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4 月 14 - 17 日,高盛在上海、深圳、广州和香港举办了 “2025 中国民营科技考察” 活动。活动邀请了企业创始人及高管进行演讲,并实地考察了 8 个领域的 19 家民营企业,涵盖卫星、硅光子、自动驾驶出租车、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人工智能软硬件、半导体和智能手机。本报告总结了十大关键要点:中国人工智能服务器需求、人工智能服务器芯片组供应、人工智能软件应用、人工智能智能手机市场反馈、硅光子和共封装光学技术进展、中国自动驾驶需求、低轨道卫星进展、碳化硅价格和采用率、中国智能手机市场需求以及关税影响。主要内容如下:摘要:4 月 14 - 17 日,高盛在上海、深圳、广州和香港举办了 “2025 中国民营科技考察” 活动。活动邀请了企业创始人及高管进行演讲,并实地考察了 8 个领域的 19 家民营企业,涵盖卫星、硅光子、自动驾驶出租车、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人工智能软硬件、半导体
2025 年 4 月 14 - 17 日,我们在上海、深圳、广州和香港举办了中国民营科技考察活动。活动期间,来自 19 家民营企业的创始人、高管进行了演讲,我们还对这些企业进行了实地参观。这些企业涵盖 8 大领域:
卫星领域:蓝箭航天,中国液体火箭及可重复使用火箭供应商。
硅光子领域:熹联光芯、仟目激光,中国连续波激光器及硅光子芯片供应商。
自动驾驶出租车领域:迪迪智行、元戎启行、极佳智能,中国自动驾驶软件及芯片组供应商。
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领域:小鹏汇天(小鹏汽车关联企业),中国飞行汽车制造商。
人工智能软件领域:零一万物、无界方舟、光轮智能,中国人工智能基础模型、智能体及训练数据供应商。
人工智能硬件领域:超聚变、ZStack,中国人工智能算力及服务器供应商。
半导体领域:英韧科技、芯粤能半导体、瞻芯电子、华封科技、日观芯设,中国存储芯片、碳化硅(SiC)、晶圆代工及先进封装设备供应商。
智能手机领域:OPPO、Nothing,中国智能手机品牌制造商 。
高盛民营科技考察 2025 年度回顾:十大要点
1. 推理需求推动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投资
我们考察的企业表示,性能提升的本土基础模型(如 DeepSeek)减轻了训练投资负担;为单一企业定制基础模型的训练预算减少了 90% 以上。此外,并非许多公司都需要通用基础模型,通用基础模型可能会整合,这导致训练需求降低。企业还表示,在政府补贴的支持下,训练算力的月租金在过去六个月下降了 60% 以上。
性能提升的本土基础模型减轻了训练负担,促进了应用软件的开发。企业更愿意通过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业务,开发定制化的基础模型和应用软件。随着用户群体的扩大,企业看到中国的推理需求不断上升,并且鉴于中国在应用开发方面的强大实力,他们对推理需求的可持续性充满信心。企业认为,今年推理人工智能服务器的月租金将保持稳定。
2. 推理时代芯片组供应趋于多元化
我们考察的企业表示,在推理时代,芯片组供应可能会更加多元化,人工智能服务器集群的规模可能会缩小,这降低了众多人工智能服务器之间高速联网的复杂性,使得人工智能服务器集群的性能更接近人工智能芯片组的性能。中国政府建设由本土芯片组驱动的人工智能数据中心,并通过三大电信运营商进行部署。而企业(如基础模型供应商)会同时选择由全球领先的图形处理单元(GPU)和本土 GPU 驱动的人工智能服务器,以降低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带来的供应链风险。不过,使用本土 GPU 驱动的人工智能服务器,其性价比仍然较低,并且软件适配和重新编码也需要时间。
3. 人工智能软件应用:需求强劲的功能与行业
