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文字流淌中感受阅读的力量,在字里行间遇见更好的自己,让知识照亮前路。在一场场激烈的辩论赛中,学生分享自己对四大名著的理解与热爱,思辨能力和文化素养不断提升。4月18日下午,平潭街小学“经典阅读辩论大赛”的现场,学生根据《红楼梦》中的人物性格特点,围绕“探春与
日前,市第十九中学校师生走进“阳泉记忆·1947”文化园城市书房,开展“书香跃动 智阅晋东”主题研学实践活动。张泽慧摄
春风翻动书页,书香弥漫街巷。书声琅琅的校园、职工追寻“诗与远方”的职工书屋、趣味盎然的读书分享会……书香伴春光,阅读正当时。
全市举办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吸引越来越多市民走进书香世界,遇见更好的自己。全社会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氛围日益浓厚。
在文字流淌中感受阅读的力量,在字里行间遇见更好的自己,让知识照亮前路。在一场场激烈的辩论赛中,学生分享自己对四大名著的理解与热爱,思辨能力和文化素养不断提升。4月18日下午,平潭街小学“经典阅读辩论大赛”的现场,学生根据《红楼梦》中的人物性格特点,围绕“探春与王熙凤谁更适合掌管家事”辩题,结合人物性格与事迹展开交锋。正方以探春的革新魄力与公正管理为据,反方则强调王熙凤的果决手段与治家经验。双方引经据典,展现出扎实的文学知识储备与思辨能力。
学生在赛场上的精彩表现,离不开平时的大量阅读和深入思考,更离不开生活经验及文化知识的积累。平潭街小学在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方面立足“读、思、辩、行”特色,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文化传承体系。赛前,学校开展“共读经典”预热活动,组织学生每日晨读名著片段;赛中,通过“名著金句诵读”“情景判断题”等环节激发学生对经典文学作品的兴趣;赛后,“小主播说名著微视频录制”、“给名著中的人物写封信”征文等延伸活动,实现“以赛促读、以读促思”活动目标。平潭街小学相关负责人表示:“我校将不断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以学校为圆心、以区域为主体、以资源为纽带,链接政府部门、街道、社区、家庭等,搭建常态化育人平台和活动载体,营造‘人人可学、时时可学、处处可学’的良好氛围。”
心中有阳光,脚下有力量。阅读引领全民在知识海洋中汲取力量,在不断学习中补短板,向上开花,向下扎根,绽放不一样的人生。在2025“阳泉消费季”桃河市集活动中,阳泉桃河书院的“桃花扇”摊位前围满了小学生。他们根据自己喜欢的诗句,用手中的画笔在团扇上创作一幅画。
“老师,我不知道要画什么?”“宝贝不要急,你喜欢哪位诗人?”……在阳泉桃河书院副院长吴玉兰的引导下,学生围绕诗句“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创作了一幅画,并在旁边题写诗句和名字,还用红色的画笔画了一方印章。吴玉兰说:“学生们和我分享了许多他们喜欢的诗句,创作了许多色彩缤纷的画作。他们悄悄地告诉我,原来古诗这么有趣,回去要多记几首。”阳泉桃河书院成立30年来,吸收123名会员,大家经常一起阅读经典书籍,研究与临摹古代绘画、书法大师作品,在诗词中寻找创作灵感,文化综合素养全面提升。近年来,21人在全国中老年首届临创大赛获奖,28人在全国书画小品大赛上获奖,多人成为阳泉市美术家协会会员。
阅读,是城市文明的底色;书香,是幸福生活的注脚。近年来,我市大力推动全民阅读,不断加强优质阅读内容供给、完善公共阅读服务体系、丰富全民阅读推广活动。市文联邀请三位作家走进赛鱼小学开展“儿童文学进校园”活动。活动中,作家分享读书创作经验,并向学生推荐好书,学生朗诵儿童文学作品,市文联向学校捐赠50本图书。市图书馆同街道、社区、商圈、学校、企事业单位等联动,积极构建新型阅读空间,目前已打造30家“泉书房”新型阅读空间。城区42家社区实现流动图书站点全覆盖,全市15家A级以上景区实现流动图书站点全覆盖。
最是书香能致远。当全民阅读的春风温暖每个人的心灵,读书氛围将愈发浓厚。让我们拿起书籍,坐下来、沉浸下去,开启一段滋养心灵的阅读之旅。(魏君桦)
来源 | 阳泉日报
来源:阳泉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