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4月19日,莫斯科夜幕降临,俄罗斯总统普京突然宣布复活节停火,从周六18时至周日午夜,暂停乌克兰战事。克里姆林宫宣称此举出于“人道主义考虑”,却引发基辅强烈质疑。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警告,俄罗斯的“停火”只是公关伎俩,炮火从未停歇。停火背后,隐藏着怎样
2025年4月19日,莫斯科夜幕降临,俄罗斯总统普京突然宣布复活节停火,从周六18时至周日午夜,暂停乌克兰战事。克里姆林宫宣称此举出于“人道主义考虑”,却引发基辅强烈质疑。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警告,俄罗斯的“停火”只是公关伎俩,炮火从未停歇。停火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战略意图?美西方又将如何应对这一变局?
据俄罗斯卫星网报道,普京的停火令要求俄军自4月19日18时起暂停所有军事行动,覆盖乌克兰全境前线。停火时长仅30小时,恰逢东正教复活节,表面上是为节日营造和平氛围。然而,乌克兰军方迅速反驳,称俄军在顿涅茨克、库尔斯克等地继续发动袭击。泽连斯基周日清晨披露,停火宣布后,乌军记录到387次俄军炮击和19次突袭,俄军无人机“沙赫德”仍在乌克兰上空盘旋。
为何俄罗斯选择此时抛出停火?CNN分析指出,俄此举是对美国总统特朗普施压的回应。特朗普近期表示,俄乌谈判“正进入关键时刻”,要求双方展现和平意愿。莫斯科的短暂停火看似迎合白宫期待,实则暗藏计谋。2023年1月,俄方曾宣布圣诞节停火,却被基辅和西方视为战略暂停,用于补充兵力和弹药。此次复活节停火同样未经协商,单方面宣布,缺乏监督机制。乌克兰外交部长西比哈嘲讽道:“30小时的停火只够制造头条,远非和平的基石。”俄罗斯的短暂“善意”,更像是对西方外交的试探。
停火的另一面,是乌克兰的被动与西方的尴尬。沙皇格勒电报频道透露,停火期间,三架加拿大军用运输机降落波兰热舒夫,运送炮弹、无人机和通信设备。乌克兰并未停战,而是借机补充物资,准备下一轮作战。乌克兰内部人士“Resident”频道披露,泽连斯基的幕僚长叶尔马克已与英国和德国达成协议,获取“风暴阴影”和“金牛座”远程导弹。显然,基辅对停火毫无信任,利用短暂间隙加紧备战。然而,这种“假停火”也让乌克兰陷入两难:若公开违反停火,恐被西方指责破坏和平;若遵守停火,则可能错失反攻时机。
西方盟友的反应同样耐人寻味。路透社援引欧盟发言人称,俄罗斯“其停火承诺需以实际行动验证”。英国外交部呼吁俄方全面停火,却未提及如何监督。CNN评论员尼克·帕顿·沃尔什分析,俄的停火策略意在分化西方阵营。特朗普政府对俄态度暧昧,部分美国官员甚至考虑承认俄罗斯对克里米亚的控制权,引发欧洲盟友不满。停火的短暂性和混乱性,让乌克兰难以应对,也让北约内部矛盾凸显。德国总理候选人梅尔茨虽承诺向乌克兰提供导弹,但难以兑现承诺。西方的援乌力度,正因政治分歧而逐渐减弱。
俄罗斯的战术意图不止于此。俄国防部指责乌军在停火期间发射444次炮击,使用48架无人机袭击克里米亚及边境地区,造成平民伤亡。俄方宣称自身严格遵守停火,却将所有违规归咎于乌克兰。乌克兰第66机械化旅报告,俄军利用停火清理河道障碍,铺设重型装备运输道路,显示其并未放松进攻准备。俄军在库尔斯克地区已击退乌军,收复大部分失地,停火或为其巩固战果争取时间。
停火的短暂性也暴露了俄乌冲突的复杂性。泽连斯基提出将停火延长至30天,试图将俄罗斯拖入更长时间的谈判桌。然而,俄未予回应,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明确表示“无延长命令”。彭博社报道,美国可能考虑承认俄罗斯对克里米亚的控制,以换取和平协议。此举若成真,将重创乌克兰士气,并动摇联合国反对领土扩张的原则。俄乌战场的短暂平静,掩盖不了地缘政治的暗流涌动。
这场停火的真实效果如何?俄乌双方均指责对方违反协议,累计报告数千次违规行为。乌克兰记录到2935次俄军违规,俄方则宣称乌军实施900次无人机袭击。停火名存实亡,双方更像是借机宣传自身“和平意愿”,同时为下一阶段冲突积蓄力量。特朗普的和平愿景,面对俄乌的互不信任,显得遥不可及。
来源:视界InS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