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个人IP:从幕后到台前,用“真实”撬动商业价值的时代密码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23 10:07 2

摘要:我们都是知道在企业IP中,企业家/领导者个人IP是非常重要的,那什么是企业家个人IP呢?简单而言,就是企业家个人IP就是你等于什么?你在消费者的心智中的形象是什么?消费者会对你产生什么样的联想?比如谈起任正非就会联想到华为、联想到创业励志、科技创新、产业报国的

珠峰品牌营销笔记——

简单而言,就是企业家个人IP就是你等于什么?你在消费者的心智中的形象是什么?消费者会对你产生什么样的联想?

什么是企业家个人IP

我们都是知道在企业IP中,企业家/领导者个人IP是非常重要的,那什么是企业家个人IP呢?简单而言,就是企业家个人IP就是你等于什么?你在消费者的心智中的形象是什么?消费者会对你产生什么样的联想?比如谈起任正非就会联想到华为、联想到创业励志、科技创新、产业报国的企业家;谈起雷军就会联想到小米、联想到谦卑儒雅的企业家;谈起董明珠就会联想到格力,联想到睿智干练的“商业铁娘子”;比如谈起马云就会联想到阿里巴巴、联想到“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的商业教父;谈起乔布斯就会联想到苹果、联想到“改变世界”的通讯牛人......

为什么企业家必须成为“超级连接器”?

在传统商业逻辑中,企业家是企业的“幕后操盘手”,品牌与消费者的距离往往隔着层层渠道和广告。但在今天的短视频和社交媒体时代,消费者的注意力被无限分散,品牌与用户之间需要更直接的“情感连接”。企业家个人IP,正是这个时代的超级连接器。

1. 打破“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困境

张兰(俏江南创始人)曾直言:“现在的市场已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传统广告的触达效率逐年下降,而企业家通过短视频、直播等形式直接对话用户,能以更低成本、更高效率传递品牌价值。例如,雷军通过个人微博、抖音等平台,持续分享小米汽车的研发故事和用户体验,直接带动小米SU7上市首日订单破5万台,省下数亿元广告费。

2. 从“冷品牌”到“热人格”的进化

消费者越来越渴望看到品牌背后的“人”。乔布斯用极简主义的设计哲学和发布会上的“One More Thing”金句,将苹果塑造成科技与艺术的象征;马斯克通过推特频繁发声,让特斯拉成为“未来出行”的代名词。他们的共同点是:用个人魅力为品牌注入灵魂。前段时间,海尔CEO周云杰因“社恐总裁”表情包意外走红后,海尔迅速推出高管矩阵IP,用幽默互动拉近与年轻人的距离,让传统家电品牌焕发新生。

3. 信任经济下的终极背书

在信息过载的时代,信任是商业的核心资产。企业家作为企业的“第一责任人”,天然具备信任优势。例如,董明珠亲自为格力产品代言,甚至将个人形象融入线下门店,用“铁娘子”人设强化消费者对格力品质的信赖。反之,趣店创始人罗敏因校园贷历史导致预制菜业务遭抵制,则印证了企业家个人形象与品牌声誉的深度绑定风险。

企业家IP的四大核心价值

1. 流量杠杆:低成本获取用户注意力

周鸿祎(360创始人)曾总结:“8亿人只看短视频,想触达他们就必须会做短视频。”他通过拍卖迈巴赫、爬车顶当“车模”等事件营销,将个人流量转化为哪吒汽车的关注度,舆情峰值与品牌热度高度重合。企业家IP的流量价值在于:用真实故事和人格化内容替代传统广告的“单向输出”。

2. 品牌溢价:从“卖产品”到“卖价值观”

泡泡玛特创始人王宁通过“文化出海”战略,将中国潮玩IP推向全球。LABUBU精灵在卢浮宫化身名画主角、泰国公主佩戴同款挂饰等案例,让品牌成为文化符号,而非单纯的商品9。企业家IP的终极目标,是让用户为品牌背后的价值观买单。

3. 危机缓冲:用“真人秀”化解公关风险

当品牌遭遇危机时,企业家的真诚回应往往比官方声明更有效。敦煌网创始人王树彤在“关税风波”中推出“关税护航计划”,并通过短视频承诺与商家共担风险,单条视频播放量破2000万次,用“责任担当”的人设扭转舆论。

4. 组织赋能:从个人IP到团队矩阵

海尔在周云杰走红后,迅速打造高管IP矩阵:洗衣机总经理以“浓密头发”出圈,空调事业部玩“追风少年”人设。这种“集团军作战”模式,既分散了个人IP的风险,又放大了品牌势能。

如何打造有生命力的企业家IP?

