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社会与法频道推出《平安中国2025》大型融媒体行动,走进湖南省湘潭市,通过近10小时的新媒体直播和电视专题片全方位、立体化呈现平安湘潭建设的成果和经验,通过“平安初见”“平安有法”“平安之美”等主题内容的设置,探寻湘潭这片红色热土顺利推进
传承红色基因 铸就平安莲城
——CCTV12《平安中国》融媒体行动走进湘潭,探寻平安建设的“创新密码”
湘潭日报·新湘潭客户端 全媒体记者 刘建强 通讯员 卢帆
近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社会与法频道推出《平安中国2025》大型融媒体行动,走进湖南省湘潭市,通过近10小时的新媒体直播和电视专题片全方位、立体化呈现平安湘潭建设的成果和经验,通过“平安初见”“平安有法”“平安之美”等主题内容的设置,探寻湘潭这片红色热土顺利推进更高水平平安建设、发展与安全良性互动背后的“平安密码”。
湘潭,平安建设的生动实践正在这片红色热土上蓬勃展开。从无物业小区的自治创新到矛盾纠纷的源头化解,从法治力量的全面下沉到智慧治理的精准赋能,湘潭市以法治为基、创新为要、民生为本,探索出一条具有湘潭特色的平安建设之路。近年来,全市刑事警情年均下降28%以上,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连续三年保持在湖南省前列,一幅“平安湘潭”“法治湘潭”的壮美画卷正徐徐展开。
基层善治:从“无人管”到“众人治”
韶山冲派出所民警在毛泽东广场巡逻。(湘潭市公安局供图)
《平安中国2025》大型融媒体行动聚焦平安建设实践,以“平安创造美好生活”为核心,关注湘潭在基层治理领域的创新举措,其中的一个板块“平安有法”走进湘潭县云龙山庄小区。在该小区,一支由居民自发组成的志愿服务队格外引人注目,爱卫、宣传、帮教、文明劝导4支队伍分工明确,让这个原本没有物业的小区焕发新生。
“以前小区管理混乱,矛盾不断,现在大家共同参与,环境变好了,邻里更和谐了。”业委会主任罗介龙介绍,小区通过《业主自治管理规约》,将纠纷调处纳入楼栋长、单元长职责,并成立“矛盾纠纷调解室”,由老党员、离退休干部等担任调解员,倡导“摆事实、讲道理”的文明调解方式。
这一创新模式成效显著:警情下降85%;刑事治安案件归零;治理成本也从物业公司管理时的每年50万元降至20万元 。云龙山庄的“逆生长”,正是湘潭市推动基层法治建设的缩影。
总台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湘潭市大力推动法治力量下沉基层:配备181名村(居)法律顾问,实现 951个村(社区)法律顾问全覆盖;完成村规民约、居民公约法制审核,确保基层治理有法可依;组建“八五”普法讲师团和志愿者队伍约5300余人,年均开展普法宣传1000余场,惠及群众20万余人;建成基层人民调解组织1171个 ,年均调解案件1.6万余件……
与此同时,加强了平安建设顶层设计:深入推进政法工作“八大工程”,深化平安创建活动;制定《建设更高水平平安湘潭实施方案》,出台《湘潭市平安建设条例》;推行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法治化,出台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的若干措施,推动全市形成在法治轨道上解决矛盾问题、在法律框架下定分止争的浓厚氛围。
从“平安”到“长安”,从“善治”到“长治”,法治正成为湘潭基层治理的最强底色。
矛盾化解:从“针锋相对”到“握手言和”
湘潭市雨湖区雨湖路街道调委会驻所调解室成功调解一起损坏赔偿纠纷。(湘潭市司法局供图)
4月10日 ,雨湖区联合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员李娟接到当事人朱先生的电话:“赔偿款收到了,感谢你们主持公道!”
两个月前,朱先生13岁的儿子在游乐园玩耍时意外受伤,与园方多次协商未果,矛盾一度激化。调解过程中,双方对责任划分争执不下,调解会上“火药味十足”。李娟耐心释法说理,最终促成和解:园方承担60%赔偿责任,家长承担40%责任。
“很多群众不了解调解是免费的,甚至担心要打官司。”李娟说,“我们不仅要化解矛盾,更要让群众信任法治、依靠法治。”
湘潭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始终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创新构建“一站式”调解体系:推广“调解+司法确认”模式 ,确保调解协议具有法律强制力;建立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覆盖医疗、交通、消费等重点领域;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为广大群众“一站式”解决矛盾纠纷,确保群众的每一项诉求都有人办、依法办;推行“线上调解”平台 ,让群众足不出户解决纠纷……
数据显示,全市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连续三年超95%,信访总量同比下降23.6%,真正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智慧赋能:从“人防”到“智防”
湘潭市公安局大数据实战中心民警正在进行数据分析。
《平安中国2025》融媒体行动聚焦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设置“平安有法”板块,介绍各地在推进平安中国建设工作中,独创的具有实操性的亮点机制和创新探索。
总台记者在湘潭市公安局大数据实战中心,电子屏幕上实时显示着重点区域的治安动态。不久前,系统预警发现一名可疑人员,民警迅速出击,成功抓获流窜作案嫌疑人。
“我们投入1.2亿元建设智慧警务系统,实现重点区域智能监控全覆盖。”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雪亮工程”+“智慧安防”,2024年,全市刑事案件发案率同比下降43.3%。
湘潭市以科技赋能平安建设,打造立体化防控体系:建成智能安防小区500余个,人脸识别、车辆识别等技术广泛应用;以打造“全省最不堵车城市”为核心,实现城市交通从“经验驱动”向“算法驱动”的跨越式升级,全市330个路口信号灯实现动态配时,通行效率提升20%;推广“网格化+信息化”管理,全市划分1.2万个网格,配优配强网格员;开发“平安湘潭”App,群众可一键报警、进行法律咨询、参与社会治理。
“现在深夜回家,看到街面有警灯闪烁、小区有智能监控,心里特别踏实。”岳塘区居民刘女士说。
法治护航,绘就平安新图景。从云龙山庄的自治创新到雨湖区的温情调解,从智慧警务的精准防控到普法宣传的深入人心,湘潭市正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平安建设迈向更高水平。
“我们将持续深化法治湘潭、平安湘潭建设,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湘潭市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伟人故里的红色沃土上,法治阳光正普照千家万户,平安之花已绽放出绚丽光彩。
《平安中国》融媒体行动从2023年9月启动以来,先后走过山东栖霞、广东佛山、浙江绍兴、河南驻马店、湖北黄石等十二座城市,仅在央视频的播放量累计超过4000万人次,全网触达近3亿人次。
来源:平安湘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