好的照片挂在橱窗揽客,就此被星探发现,以广告演员身份出道。此般传奇,就连素来毒舌的小S都要夸一句:“这女的也太漂亮了吧”。
14岁出演首作《国中女生》,她在片中扮演清纯满格的无邪少女,引来琼瑶和邵氏电影公司的关注,随后与她分别签下电视、电影约。
据她回忆,邵氏派人去台湾找了她三次,一再保证会为她提供后续的学业和生活保障,才将她成功签下。琼瑶则允诺愿等到她长大后再接拍爱情戏,父母这才得以点头。
15岁赴港发展,邵氏待她不薄,让她与周星驰合作了三部电影,其中两部《鹿鼎记》,是当年香港最卖座的系列影片。
虽未能留下比肩“祖贤出浴、青霞饮酒”的封神一幕,但与李嘉欣、袁洁莹同框的场面,也常叫人念兹在兹。
我更想推荐《双镯》,一部女性题材电影。她扮演村女惠花,一脸懵懂纯真,却对封建夫权和婚俗陋习做出了最决绝的反叛。
结局时在海中赴死的恓惶神情,无需开口,已然对女性的命运发出了最深刻的叩问。
18岁返台,与琼瑶履约,接连出演《梅花烙》《水云间》,登时火遍全国。“红尘自有痴情者,莫笑痴情太痴狂”,她的白吟霜和杜芊芊,给出了最扣题的诠释。
两年后交出《一帘幽梦》,同是现象级作品。
紫菱在卧室拨弄珠帘那一幕,在巴黎庄园自在奔跑的身影,是情窦初开的心动,是再无闲事挂心头的逍遥。
这个角色,当年为万千少女对【长大】、【恋爱】的憧憬提供了具象的演绎。
以上几部戏让她红到人尽皆知,借着暴涨的人气,她还发了几张唱片。首专的幕后班底,完全是一线歌手才有的待遇。
才20岁出头,她几乎达成了许多人穷极一生也难以企及的高度。说她是天之骄女,不算夸张。
天之骄女的“更年期”
陈德容走红那几年,娱乐圈漂亮女星太多,美美与共,不必非要一较高下。或明艳张扬、或婉约内秀、或清冷英气,顶着出挑的容貌,大家总能各占一方山头。
单就琼瑶的戏,便捧红了陈德容、萧蔷、陈红、岳翎、俞小凡……谁不是万里挑一,让人喟叹“女娲不公”的美人。
《琼瑶女郎传奇》(上):悲情女王刘雪华与奇情少女岳翎
凭容貌走红,或许是最便捷的成名手段,但未必是最稳妥的养老保险。
除非在花期隐退,留给大众一个美丽潇洒的传说,而若真想在这一行干到功成身退,还真得有点傍身的本事。否则颜值一旦滑落,花期便匆匆结束了。
也是现在回溯起来,才发现——
陈德容美则美矣,是肉大于骨的皮相美,轮廓平整,五官柔和。年轻尚好,但随着年岁渐长、胶原流失,一些硬件短板便陆续暴露出来。
《一帘幽梦》后,她与琼瑶告别,同样告别的,还有在荧幕留下的靓影。两年后出演《绝代双骄》,才25岁,眼下、面颊,却是难掩的疲态与歪颌。
而她的演技,又没有精进到可以忽略颜值瑕疵的程度,残酷的娱乐圈,很快便给出反馈。
拍完《绝代双骄》《笑傲江湖》,她仓促掉队,一路“打零工”似的走到现在。期间20几年,只出现在一些平庸的戏中,演一些没有记忆点的角色。
对天之骄女最狠的打击,便是先赏她天赐的礼物,待她享用时,再无预警猝然收回。
她们自小享受着颜值带来的红利,在心智尚未成熟的年纪,难免误以为,成功不过是唾手可得,无需额外成本,只要足够漂亮。
却没能参透,手里握住的这一切,其实是天时、地利、人和共同运作的结果,偏了一分一毫都不成。
这样的人,在后继乏力、体会到境遇的断崖落差后,如果无法坦然接受,便很容易穷尽手段维持颜值,粗暴地信奉:只要变美,失去的都会回来。
亦或逃避长大,习惯性沉溺于过往的高光。
说到这,《一帘幽梦》两姐妹似乎提供了对照案例。
陈德容像是不愿长大的那个。
或许因为她自小生活在家人宠爱之下,一家人的亲密程度有点超出认知:她不过是搬出去住,但对妈妈来说“就像掉了一块肉”。
在父母的疼爱下,她一直揣着一颗少女心。年过40也要和妈妈一起睡觉,甚至要求妈妈和她双脸相对,妥妥小孩做派。
几年前受访,她仍敢底气十足地放话,拒演“大孩子的妈”这类角色,认为是“奇耻大辱”。
尽管她事后解释,这都是玩笑,但当时下意识排斥的神情,掩是掩不住的。
琼瑶女郎的title,已是封存在上世纪的光环,00后对此几乎免疫,而她还未能放下过去的军功章。
《浪姐》首期,节目组要求每位嘉宾给好友打一通电话,既是接收友人鼓励,也带一波话题流量。
