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极越汽车垫资3700万的供应商:曾幻想百度和吉利兜底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22 19:34 2

摘要:2024年12月13日,拥有百度和吉利两大明星股东背景的极越汽车联合声明:由于行业竞争格局发生巨大变化,既定商业计划无法执行,经营遇到了挑战。3天后的16日,极越汽车CEO夏一平发文致歉。伴随着原地解散、线下闭店等传闻,这家明星车企急转直下、陷入困境。

极越汽车的一夜“闪崩”让供应商李红星瞬间坠入一场噩梦。

2024年12月13日,拥有百度和吉利两大明星股东背景的极越汽车联合声明:由于行业竞争格局发生巨大变化,既定商业计划无法执行,经营遇到了挑战。3天后的16日,极越汽车CEO夏一平发文致歉。伴随着原地解散、线下闭店等传闻,这家明星车企急转直下、陷入困境。

去年12月底,大量维权者聚集在极越汽车办公室。(图源网络)

大量维权者找到极越,包括众多自家员工以及供应商,李红星就是其中之一。作为为极越进行直播代运营和投放的供应商,李红星前后共垫资3700万元。债务缠身之下,李红星很快陷入人生谷底,随后,他试图挽回损失也开始积极自救。前不久播出的商业观察类纪录片《激流》第二季就记录了极越“闪崩”后对CEO夏一平以及供应商李红星的采访。近日,新黄河记者对话了李红星,他说自己当时巨额垫资背后是“盲目自信”“赌徒心态”;他认为这件事最大的问题在于百度没有耐心、不再投入,他也曾幻想百度和吉利能够兜底。

噩梦

“我跟极越2024年5月份开始接触,真正合作是在6月份。”谈及与极越汽车的合作,李红星肯定了对方给自己带来的好印象。“我觉得他们还是比较互联网化,比较务实,不像很多传统汽车厂商。比方说我们在做营销、在做直播相关,他们对业务的理解还是比较深刻的。”

李红星认为,这或许与他们招聘的人员有关,很多员工都是从互联网大厂入职到这家车企的。“非常懂,当然也高效,我们在推进一件事情的时候,能够迅速作一些决策反馈,给我感觉跟互联网公司没有太大的差别。”

根据公开信息,极越是由百度和吉利控股集团联合打造的高端智能汽车机器人品牌,前身为集度。2023年8月14日,“极越”正式发布,首款车型正式命名为“极越01”。当年10月27日,极越01正式上市。在百度和吉利两大明星企业的加持下,让极越自带光环和关注度,有人称其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智能车企。

李红星在短视频平台讲述自己与极越汽车的合作过程

李红星曾在互联网大厂工作,后于2022年开始创业,成立浙江星塘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业务主要集中在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直播代运营和投放。其实,李红星并不是没有意识到极越或有销售方面的问题,但他坦言,自2024年上半年以来,因为直播的作用,自己也看到它在销量上的好转,“从5月份之前两三百台到6月份的七八百台,一直涨到甚至最高的时候3000多台,我认为极越是找到了自己的一些方法的,或者是说找到自己的一些问题,然后能够去解决掉的。”

公开消息显示,2024年10月,是极越01上市一周年的重要节点,极越品牌交付量再创佳绩,达到了3107台,环比增长19%,相较6月份交付量增长6倍。自5月份交付量首度破千以来,已连续四个月实现跨越式环比增长。

但这样的好印象很快在不到半年后把李红星拉入噩梦。2024年12月11日,极越汽车CEO夏一平发布内部信,表示公司进入创业2.0阶段,承认公司正协调各方面资源应对挑战,正在积极推进融资。同时也提到关于供应商合作,极越正在积极进行财务调整。但线下极越门店闭店,已经订车的车主接到电话被通知退定金,极越员工社保断缴、围堵夏一平讨要说法等消息很快涌现,“原地解散”的传闻开始出现。

