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栈:读作zhàn,指旅店,如“客栈”;也有栈道的意思,是在悬崖峭壁上用木材架设的通道。
1. 荭:读音为hóng,“荭草”是一种草本植物,花呈粉红色或白色。
2. 柰:读音是nài,古书上指一种类似花红的水果。
3. 栈:读作zhàn,指旅店,如“客栈”;也有栈道的意思,是在悬崖峭壁上用木材架设的通道。
4. 栉:读音为zhì,梳子和篦子的总称,也有梳头发的意思,如“栉发”。
5. 柘:读音是zhè,是一种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叶子可以喂蚕,木材可制家具等。
6. 栊:读作lóng,有窗棂的意思,如“帘栊”;也指养兽的栅栏。
7. 柩:读音为jiù,指装有尸体的棺材,如“灵柩”。
8. 枰:读音是píng,指棋盘,如“棋枰”。
9. 栌:读作lú,“黄栌”是一种落叶灌木,叶子秋季变红,可供观赏。
10. 柙:读音为xiá,指关野兽的木笼,也可指押解犯人的囚笼或槛车。
1. 枵:读音为xiāo,意思是空虚,如“枵腹从公”,形容饿着肚子办公,兢兢业业。
2. 柚:有两个读音,读yòu时,指柚子,常绿乔木,果实大,皮厚,果肉可食;读zhóu时,用于“柚木”,是一种珍贵的木材。
3. 枳:读音是zhǐ,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果实可入药,也叫枸橘。
4. 柞:有两个读音,读zuò时,指柞树,落叶乔木,木材可做家具等;读zhà时,用于地名,如柞水(在陕西)。
5. 柝:读音为tuò,指古代打更用的梆子,如“朔气传金柝”。
6. 栀:读音是zhī,栀子,常绿灌木,花白色,很香,果实可做黄色染料,也可入药。
7. 柃:读音为líng,柃木,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叶椭圆形,边缘有锯齿,花白色,浆果球形。
8. 柢:读音是dǐ,意思是树根,也有基础、根本的意思,如“根深柢固”。
9. 栎:有两个读音,读lì时,指栎树,落叶乔木或灌木;读yuè时,用于地名,如栎阳(在陕西)。
10. 枸:有三个读音,读gǒu时,用于“枸杞”,是一种落叶小灌木,果实红色,可入药;读gōu时,用于“枸橘”,即枳;读jǔ时,用于“枸橼”,常绿乔木,果实长圆形,黄色,有香气,果皮可入药。
1. 栅:读音为zhà,指用竹木铁条等做成的阻拦物,如“栅栏”。读shān时,用于“栅极”,是电子管或晶体管的一个电极。
2. 柈:读pán,意思是“盘子”。读bàn时,意为“分裂”。
3. 柁:读音是tuó,指房架前后两个柱子之间的大横梁。读duò时,同“舵”,是控制行船方向的设备。
4. 枷:读音为jiā,是旧时套在罪犯脖子上的刑具,也指一种农具,用来给谷物脱粒。
5. 柽:读音是chēng,“柽柳”,是一种落叶小乔木,老枝红色,叶子像鳞片,花淡红色,有时一年开花三次,结蒴果。
6. 郚:读音为wú,“郚城”,地名,在山东。
7. 剅:读音是dōu,指堤坝下面的水口,也用于地名,如“剅口”,在湖北。
8. 酊:读dīng时,“酊剂”是医药上用酒精和药物配制而成的液剂。读dǐng时,“酩酊”形容大醉的样子。
9. 郦:读音为lì,是个姓氏。
10. 甭:读音是béng,意思是“不用”“不要”,如“你甭说”。
1. 砗:读音为chē,“砗磲”是一种海洋贝类,壳大而厚,略呈三角形,可做装饰品。
2. 砑:读音是yà,指用卵形或弧形的石块碾压或摩擦皮革、布帛等,使紧实而光亮,如“砑光”。
3. 砘:读音为dùn,是播种后用石磙子把松土压实的农具,也指用砘子压实土壤。
4. 砒:读音是pī,“砒霜”是一种白色粉末,有剧毒。
5. 砌:读qì时,指建筑时垒砖石,用泥灰等黏合,如“砌墙”。读qiè时,“砌末”指戏曲演出中所用的简单布景和道具。
6. 砚:读音为yàn,是写毛笔字磨墨用的文具,有石头的,也有瓦的,如“砚台”。
7. 斫:读音是zhuó,意为砍、削,如“斫树”“斫轮老手”(指对某种事情经验丰富的人)。