其他人都照做,唯独陈德容,她打给了白吟霜——一个她扮演过的角色。
大多数人无法理解她的举动,猜测她人缘太差,找不到朋友。为了不显尴尬,便硬来上演这出戏码。
这里当然有“做戏”的成分,可其他姐姐谁又不是先和朋友打好腹稿、再拨出那通电话的呢?在我看来,陈德容不是一点真心没掺。
她将白吟霜视作最好的朋友,或许她真正想对谈的,不是那个让她红遍全国的角色,而是当年那个衣裙翩翩、年轻有为的自己。
而另一头,执着于驻颜的,是扮演姐姐的萧蔷。
相比陈德容,她美得更直接,更具侵略性。
当年她是娱乐圈公认的“台湾第一美人”,这个title与她深度绑定,装点了她的名气,也成为她的枷锁。
人至中年,容貌渐逝,“美人”名号不能拱手让人,于是她选择频繁折腾自己的脸。苹果肌、高鼻梁、尖下巴统统安排上,结果越走越偏,反落得群嘲,仓皇退场,如今已是半隐退状态。
至于“台湾第一美人”,谁还会在乎它的下一届继任者?人们在谈到这个空名时,只会讶异于萧蔷曾经的美,再遗憾于她不肯自然老去的固执。
享受过绝对天赋的赢家,如今落荒而逃
可想而知,把一个陈德容这样不愿长大的人,塞到人精扎堆(无贬义)的《浪姐》,会有多么不适配。
梳理一下她在节目中的形迹,基本就是大型踩雷现场——
脾气一点就炸。
一公备战,她迟迟跟不上团队进度,王蓉建议大家先整体顺一遍,后续慢慢打磨。这提议没什么不妥,王蓉也是用正常的语气交流,陈德容听罢却突然上了脾气。
态度不端正。
二公彩排,她表演途中一下子忘记动作,索性破罐子破摔,后面直接随意比划,草草了事。
人缘也差到离谱。
二公、三公选人环节,无人主动争取她,她场场落单,最后被自动收编进缺人的队伍。看看吴宣仪对她们“被连接在一起”的定义,以及侯佩岑几人意味深长的表情,那都不是欢迎的情绪。
这些缺点是真实存在的,它们拼凑出一个过气作精、一个自私的老公主。
但“老公主”的背面,我看到的,是她心底的自卑。
生气、划水,更像因为恐惧而引发的应激反应——曾经的天之骄女,如今唱跳双废、人气垫底,难以承受被当众揭短,索性摆出一副不明事理的无谓模样,好像“只要我没那么在乎”,就能强留最后的尊严。
像极了中学时遇到的这类学生——性格乖张,成绩一般,看上去不认真听课,永远不会当着别人的面努力。在他们看来,努力=承认自己不聪明。他们宁愿被认为“不上进”,也不要被认为“不聪明”,以此暗示大伙:我只是没努力,一旦我用功了,成绩就会上来。
陈德容给我的观感便是如此,享受过绝对天赋的赢家,再去打量【努力】,怎么看都更像差生才会选择的退路。
甚至,她可能已经试过,发现自己连努力都没有用。
所以要一直掩饰,一直绷住。
正如当年参加《我就是演员》,她和张檬演了一段《少年天子》的情节。于正看后觉得不大好,说了两句,陈德容当即开麦反驳:
随后原剧演员郝蕾一语戳破:俩人没有贵族气质。陈德容这才哑然。
节目播出没多久,陈德容宣布退赛。
在观众看来,不会觉得她“不屑同他们玩”,反倒更像被戳中痛处,落荒而逃。
结 语:
成人世界是这样的,残局只能自己收拾。
她早早领教过这份残酷,却迟迟没能破解解题办法,只好先忙着躲一躲。
以为躲过了一场又一场风雨,其实乌云一直如影随形。
她一直清楚自己能力如何,只是不想当众被拆穿这个真相。
所以在面对吴宣仪、VAVA的帮助时,她起先会本能抗拒,对方越热情,便越像在坐实“自己是个废物”的结论。而身处与她平视的侯佩岑小分队,她才敢慢慢打开自己。
我绝非在拉踩谁,两组队友都很好。变量也不该是吴宣仪或者侯佩岑,而是陈德容自己。
天之骄女的青春期可以宣布结束了,更年期的她,还有下半场战局让人观望。
就像她给白吟霜说的:这次,我来乘风。
但我更希望,她能破浪。
今天的深夜话题是:
你怎么看陈德容的拧巴?
来评论区说说吧~
做有深度的心灵SPA和有格调的故事!
喜欢请分享哦!么么哒!
E姐换新Logo咯!各位闺蜜认准正版↓↓↓
都市男女的心灵SPA
以学术的严谨看贵圈
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来源:高能E蓓子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