我们考察的企业表示,自性能提升的本土基础模型(如 DeepSeek)出现以来,中国对生成式人工智能的需求强劲,且这种需求遍及各个行业,尤其是医疗、能源、游戏、金融机构、律师事务所和政府部门。关键应用包括:(1)搜索:基于互联网和客户公司数据库,结合人工智能智能体增强人机交互,让用户更便捷地使用搜索功能;(2)协作平台:使人工智能和人类研发工程师能够共同开发产品,节省成本和开发时间;(3)数据平台:人工智能掌握客户公司所有产品的信息,帮助客户公司进行产品营销和销售;(4)情感陪伴 / 人工智能玩具:需要实时交互(低延迟)、个性化记忆(记住与特定用户的交互)和多模式交互(如语音、视频、文本,最终可能集成到虚拟现实交互中)。
4. 人工智能智能手机:缺乏 “杀手级” 应用与算力
我们考察的企业表示,人工智能智能手机仍缺乏能够推动需求的 “杀手级” 应用。由于智能手机的算力较低,设备内的基础模型只能处理 100 亿以下参数,智能化程度不够。目前领先的人工智能智能手机依赖云计算,并非真正的边缘计算设备。智能手机的主要人工智能功能仍然集中在图片编辑、翻译和聊天机器人等方面。
5. 硅光子:800G/1.6T 需求增长推动应用率上升
我们考察的企业对 2025 年硅光子的应用率持乐观态度,这得益于 800G 和 1.6T 技术的渗透率不断提高。电吸收调制激光器(EML)的短缺加速了硅光子的应用,尽管自 2024 年末以来 EML 的供应有所改善。不过,在高速传输(800G/1.6T)方面,硅光子的性价比优于 EML,这有助于其应用率持续上升。美国数据中心在硅光子应用方面起步较早;然而,企业也注意到,一些中国领先的云服务提供商在 2025 年已开始采用硅光子技术。在连续波激光器方面,本土供应商的价格比全球供应商低 50%。在共封装光学(CPO)方面,尽管行业变革需要各种组件相应调整,但考虑到全球领先的科技巨头都在进行相关研发,企业认为 CPO 的应用已为时不远。在高速数据传输中,减少插拔操作可以避免因错位导致的数据丢失,从而提升人工智能数据中心的性能。
6. 自动驾驶:比亚迪推动中国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 自动驾驶(AD)的应用
我们考察的企业对 2025 年中国 ADAS/AD 的发展趋势持乐观态度,这主要受比亚迪智能驾驶计划的推动,该计划已应用于售价 15 万元人民币(2.1 万美元)及以上的汽车。企业认为,L2 级自动驾驶功能进一步降价的空间有限,而导航辅助驾驶(NOA)仍处于竞争阶段。企业还利用基础模型升级 ADAS/AD 软件,减少对硬件计算芯片组或传感器的依赖,并更好地理解特殊情况下的驾驶规则。例如,基础模型使 ADAS/AD 软件能够将视觉、语言和行动相结合,从而更好地理解路况,并通过先进的推理能力进行协商和发现隐藏信息。
7. 低地球轨道卫星:可回收火箭与高发射容量助力增长
我们考察的企业表示,2024 年约有 3000 颗卫星发射升空,而中国发射的卫星占比不到 10%。火箭是主要的制约因素,全球领先企业的火箭凭借可回收技术,每次发射能够搭载更多卫星。企业计划在今年或明年开发可回收火箭,预计未来几年会有更多企业加入,这将为未来的卫星发射提供支持。在低地球轨道卫星通信服务方面,企业预计 2025 年年中开始与电信运营商合作开展服务。不过,由于目前低地球轨道上的卫星数量仍然较少,初期服务规模较小。
8. 碳化硅:800V 平台推动应用率上升
我们考察的企业表示,中国大多数主流新车车型正从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转向碳化硅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SiC MOSFET)。在过去两年中,中国碳化硅衬底的全球市场份额大幅增长,预计 2025 年碳化硅器件的市场份额将加速提升。企业预计,2026 - 2027 年,售价 10 万元人民币(1.4 万美元)的电动汽车也将采用碳化硅技术。碳化硅正从 6 英寸向 8 英寸过渡,过去一年,6 英寸碳化硅衬底的价格下降了 60% 以上,使得 SiC MOSFET 的价格仅为 IGBT 的 1.5 倍。
9. 智能手机:2025 年市场增长平缓,中国呈现 “M 型” 消费结构