8. 砭:读音为biān,本义是治病刺穴的石针,后泛指金针治疗和砭石出血为“针砭”,也比喻指出错误,劝人改正。
9. 砜:读音是fēng,是有机化合物的一类,如“二甲砜”,可用于医药、农药等领域。
10. 耷:读音为dā,“耷拉”指下垂,如“耷拉着脑袋”。
1. 虺:读音为huǐ,基本义是蜥蜴,也指小蛇。如“虺蜴”,比喻小人或恶人。
2. 殂:读音是cú,意思是死亡。如“崩殂”,常指帝王之死。
3. 殇:读作shāng,指未成年而死,也指为国战死者。如“殇子”“国殇”。
4. 殄:读音为tiǎn,有消灭、灭绝之意。如“暴殄天物”,表示浪费资源。
5. 轱:读gū,“轱辘”指车轮,也可形容滚动的状态。
6. 轲:有kē和kě两个读音。读kē时,用于人名,如“孟轲”(孟子);读kě时,“轲”同“坷”,如“轲峨”,形容高大的样子。
7. 轳:读音是lú,“辘轳”是一种安在井上绞起汲水斗的器具。
8. 轵:读作zhǐ,指车轴的末端,也指古代的一种车。
9. 轷:读音为hū,是中国春秋时期的一个诸侯国名,也用作姓氏。
10. 轸:读zhěn,原指车箱底部四周的横木,借指车;也有悲痛之意,如“轸怀”“轸念”。
1. 轹:读音为lì。常用解释有车轮碾过;欺凌,欺压。如“轹釜待炊”,形容生活艰难。
2. 轺:读音是yáo。指古代轻便的马车,如“轺车”。
3. 虿:读作chài。古书上说的蝎子一类的毒虫,如“虿毒”,比喻危害极大的人或事物。
4. 毖:读音为bì。有谨慎、小心的意思,如“惩前毖后”。
5. 韭:读jiǔ。指韭菜,一种多年生蔬菜,叶细长而扁,开小白花。
6. 觇:读音是chān。意思是看,偷偷地察看,如“觇视”“觇望”。
7. 尜:读作gá。“尜尜”是一种儿童玩具,两头尖,中间大。也作“嘎嘎”。
8. 哐:读音为kuāng。形容撞击声,如“哐的一声,门被撞开了”。
9. 眄:有两个读音,读miǎn时,意思是斜着眼看,如“眄视”;读gài时,用于“眄眩”,意思是眼睛昏花。
10. 眍:读音是kōu。“眍”形容眼睛深陷的样子。
1. 盹:读音为dǔn,指短时间的睡眠,如“打盹”“盹儿”。
2. 郢:读作yǐng,是古代楚国的都城,在今湖北江陵西北。
3. 眇:读音是miǎo,有瞎了一只眼的意思,后也指双目失明;还可表示微小、渺小,如“眇小”。
4. 眊:读mào,指眼睛昏花,也可形容糊涂、不明事理,如“眊聩”。
5. 昽:读音为lóng,“曚昽”指日光不明,也可形容模糊不清的样子。
6. 眈:读作dān,有注视的意思,如“虎视眈眈”,形容贪婪而凶狠地注视。
7. 咭:有两个读音,读jī时,形容笑的声音,如“咭咭地笑”;读xī时,用于“咭咧”,形容鸟声。
8. 禺:有三个读音,读yú时,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猴;读yù时,用于“番禺”,是地名,在广东;读ǒu时,通“偶”,指偶像。
9. 哂:读音是shěn,意思是微笑,如“哂笑”,也可表示讥笑。
10. 咴:读作huī,“咴咴”形容马叫的声音。
1. 曷:读音为hé。常用义有“何”“怎么”,如“曷不委心任去留”;也可表示“何时”“什么”,如“悠悠苍天,曷其有极”。
2. 昴:读音是mǎo。是二十八星宿之一,如“昴宿星团”。
3. 咧:有两个读音。读liē时,如“大大咧咧”,形容随随便便,满不在乎。读lie时,是助词,如“好咧”“行咧”。
4. 昵:读音为nì。意思是亲近、亲昵,如“亲昵”“昵爱”。
5. 哔:读音是bì。如“哔叽”,是一种毛织物。
6. 毗:读音为pí。有“连接”“辅助”等意思,如“毗邻”“毗佐”。
7. 呲:读音为cī。表示露齿,如“呲牙咧嘴”。
8. 胄:读音是zhòu。可指头盔,如“甲胄”;也可指帝王或贵族的后代,如“贵胄”“胄裔”。
9. 畋:读音为tián。意思是打猎,也有耕种的意思,如“畋猎”。
10. 畈:读音是fàn。多用于地名,也指大片的田,如“田畈”。
1. 虼:读音为gè,常见词“虼蚤”,即跳蚤,是一种寄生在人、畜身上的昆虫,能传染疾病。