1. 找到你的“人格锚点”

企业家IP不是“造人设”,而是放大真实特质。

专业型:张朝阳通过《张朝阳的物理课》强化“技术极客”标签,为搜狐视频引流。

反差型:雷军用“Are you OK?”的塑料英语自嘲,反而成为圈粉利器8。

文化型:王树彤将“数字丝绸之路”与非遗文化结合,在巴黎时装周展示汉服,让个人IP升华为文化符号。

行动建议:列出你的3个核心特质(如专业、幽默、坚韧),围绕这些特质设计内容主线。

2. 内容创作:真实>精致,互动>说教

①拒绝脚本化:周鸿祎强调“不装不端,有点二”,他在车展爬车顶的“翻车”画面,反而因真实感引发热议。

②高频互动:海尔周云杰在抖音评论区化身“许愿池”,网友提议的“懒人洗衣机”最终被量产,预售破8.8万单。

③行动建议:每周发布1-2条短视频,内容可以是产品故事、行业洞察甚至生活片段,用“聊天体”代替演讲腔。

3. 流量转化:从“刷存在感”到“建信任链”

①带货≠终极目标:董明珠直播带货超400亿元,但更关键的是通过互动收集用户需求,反向优化产品。

②长期主义:泡泡玛特用10年时间将LABUBU从潮玩IP升级为文化符号,通过全球设计师合作和本地化运营,让用户为情感价值付费9。

③行动建议:设计“信任闭环”,例如定期直播解答用户问题,或将粉丝反馈转化为产品改进。

4. 风险防控:避免人设与品牌割裂

①一致性原则:企业家IP必须与品牌定位高度契合。例如,乔布斯的“极致简约”与苹果产品一脉相承,若他突然推荐廉价商品,则会引发信任危机。

②危机预案:小米SU7撞车事件中,雷军第一时间公开回应技术细节,将舆情焦点从“事故”转向“安全升级”。

③行动建议:建立内容审核机制,避免个人言论与品牌价值观冲突;重大舆情中,企业家需亲自发声。

案例启示:成功IP的底层逻辑

1. 雷军:从“小镇青年”到“顶流CEO”

雷军的IP打造堪称教科书:

①故事化传播:用“赌上全部声誉造车”的宣言,将个人奋斗史与小米汽车绑定。

②高频互动:在车展与粉丝合影、在社交媒体汇报进展,保持“活人感”。

③价值升华:从“性价比”到“中国智造”,逐步将个人IP融入国家战略叙事。

2. 马斯克:争议与影响力并存

马斯克的推特发言屡屡引发股价波动,但他深谙“流量即权力”:

极致人设:“科技狂人”“火星移民”等标签,让特斯拉超越汽车范畴,成为未来生活方式的象征。

风险警示:狗狗币炒作争议导致诉讼,提醒企业家需平衡“个人表达”与“商业责任”。

未来趋势:IP化是企业家的必修课

在注意力经济时代,企业家IP已从“可选项”变为“必选项”:

1、技术普惠:短视频和AI工具降低了内容创作门槛,哪怕“社恐”如周云杰也能找到表达方式。

2、代际交替:“企二代”通过“真还传”“豪门恩怨”等剧情化内容吸引年轻人,为老品牌注入活力。

3、全球化叙事:从泡泡玛特的文化出海到《黑神话:悟空》的游戏破圈,中国企业家IP正成为国际竞争的新载体。

结语:IP的尽头是价值沉淀

企业家IP的本质,是用“真实人格”缩短品牌与用户的距离。但流量狂欢之后,最终决定胜负的仍是产品力与社会价值。正如海尔周云杰所说:“流量需转化为研发投入,产品力才是IP可持续的核心。” 在这个人人皆可IP的时代,唯有那些既能“造浪”又能“造船”的企业家,才能穿越周期,真正立于不败之地。

立即行动清单:

1、注册一个短视频账号,命名与品牌强关联(如“XX创始人老王”)。

2、每周发布一条60秒内的高频场景故事(如车间巡检、用户见面会)。

3、在直播间设置“产品吐槽大会”,收集真实反馈。

4、每季度策划一次“IP事件”(如跨界联名、公益行动)。

来源:驿点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