考虑到全球经济放缓、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以及东南亚市场的低迷,企业对全球智能手机市场需求持谨慎态度。他们认为,2025 年全球和中国市场的增长都将较为平缓。在中国市场,受国家补贴(高端机型)和消费降级(低端机型)的影响,售价 4000 元人民币(548 美元)以上的高端机型和 2000 元人民币(274 美元)以下的低端机型需求相对较好。相机功能、人工智能特性和外观设计仍然是吸引消费者的三大主要因素。
10. 关税影响:通过供应链多元化减少对美国市场的依赖
我们考察的企业大多没有涉足美国市场,并且多年来一直在推进供应链多元化,以降低对单一国家供应商的依赖。尽管培育本土供应链需要投入时间和额外成本,但在当前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下,大多数企业仍愿意进行投资以降低风险。在智能手机领域,以华为手机为例,本土供应链已相对成熟;不过,软件方面的调整同样需要时间和成本。例如,从安卓系统切换到鸿蒙系统,工程师需要对应用程序进行适配,并在后续进行维护。
民营科技考察公司要点
图 1:2025 年民营科技考察关键要点总结
人工智能软件
零一万物:零一万物是本土大语言模型供应商,业务已拓展至人工智能模型部署解决方案和人工智能应用领域。管理层表示,公司在 2024 年上半年推出了参数超 1000 亿的大语言模型,目前正将更多资源投入到企业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和人工智能应用中,来自企业(ToB)和消费者(ToC)客户的盈利机会不断增加。零一万物还为企业推出了一站式模型部署解决方案和万智人工智能应用。
无界方舟:无界方舟专注于开发由基础模型驱动的人工智能应用。管理层重点介绍了其自主研发的端到端多模态基础模型,该模型能够以低成本实现强大的交互响应和情感反馈。管理层认为,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应用前景广阔,其人工智能桌面伴侣机器人就是生成式人工智能为科技产品带来创新的一个很好例证。
人工智能基础设施
超聚变:超聚变是本土人工智能服务器供应商,提供人工智能服务器、机架级解决方案、液冷技术、高性能计算(HPC)和超融合基础设施(HCI)解决方案。管理层对人工智能服务器市场需求持乐观态度,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用户群体的扩大和应用软件的不断增加,推理人工智能服务器的需求持续上升。同时,公司也看好液冷人工智能服务器的应用率,因为其效率更高,能够满足人工智能服务器集群的高算力需求。
ZStack:ZStack 帮助企业构建具有生成式人工智能功能的私有云,并为客户开发定制化人工智能应用软件。管理层对性能提升的开源人工智能模型(如 DeepSeek)持乐观态度,这些模型降低了本土客户进行人工智能训练和推理的门槛。为了在不同的 GPU 平台上更好地运行各种人工智能模型,ZStack 平台进行了适配,能够帮助企业 / 服务提供商客户高效完成任务。
华勤技术:管理层对未来几年的业务增长充满信心,受益于中国云服务资本支出的增长、个人电脑和智能手机市场份额的提升,以及可穿戴产品品牌客户市场份额的扩大。公司坚持生产基地多元化战略,以更好地应对关税风险。
自动驾驶
迪迪智行:迪迪智行专注于 L2 + 到 L4 级自动驾驶解决方案。管理层对公司导航辅助驾驶(NOA)功能的量产以及向 L4 级自动驾驶业务的长期拓展持乐观态度,其视觉 - 语言 - 行动(VLA)模型有助于理解复杂场景。公司与多个 SoC 平台合作开发驾驶解决方案,并已应用于多款车型。
元戎启行:元戎启行是一家 ADAS/AD 解决方案供应商,提供软硬件一体化解决方案。管理层预计,2025 年高端 L2 + 功能(包括高速公路 NOA 和城市 NOA)的应用将加速。他们强调了公司在自主研发软件方面的优势,以及与品牌客户成功的量产经验。
光轮智能:光轮智能为自动驾驶和具身人工智能客户提供合成数据。管理层指出,自动驾驶客户利用来自现实世界和模拟环境的后训练数据,通过强化学习(RL)实现 L4 级自动驾驶能力,这节省了汽车制造商在数据标注和清洗方面的工作。同时,他们也看好具身智能人工智能的长期发展机遇,尽管该领域仍处于早期阶段,且缺乏预训练数据。