2. 虻:读音是méng,指昆虫的一科,种类很多,身体灰黑色,长椭圆形,头阔,触角短,黑绿色复眼,翅透明。成虫吸食人、畜的血液。
3. 盅:读作zhōng,指饮酒或喝茶用的没有把儿的杯子,如“酒盅”“茶盅”。
4. 咣:读音为guāng,是象声词,形容撞击振动的声音,如“咣的一声,门被撞开了”。
5. 哕:有两个读音,读yuě时,意思是呕吐,如“干哕”;读huì时,意思是鸟鸣声。
6. 郧:读音是yún,是地名,如“郧县”,在湖北。
7. 勋:读作xūn,指特殊功劳,如“功勋”“勋章”“勋业”。
8. 咻:读音为xiū,有“吵嚷”“咻咻”等意思,“咻咻”可形容喘气的声音或某些动物的叫声。
9. 囿:读音是yòu,指养动物的园子,如“鹿囿”;也有局限、拘泥的意思,如“囿于成见”。
10. 咿:读作yī,是象声词,形容哭、笑和物动的声音,如“咿呀”“咿唔”。
以下是这些字的读音及常用解释:
1. 哌:读音为pài,常见于“哌嗪”,是一种有机化合物,用于制药。
2. 哙:读音是kuài,有“咽下去”的意思,也用于人名,如樊哙,是汉初名将。
3. 哚:读作duǒ,常见于“吲哚”,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存在于煤焦油和腐败的蛋白质中。
4. 咯:有多个读音。读kǎ时,意思是用力使东西从食道或气管里出来,如“咯血”;读lo时,是语气助词,用法如“当然咯”;读gē时,形容笑声,如“咯咯笑”。
5. 哆:读音为duō,常见词“哆嗦”,形容身体不由自主地颤动。
6. 咩:读音是miē,象声词,形容羊叫的声音。
7. 咤:有两个读音。读zhà时,常见于“叱咤”,表示发怒吆喝;读zhā时,用于“哪吒”,是神话中神的名字。读chà时,表示惊讶。
8. 哝:读作nóng,常见于“嘟囔”,指连续不断地小声自言自语。
9. 哪:有多个读音。读nǎ时,是疑问词,如“哪里”“哪个”;读na时,是助词,“啊”字受到前一字韵尾n的影响而发生的变音,如“加油干哪”;读né时,用于“哪吒”。
10. 哏:读音为gén,指滑稽有趣,如“逗哏”,也指滑稽有趣的言语或动作,如“捧哏”。
1. 哞:读音为mōu,是象声词,形容牛叫的声音。
2. 峙:有两个读音,读zhì时,意为直立、耸立,如“对峙”“山势对峙”;读shì时,用于“繁峙”,是地名,在山西。
3. 峣:读音是yáo,意思是高的样子,如“峣峣者易折”。
4. 罘:读音为fú,芝罘是山名,在山东。也有“罘罳”一词,是古代的一种屏风。
5. 帧:读音是zhēn,用于字画、照片等,如“一帧油画”“电影帧”。
6. 峒:有两个读音,读dòng时,意思是山洞,常用于地名,如“峒中”;读tóng时,用于“崆峒”,是山名,在甘肃。
7. 峤:有两个读音,读qiáo时,意为山尖而高,如“峤岳”;读jiào时,指山道。
8. 峥:读音为zhēng,“峥嵘”一词常用来形容山势高峻突出,也可比喻才气、品格等超越寻常,如“山势峥嵘”“岁月峥嵘”。
9. 峧:读音是jiāo,用于地名,如“峧口”,在河北。
10. 帡:读音为píng,“帡幪”指覆盖,也可比喻庇护。
1. 贶:读音为kuàng,意思是赐予、赠送。如“厚贶”,表示丰厚的赏赐或馈赠。
2. 贻:读音是yí,有赠送、遗留等意思。如“贻赠”“贻害无穷”。
3. 钘:读作xíng,是古代的一种盛酒器,也用作容量单位。
4. 钚:读音为bù,是一种放射性元素,符号为Pu,在核工业中有重要用途。
5. 钛:读tài,是一种金属元素,符号为Ti,具有强度高、耐腐蚀等特点,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化工等领域。
6. 钝:读音是dùn,有不锋利、笨拙、不灵活等意思。如“迟钝”“钝刀”。
7. 钡:读作bèi,是一种金属元素,符号为Ba,其化合物常用于医疗诊断等方面。
8. 钣:读音为bǎn,指金属板材。如“钣梁”“钣材”。
9. 钤:读qián,有印章、盖印等意思。如“钤印”“钤记”。
10. 钥:有两个读音,读yào时,如“钥匙”,指开锁的工具;读yuè时,通“籥”,是古代的一种管乐器,也指锁。
