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落实深化产教融合有关要求,聚焦服务赣州市“7510”行动计划,推动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同频共振,打造区域性职业教育中心,擦亮赣州职业教育产教融合“金名片”,“赣州教育”特开设【产教
编者按: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落实深化产教融合有关要求,聚焦服务赣州市“7510”行动计划,推动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同频共振,打造区域性职业教育中心,擦亮赣州职业教育产教融合“金名片”,“赣州教育”特开设【产教融合 职教兴赣】专栏,全面展示我市教育系统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生动实践。
今天刊发的是《赣州持续擦亮职业教育产教融合“金名片”》篇目(一)《高位推动 为职业教育铺好“快车道”》,一起来看看吧!
2019年8月,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教师曾璐锋夺得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水处理技术项目冠军,实现江西世界技能大赛金牌零的突破。
2022年10月,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教师李德鑫在瑞士举办的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中勇夺家具制作项目金牌。新华社在李德鑫获得金牌的报道中评价道:这名“青年鲁班”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工匠精神。
“地处赣州的这所高职院校,诞生了2名世界冠军,向世界展现了中国、江西和赣州职业教育发展的重大成果。”赣州市教育局副局长赖晓琴自豪地说。
赣州市持续擦亮职业教育产教融合“金名片”,聚焦服务江西“1269”行动计划和赣州市“7510”行动计划,推动职业院校扩资源、提层次、优结构,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近年来,赣州稀有金属市域产教联合体获评为全国28个之一、江西省唯一的国家级市域产教联合体,成功引进中国稀土集团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等优质资源,在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工作推进会、江西省职业教育技工教育改革现场会等会议上作典型发言,产教融合工作经验在《江西改革工作简讯》《江西教育工作情况》等刊载,被《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直播间》和《职教之音》等报道……
高位推动 为职业教育铺好“快车道”
2024年9月,龙南中等专业学校2022级电子信息专业的赖俊豪非常开心,因为他们搬进了新校区,学习、生活条件都“上了档次”。
2024年11月,赖俊豪参加江西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网络布线”赛项获得二等奖,由此获得免试就读高职院校资格。近年来龙南市大手笔支持职业教育发展,投资4.2亿元,在龙南经开区赣州电子信息产业科技城东区建设龙南中等专业学校新校区。
同样,在赣州市、会昌县的支持下,地处会昌县白鹅乡梓坑村万亩森林竹海之中的和君教育小镇,规划建设用地3000亩,总投资50亿元,创建了和君职业学院,翻开了“山村办大学”的新篇章。会昌县借势构建和君小镇“教育教学链一体发展”模式,新建梓坑幼儿园,提升白鹅乡中小学办学能力,满足当地群众和学校教职工子女的入学需求。
赣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市深化改革开放行动领导小组会议专题研究部署职业教育改革工作,先后印发《关于实施赣州市职业教育“扩容、提质、服务、强基”行动的通知》《赣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打造赣南革命老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的若干措施》等;赣州市教育局联合市发改委、市工信局等14个部门在全省率先制定《赣州市“金融+财政+土地+信用”产教融合激励措施》,落实加大信贷支持、加大税收优惠等9条支持措施。在这些利好政策的支持下,江西团团圆家具有限公司、江西自由王国家具有限公司、赣州明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12家产教融合企业或参与职业院校办学企业,获得融资担保、普惠快担,涉及金额近1.22亿元,充分发挥出企业的重要办学主体作用。
赣州市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不断加大市、县两级财政投入力度,将职业教育项目纳入赣州市年度提高民生品质行动统筹推进。“十四五”以来,赣州市累计投入资金48.8亿元,新(扩)建职业院校31所,新(扩)建校舍面积178万平方米。其中,以划拨方式供应职业教育用地1862亩,用于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赣州现代科技职业学校等18所高等、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建设;以公开出让方式供应职业教育用地835亩,用于江西文理技师学院、赣州电子工业技术学校、和君职业学院等6所职业学校建设。2018年起设立市级职教发展专项资金,每年列支2000万元市本级职业教育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改善职业教育办学条件、优化专业设置、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每年择优对服务市内企业发展的订单班和产业学院进行奖补,扶持学校做大做强特色专业,推进校企合作走深走实。
自2021年起,赣州市围绕主导产业,培育打造了家具、服装、护理康养等中职“十大特色专业”,累计安排奖补资金2315万元,推动中职学校特色专业建设。
“我们大力推动全市各职业院校制定完善校企合作、教师到企业实践和轮训等制度,从资源供给、课程设置、管理运行等方面进行激励保障,切实构建校企互融互促、多方共赢的新生态。”赣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邹治宇说。
来源:东南沿海消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