时间来到2024年12月13日,百度和吉利发布了联合声明,提到“1.第一时间解决员工社保缴纳、离职员工善后问题;2.维护用户车辆正常使用、售后和维修保养;3.推进其他事宜的合理合法解决”。

百度和吉利的联合声明

彼时,极越汽车“闪崩”已经确凿,跟很多供应商一样,李红星立即前往了极越汽车总部,并住在了其办公区,试图挽回巨额垫资,但并未获得良好的解决方式。

根据纪录片《激流》第二季的采访,夏一平爆出其实2023年4月极越就已经遇到了资金上的问题。公司账上钱本来只够活2个月,但夏一平当时作为CEO没有对外讲此事。后来通过各种成本上的减少,活到2024年。夏一平还透露,2024年12月10日,董事会决定极越进入最小运营状态,只留40—50人。事发后,极越汽车对外总欠款额达到70亿元。

“赌徒”心态

李红星并非拥有充足宽裕的储备资金,他给极越汽车垫资的3700万元,是通过房屋抵押和亲戚借款而来。但垫资似乎又是不得不走的合作之路,一方面极越月均超1000万元的投流需求,另一方面是短视频平台现金结算的投流模式,李红星为了维持业务的运作只能努力筹措资金。

关于很多人对于李红星垫资的欠考虑疑问,李红星解释,这是一个无法改变的行业现状。“大家都在垫款,要跟汽车厂商去开展业务,要去做那些东西,不得不去垫款。”不过他也意识到这个过程中自己犯了错误。“我要垫款,就要做好准备,但是不能超出自己能力范围,我没有那么多钱,我应该给自己定一个止损的目标,到哪个地方应该及时停就停,不应该往那么大的额度去做,没有做好安全边际。”

虽然当时已经突破了自己的能力圈,但李红星毅然选择相信,他用“盲目自信”和“赌徒心态”形容彼时的自己。“觉得这个业务能把控,觉得背后激励很牛,百度和吉利很牛,两个大公司在加持,也相信自己。”“自己手里边有多少筹码,顶多把筹码‘赌’完就行了,我不但自己‘赌’完,还要再去借。”

极越汽车曾经在短视频平台的直播间

李红星说,这件事本质上不是“赌博”,是一个正常业务,是有法律约束的商业的东西,但这个过程中自己用了过多的杠杆去做事情。他承认这是一个反面教材。

其实,包括夏一平在内也认为百度和吉利会给予极越汽车帮助。根据《激流》第二季中的采访,2024年6月底,夏一平见了吉利李书福,并希望解决三个问题:一是希望李书福为极越提供帮助站台融资;二是资金出现问题了,能不能把账期拉长;三是希望李书福出面见一下李彦宏。2024年7月5日,李彦宏与李书福见面,但并没有邀请夏一平。夏一平认为这次见面后两人谈得不错,他也坚定认为百度、吉利方面会持续投资极越。但事情的发展并不顺利,5个多月后,“闪崩”来袭。

据此前每日经济新闻报道,多位极越内部人士和知情人士透露,股东百度原本计划向极越汽车再投资约30亿元,但在百度对极越进行财务审计之后,发现极越的账面存在巨额“窟窿”,决定不再进行资金投入,这一举动直接导致了极越汽车资金链断裂,突发“原地解散”。

极越汽车的供应商李红星

“崩溃到想跳楼。”回忆起当时突如其来的变故,李红星形容事情刚刚发生那几天,“一下子那么多东西压在身上,未来也好,身体也好,怎么样去面对身边借钱的人、面对自己的员工,完全像整个世界变了。”他说自己无法接受、“万念俱灰”,“(这件事)突然发生,这是从来觉得不会发生的一件事情,而且那么大,让人很快陷了进去。”事发后,李红星只能遣散了自己公司的大部分员工。

“创业里有一句话叫如黑夜行灯。”李红星认为,有时候看不到太远,只能在黑夜中看那么远,慢慢去摸索。对于创业者,他希望可以通过学习避免一些错误的发生,减少认知偏误。同时,有多少钱,有多大的本事,管理多大的团队,在这个范围内去做,并增强风险意识。

盘活还有多大可能性?

