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伍老兵在家午休,政府人员找上门:别睡了,国防部长正到处找你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22 07:33 2

摘要:路上,陪同人员告知他看护任务最重要的3条原则:一是不谈政治话题。二是严禁病人与外界接触。三是病人家属定期探望时,他必须一五一十记录谈话内容并向组织汇报。

赵保群1969年入伍,曾是北京军区某部队的警卫班长,他在部队里干工作兢兢业业,做事脚踏实地。为人忠厚,做事靠谱,因此很受领导赏识。

1973年的某一天,他无意间接到一个任务:去301医院看护一个叫“张续”的病人。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赵保群接到任务后,二话没说就跟着去了。

路上,陪同人员告知他看护任务最重要的3条原则:一是不谈政治话题。二是严禁病人与外界接触。三是病人家属定期探望时,他必须一五一十记录谈话内容并向组织汇报。

说完这些,他们就到了医院,赵保群进一步了解后,才发现看护任务并不轻松,因为看护的对象时常处于昏迷状态,身边平时又没有家人陪护,就需要赵保群进行照顾。

大家都知道,照顾一个病重的人是非常辛苦的。然而,赵保群心里想的是既然领了任务,那么就要全力完成任务。

为此,他与院方尽力争取后,还时不时从外面带一些水果和营养品给病人吃。在他的悉心照料下,病人逐渐恢复,清醒的时候会与赵保群交流,说一些自己的经历。

慢慢地,赵保群了解到自己照顾的人经历不简单,走过长征,打过日本鬼子,应该是一个响当当的人物。但是赵保群并不知道他是谁,也不会去打听,更不会主动去了解,他只知道要更加细心照顾好他。

付出总有回报,在赵保群的精心看护下,病人恢复得很快。定期探望的家属更是看在眼里,为了表示感谢,家属们会给他带一些东西表示感谢,赵保群不能收,心里却美滋滋的,他感到自己的辛勤付出得到了肯定。

几个月的相处中,因为赵保群日夜不辞劳苦地守护,张续身体得到了迅速恢复,并悄悄出院了,张续及家人心里很感激他,把他当成了十分信赖的人。

赵保群全然不知,因为他被领导提前召回了,老实的赵保群心里却惦记着张续的病情,认为任务没完成。

领导笑着告诉他张续已经出院了,赵保群才明白自己的任务已经完成了。后来,张续让家人找到赵保群,当面表达感激并告知“张续”的真实姓名是“张爱萍”,我军的开国上将。

家属还传达张爱萍的盛情:赵保群要是遇到什么困难,随时可以去找他;在家里设宴招待他,希望他能来。

赵保群却婉言拒绝了,此时他走到了人生的一个重要十字路口:退伍转业。他不愿在这个时候节外生枝,就悄悄收拾行囊,踏上了返乡的归途。

赵保群转业到地方,安置的工作是砖厂工人。他始终保持着兢兢业业、脚踏实地的作风,很快被评为劳动模范,成为厂里的骄傲。

他一直以“普通工人”的身份活着,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他都没有想过去找找曾经看护过的“大官”帮帮忙。然而,张爱萍却一直在寻找赵保群,因为老将军一直忘不了当年细心看护自己,甚至救了自己一命的赵保群。

只是因为种种原因,一直杳无音讯。1982年11月,张爱萍出任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赵保群是从电视上得知这一消息。1986年,张爱萍从一份报告中偶然看到了关于劳动模范赵保群的简短介绍,立刻让人帮忙核实身份信息。

核实后,激动不已的张爱萍联系赵保群家乡政府,发出“邀请函”请求帮忙寻找。当地政府收到邀请函后,马不停蹄赶到赵保群家。

工作人员看到赵保群正在午休,紧忙让家人将他叫起来,兴奋地说:“别睡了,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国防部长张爱萍将军正在到处找你呢!找了你十四年,现在邀请你去北京呢!”

赵保群表现地很坦然,告知此事不许声张,低调处理就可以了。1987年11月,赵保群踏上了去北京的列车,他不能辜负了老将军的盛情邀请。

到北京后,赵保群终于和张爱萍将军见面了,张爱萍埋怨他这么多年都躲哪了?也不来找他,让他找了整整十四年。

赵保群不知道说什么好,毕恭毕敬地给张将军敬礼。几杯酒下肚后,他们之间的话多了起来,犹如好朋友一般,畅叙往事,非常舒心。

之后,赵保群在将军的安排下,在北京游玩了一些日子。后来的日子里,赵保群玉老将军之间始终保持着联系,但是赵保群始终坚守一个原则,无论遇到什么困难,绝不找老将军走后门,不给组织添麻烦。

2000年,赵保群再次到北京参加了老将军的生日宴会。2003年,张爱萍将军逝世,赵保群内心十分悲痛,为此病倒。后来,赵保群集中精力做好一件事:整理撰写自己与张爱萍将军交往的点点滴滴,为传播红色文化、传承红色精神贡献一份力量。

来源:渝鲜生大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