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地时间2025年4月21日7时35分,罗马天主教第266任教皇方济各(Pope Francis)在梵蒂冈圣玛尔塔之家寓所因多器官衰竭安详离世,终年88岁。作为首位来自南半球的教皇,他以“穷人的教皇”形象革新教会传统,其12年任期深刻重塑了天主教在全球化时代的
当地时间2025年4月21日7时35分,罗马天主教第266任教皇方济各(Pope Francis)在梵蒂冈圣玛尔塔之家寓所因多器官衰竭安详离世,终年88岁。作为首位来自南半球的教皇,他以“穷人的教皇”形象革新教会传统,其12年任期深刻重塑了天主教在全球化时代的角色定位,也为教会留下了改革与争议交织的复杂遗产。
一、打破千年传统的“全球化教皇”
方济各本名豪尔赫·马里奥·贝尔戈里奥(Jorge Mario Bergoglio),1936年生于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的意大利移民家庭。2013年3月,在5年之内第二位教皇辞职的特殊背景下,这位来自耶稣会的南美枢机以“弗朗西斯”为名当选,成为自公元4世纪以来首位非欧洲籍教皇,标志着教会权力重心从欧洲向全球南方的历史性转移。
他的任期以强烈的社会关怀著称:
• 经济伦理重构:公开批判资本主义“对利润的盲目崇拜”,2015年发表《 Laudato Si’》通谕,将气候变化与社会正义并列为“人类共同挑战”,呼吁建立“以人而非金钱为中心”的经济模式。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他在空荡的圣彼得广场主持“黑暗中的祈祷”,全球直播吸引超3000万人观看,被《时代周刊》称为“疫情时代的精神灯塔”。
• 制度性改革尝试:推动教廷行政体系现代化,2016年将“平信徒与家庭部”升级为教廷核心机构,首次允许女性担任部门副主管;2023年设立“经济治理特别法庭”,严厉查处梵蒂冈金融腐败案件,尽管因触及既得利益者引发保守派不满。
• 边缘群体赋权:任内12次访问冲突地区,2019年成为首位进入伊拉克摩苏尔废墟的教皇,为战争受害者祈福;2024年批准《爱的喜乐》家庭教义指南,允许神父为离婚再婚信徒发放圣餐,被视为对传统教会纪律的柔性调整。
二、改革争议与内部博弈
方济各的开放姿态引发教会内部深刻分裂:
• 教义解释权之争:在性别与性取向议题上,他提出“上帝创造我们时本就多样”,支持同性恋者“享有家庭权利”,但拒绝改变“婚姻为一男一女结合”的教义定义,这种“渐进式改革”同时遭到进步派的“不够彻底”批评与保守派的“背叛传统”指控。2024年美国天主教主教会议以63%反对票否决其移民政策建议,显示跨大西洋教会裂痕加剧。
• 神职人员性侵丑闻处理:尽管成立“保护未成年人委员会”并推动全球教会建立“零容忍”报告机制,但对涉及主教层级的案件处理速度缓慢,2023年德国教会性侵调查报告曝光30年内超3600名神职人员涉案,方济各因“改革执行力不足”面临信任危机。
• 健康与任期的双重考验:自2020年接受肠道手术后,他长期受呼吸困难与行动不便困扰,2025年2月因肺部感染进入ICU治疗时,曾向枢机主教暗示“可能无法完成使命”,其逝世虽属意料之中,仍被视为“未竟改革的遗憾注脚”。
三、西斯廷小堂的“白烟时刻”倒计时
根据教会法,教皇逝世后15-20日内将启动“教皇选举秘密会议”(Conclave)。目前符合选举资格的125名枢机主教中,67%由方济各亲自任命,为改革派延续政策提供了制度基础,但选举仍存在三大看点:
1. 选举规则与进程:
◦ 第一轮投票需获三分之二多数(84票),若前三轮未果,第四轮起改为简单多数(63票);
◦ 西斯廷小堂烟囱将以“黑烟”(未选出)或“白烟”(新教皇诞生)向世界宣告结果,传统上会伴随“Habemus Papam”(我们有教皇了)的宣告。
2. 热门候选人分析:
◦ 温和改革派代表:72岁的意大利枢机Pietro Parolin(现任国务卿),任内主导教廷与中国的主教任命临时协议,主张“在传统框架内推进对话”,被视为方济各路线的直接继承者;
◦ 新兴全球势力代表:68岁的刚果枢机 Fridolin Ambongo,作为非洲主教会议联盟主席,若当选将成为首位黑人教皇,其“关注发展中国家诉求”的立场可能重塑教会资源分配格局;
◦ 保守复兴希望:65岁的美国枢机 Raymond Burke,因公开反对女性参与决策和同性恋祝福仪式被解除职务,其背后的传统主义阵营虽占少数,但可能通过策略联盟影响选举走向。
3. 全球地缘政治投射:
新教皇的选择不仅关乎教会教义,更将影响国际议题话语权——在俄乌冲突持续、中东局势紧张的背景下,曾促成南北苏丹停火的意大利枢机 Matteo Zuppi(罗马教区主教),其“外交型教皇”特质可能成为加分项;而拉丁美洲候选人的崛起,则可能强化教会对左翼政权(如尼加拉瓜、委内瑞拉)的影响力平衡。
四、后方济各时代的教会走向
方济各的离世标志着天主教“变革实验期”的阶段性终结,却为教会留下两道待解命题:
• 改革深化或回调? 尽管方济各通过任命年轻枢机(平均63岁)奠定年轻化基础,但2024年主教会议上“女性执事制度”提案仅获52%支持,显示结构性改革仍需突破教义瓶颈;
• 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平衡:当超过60%的天主教徒生活在亚非拉地区,新教皇能否延续“走出梵蒂冈”的亲民路线(方济各任内海外出访78次,远超前任本笃十六世同期的24次),将决定教会在世俗化浪潮中的吸引力。
正如宗教学者Massimo Faggioli所言:“方济各用‘边缘神学’重新定义了教会的中心,但真正的挑战在于,新教皇能否在保守主义回潮与进步主义急躁之间找到可持续的第三条道路。”随着西斯廷小堂的青烟即将升起,14亿天主教徒与全球社会共同等待着,这场发生在米开朗基罗穹顶下的古老仪式,将如何续写人类最古老跨国组织的现代篇章。
来源:微笑轮船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