“到现在也没有放弃。”李红星说,事情发生后,自己依然在做各种努力、尝试。他说自己也看到夏一平在找新的资方,“首先他们没有放弃,我觉得这是最好的一个方面。另外我自己利用法律的手段,该起诉正常去起诉。包括有一些其他的可能性,都会努力去寻找解决方案,看能不能挽回一些损失。”《激流》第二季中夏一平坦言想要盘活公司,自己没有躺平。

李红星介绍,年前没怎么做事情,年后陆陆续续恢复了公司一些业务,让自己慢慢调整过来。现在公司大概有10来个人,现在已经接了业务。但他也强调现在业务都不太会去垫款,只赚自己服务的钱,“什么叫服务的钱?就是靠能力、靠服务、靠专业。”他说,与之前的公司规模比没有落差感,反而感觉很轻松。

“我觉得无论欠多少债,这种现状面对就好,已经发生了要去接受,不接受又能怎么样,调整好。早上该跑步跑步,该陪陪家人陪陪家人,恢复过来。”李红星也谈到,这件事也敲响了警钟,包括监管部门层面、消费者、供应商等。“应该更加小心地去做一些决策,思考过之后去判断要不要跟这样的车企合作。”“无论是车主的利益,受损害的供应商,背后的员工,也是家庭,也是一个普通人,难道这些人就活该被欠款吗?其实这些是可以通过监管去做一些避免的。”

李红星说,自己特别感谢亲戚,老婆、父母等家人,给了自己正向鼓励。同时也要感谢极越汽车这件事的发生,“让我有了一种新的活法,对世界有了不同的看问题的角度。”

李红星透露自己听到了一些比较好的消息,包括已经有重组方案等,但目前消息未经证实。

同时,李红星也谈到,根据自己的理解,极越汽车是有救的可能性的,因为很多用户对于车本身是认可的。当然他也认为,“基于产品我觉得是没有问题的,基于重组之后能不能卖是另外一回事。”李红星认为,极越汽车这件事最大的问题在于百度这家公司。“如果百度出局之后或者怎么样之后,大家可能就会有一些信心。百度就是最大的问题,到现在没耐心、不愿意投入了,因为它的战略重心转移了,不愿意在这(上面)花钱了。”

李红星认为,百度跟吉利合资的这种方式、股权架构出了问题,如果通过重组能够把这个问题解决掉,如果有资方愿意入场,盘活有很大可能。

李红星还向新黄河记者举了一个“不太恰当”的例子,他说,极越汽车就像两个各自有自己亲生儿子的家庭,然后领养了一个小孩子,但这个小孩子不在家里养而在外边养,而且请了一个保姆去看管、照顾,大家又想让小孩子成长得很好,但是又没有去尽职尽责,甚至还没长大,就想要从小孩子的身上去获取一些回报、反馈。

夏一平爆出其实在2023年4月,极越公司账上的钱本来就只够活2个月。

“这样的逻辑大家认为小孩子能够健康长大吗?能够心理健全吗?”李红星反问,“是不是有点要拔苗助长的意思。”他认为,没有给足够的时间,也没有那么多投入,就不可能成长起来。

“就像夏一平说的,资本也好,背后的股东也好,没有足够的耐心,没有足够的信心去发展业务,这一方面有很大的原因,我总结下来它整个公司股权架构成立之初就已经埋下了隐患。”李红星在复盘自己的遭遇时分析。

李红星表示,自己并非在为极越汽车说好话,是因为自己经历了这样的事情,有一些思考,有一些自己的判断,“作为供应商,以我的视角,我所看到的东西的感受,或者说事实是什么样子,我去描绘出来而已。”他说,对于这件事,还是最希望能够有一些好结果。

记者:李运恒 编辑:刘丹 校对:李莉

来源:车市叙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