极佳智能:极佳智能专注于自动驾驶世界模型。管理层预计,自动驾驶领域将从依赖物理现实世界数据和基于规则的资产,转向使用世界模型。中国领先的汽车制造商已经在使用世界模型来测试自动驾驶 / 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DAS)算法,未来还有望将其应用于算法训练。借助世界模型,虚拟的人工智能驾驶员可以通过练习来学习驾驶,而不是模仿人类驾驶员。
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
小鹏汇天:小鹏汇天是一家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供应商,推出了适用于个人用户的、拥有四个座位和六个轮子的陆地航母(LAC)模块化飞行汽车,并计划从 2026 年开始大规模生产和交付。管理层对未来的产品开发持乐观态度,看好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的应用前景。详细内容请阅读:《小鹏汇天民营科技考察要点》 。
智能手机
Nothing:Nothing 是一家 2020 年创立的智能手机品牌制造商。该公司于 2022 年 7 月和 2023 年 7 月分别推出了 Nothing Phone 1 和 Phone 2.目标市场为中高端市场。管理层认为,鉴于目前智能手机市场同质化程度较高,新技术和差异化设计将是激发消费者购买欲望、推动未来增长的关键因素。
半导体
华封科技:华封科技是一家半导体先进封装设备制造商。管理层认为,公司的优势在于提供高处理量的设备,这可以提高客户的生产效率和盈利能力。他们还强调了公司在扇出型面板级封装(FOPLP)设备方面的早期发展,目前已获得一家国际领先的设计公司作为客户。详细内容请阅读:《华封科技民营科技考察要点》 。
日观芯设:日观芯设是本土领先的电子设计自动化(EDA)供应商,专注于后端数字设计 EDA 工具。管理层表示,由于计算需求的增长和供应链多元化的需求,本土客户的需求持续上升。他们还指出,实现全流程数字设计 EDA 工具的覆盖还需要时间,因为每个点工具都有不同的技术门槛,例如布局布线工具需要处理大量的组件。
芯粤能半导体:芯粤能半导体是一家位于广州的集成器件制造商(IDM),专注于 6 英寸和 8 英寸碳化硅器件。公司目前正在生产 6 英寸碳化硅器件,并计划在 2026 年扩展到 8 英寸碳化硅器件,其产品主要面向汽车市场。管理层表示,在过去 2 - 3 年中,中国碳化硅衬底的全球市场份额不断增加,预计中国碳化硅器件也将遵循类似的增长趋势。
英韧科技:英韧科技是一家内存控制器集成电路 / 固态硬盘模块供应商。管理层对业务增长持乐观态度,这得益于客户对本土解决方案的接受度不断提高、数据量的增长,以及公司在可靠性和稳定性方面的良好记录。公司的业务已从内存控制器集成电路扩展到企业固态硬盘模块,最近又拓展到采用非经常性工程(NRE)商业模式的定制存储领域。详细内容请阅读:《英韧科技民营科技考察要点》 。
硅光子
熹联光芯:熹联光芯是硅光子互连解决方案的早期参与者。管理层对 2025 年硅光子的应用率持乐观态度,这一趋势反映在不断增加的客户订单上。对于共封装光学(CPO)交换机,尽管其变革涉及多个方面,会影响光收发模块和交换机原始设计制造商(ODM)的供应链,但考虑到几家科技巨头都在进行相关开发,公司认为 CPO 交换机的应用可能并不遥远。
仟目激光:仟目激光最初是一家基于砷化镓(GaAs)的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VCSEL)芯片组供应商,产品用于数据中心的短距离传输应用。管理层对其激光芯片业务的增长持乐观态度,涵盖基于 GaAs 的 VCSEL、基于磷化铟(InP)的硅光子(100mw 连续波激光器)和边缘发射激光器(EEL)芯片,并且看好数据中心对高速数据传输的需求趋势。
卫星
蓝箭航天:蓝箭航天为中国国有企业和卫星网络初创公司提供低地球轨道卫星发射服务。管理层对产品开发和商业化持乐观态度,预计未来几年中国的卫星发射需求将大幅增长,整体发射成本将下降。
来源:智通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