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珠海街道是一座具有“城郊农”三结合特点的城镇,因地处老城区,生活成本较低,有大量务工人员选择在此落脚,就业群体呈规模大、数量多等特点。随着城市开发建设进程的加快,街道现有企业628家,包括琅琊台集团、亿联控股、星华粮油等重点企业46家。
珠海街道是一座具有“城郊农”三结合特点的城镇,因地处老城区,生活成本较低,有大量务工人员选择在此落脚,就业群体呈规模大、数量多等特点。随着城市开发建设进程的加快,街道现有企业628家,包括琅琊台集团、亿联控股、星华粮油等重点企业46家。
就业工作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关系密切。近年来,珠海街道抢抓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叠加机遇,以破解城乡就业结构性矛盾为突破口,创新构建“三三三”就业服务体系,通过搭建服务平台、用好就业载体、完善保障措施,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高质量就业服务保障路径,为全市基层就业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鲜活样本。
2024年,珠海街道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737人,完成率116%,就业服务创新实践获人社部高度评价,谱写了基层就业工作的华彩篇章。
搭建“三大平台”
实现信息由“远”及“近”转变
数字化转型浪潮下,破解就业信息不对称难题成为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关键突破口。珠海街道深谙“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服务真谛,通过构建线上线下协同、供需精准对接的立体化服务平台体系,将就业服务的触角延伸至城市治理的“神经末梢”,在打通就业服务“最后一公里”中彰显基层治理的温度与智慧。
搭建智慧平台,让群众“就业有路”。以“互联网+”打开就业新空间,优化提升“珠海街道就业直通车”平台服务功能,打破线下招聘的时间空间限制,向企业和求职者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精准的线上服务,平台录入招聘企业6000余家、岗位70000余个,平台浏览量超30万人次。
搭建直播平台,让群众“求职有助”。用平台“流量”激活就业“增量”,依托“就享家”就业抖音号、“凤鸣”就业视频号等直播平台,开展直播带岗、政策宣讲50余场,推动企业与求职者“云端”沟通交流,实现岗位供需精准匹配。
搭建社区平台,让群众“乐业有方”。打通“区-镇街-村居”三级就业服务体系,在铁橛山路社区打造全市首家“就享家”乐业服务站,2024年共建成4处服务站,面向社区就业群体开展求职登记、岗位推荐、技能培训、政策宣传等线下服务,与街道线上就业平台共同构筑起互补融合的“大就业”格局,帮助居民实现“家门口”就近就业。
用好“三个载体”
推动岗位由“量”到“质”跨越
就业提质增效既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珠海街道立足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通过培育特色载体激发就业新动能,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与新兴业态培育中寻找平衡点,推动就业岗位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跨越,形成了就业结构优化与产业升级互促共进的良性循环。
“创业街区”激发就业动力。放大创业带动就业倍增效应,依托牌坊古街、王戈庄公社等商业街区,举办“喵小创‘贷’您来创业”等活动,形成商业与创业互为助力、互相反哺的良性循环。2024年,累计为129家企业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127万元,帮助41家企业申领创业补贴40万元。
“富农兴产”带动就业潜力。以梁祝新语乡村振兴示范片区为载体,带动周边200余名村民“家门口”灵活就业,实现产业发展与群众就业“双向奔赴”。
“灵活用工”释放就业活力。充分利用闲置房屋、场地打造23家“微工厂”,创新开发“妈妈岗”等弹性岗位,帮助居家居民实现“家门口”灵活就业,吸纳就业300余人次。
完善“三项保障”
促进服务从“有”到“优”升级
基层治理现代化不仅需要制度创新的硬支撑,更离不开服务升级的软实力。珠海街道以精细化治理重构就业服务体系,通过打造专业化队伍、开展精准化培训、提供多元化调解的保障机制,将就业服务从基础性保障向全周期管理升级,生动诠释了“人人享有发展机遇”的民生发展理念。
组建“家门口”就业服务队伍。实施“一站一群两员”联动机制,以村居合作社党群服务中心、党群服务站为纽带,整合劳动协理员、公益性岗位力量,成立47支基层就业创业服务队,摸排收集居民求职培训需求和企业商户用工需要,提供“一对一”跟踪帮扶服务,2024年累计摸排辖区居民40000余人,企业招聘岗位超1800个,推荐岗位6600余人次。
开展“滴灌式”职业技能培训。瞄准就业途径广、成长空间大、企业需求多的技能方向,采取“理论授课+现场实操+入企体验”相结合的方式,2024年组织开展4大类3批次精准“滴灌式”技能培训,培训居民272人,实现就业218人。
实施“多元化”劳动纠纷调解。以和谐劳动关系擦亮就业成色,创新基层劳动关系公共服务站工作模式,联合人社部门开展劳动关系培训、政策宣讲、矛盾调解等党建联建活动,累计化解劳动人事纠纷108件,结案率100%。
进入2025年,珠海街道正以“走在前、开新局”的使命担当,全面启动就业服务品质提升工程。下一步,街道将深化“社区微业”三年行动,构建覆盖全域的就业服务综合体;实施“AI+电商”新业态人才培育计划,打造产教融合型技能培训高地;创新“强村共富”发展模式,通过“康源聚鑫”共富公司整合资源,形成“培训赋能-产业升级-就业扩容”的良性循环,为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提供“珠海样板”。
来源:大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