1. 钧:读音为jūn,是古代的重量单位,三十斤为一钧,也有敬辞的用法,如“钧安”“钧座”。
2. 钪:读作kàng,是一种金属元素,符号为Sc,常用来制特种玻璃、轻质耐高温合金等。
3. 钫:读音是fāng,是一种金属元素,符号为Fr,有放射性。在古代,钫还是一种方形的盛酒器。
4. 钬:读huǒ,是一种金属元素,符号为Ho,可用于制作磁性材料等。
5. 钭:读音为tǒu,作姓氏。也指古代的一种酒器,青铜制,有提梁。
6. 钮:读作niǔ,指器物上用手操作、转动的部分,如“电钮”“旋钮”,也同“纽”,有纽扣的意思,还可指印章上端的雕饰。
7. 钯:读音是bǎ,是一种金属元素,符号为Pd,可用于制催化剂、牙科材料等。
8. 矧:读shěn,意思是况且、何况,也有“亦”“又”的意思。
9. 毡:读音为zhān,用兽毛或化学纤维制成的片状物,可用来铺、垫、包东西,如“毛毡”“毡子”。
10. 氡:读作dōng,是一种气体元素,符号为Rn,有放射性,是镭衰变的产物。
1. 牯:读音为gǔ,指公牛,也用于某些雄性家畜或家禽,如“牯牛”“牯子”。
2. 郜:读音是gào,是一个姓氏,同时也是古国名,在今山东成武县东南。
3. 秕:读作bǐ,意思是子实不饱满,如“秕谷”“秕粒”;也可比喻没有价值的东西,如“秕言”“秕政”。
4. 秭:读音为zǐ,古代数目名,一万亿为一秭。
5. 俦:读作chóu,有“伴侣”“同类”的意思,如“俦侣”“俦类”。
6. 俨:读音是yǎn,有庄重、恭敬的意思,如“俨然”“俨如”。
7. 俅:读作qiú,用于“俅俅”,形容恭顺的样子。也用作地名,如“俅江”。
8. 叟:读音为sǒu,指年老的男人,如“老叟”“童叟无欺”。
9. 垡:读作fá,指耕地,把土翻起来,如“垡地”;也指翻耕过的土块,如“土垡”“垡子”。
10. 牮:读音是jiàn,指斜着支撑,如“牮柱”;也指用土石挡水,如“牮水”。
1. 俣:读音为yǔ,形容大的样子,如“硕人俣俣”,常用来形容人的身材高大。
2. 俚:读音是lǐ,有民间的、通俗的意思,如“俚语”,指民间的通俗语言。
3. 俜:读作pīng,“俜停”形容姿态美好,也有孤独的意思,如“伶俜”,表示孤单、孤独。
4. 侮:读音为wǔ,意思是欺负、轻慢,如“侮辱”“欺侮”。
5. 皈:读guī,“皈依”原指佛教的入教仪式,后泛指全心全意地信奉佛教或参加其他宗教组织,也可比喻全身心地投入到某种信仰或活动中。
6. 俟:有两个读音,读sì时,意思是等待,如“俟机”“俟命”;读qí时,用于“万俟”,是复姓。
7. 徇:读音是xùn,有依从、曲从的意思,如“徇私”;也有对众宣示的意思,如“徇首”。
8. 衍:读作yǎn,有开展、发挥的意思,如“衍生”“演绎”;也有多余的意思,如“衍文”。
9. 舢:读音为shān,“舢板”是一种小船,一般用桨划动。
10. 舣:读yǐ,意思是使船靠岸,如“舣舟”。
1. 俞:有三个读音,读yú时,可作为叹词,表示允许、答应,如“俞允”;也可指安定,如“俞俞”。读yù时,通“愈”,意为病好了,也有胜过、更加的意思。读shù时,是古代挖空树木做的船。
2. 弇:读音为yǎn,有覆盖、遮蔽的意思,如“弇日”指日被食。也可表示狭、窄。
3. 郗:读xī,是一个姓氏。
4. 俎:读音是zǔ,指古代祭祀时放祭品的器物,如“俎豆”;也可指切肉或切菜时垫在下面的砧板,如“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5. 卻:读音为què,同“却”,有退的意思,如“却步”;也表示转折,如“却话巴山夜雨时”;还可指推辞、拒绝,如“盛情难却”。
6. 爰:读作yuán,在古文中常作介词,相当于“于”“在”;也可表示“于是”“就”,如“爰书其事以告”。
7. 郛:读音是fú,指外城,如“郛郭”,也可泛指城墙。
8. 瓴:读líng,“高屋建瓴”中的“瓴”指盛水的瓶子,该词形容居高临下,不可阻挡的形势。
9. 胨:读音为dòng,是蛋白胨的简称,是一种有机化合物,由蛋白质部分水解生成,在医学和生物学实验中常用作培养基的成分。
10. 胩:读kǎ,是有机化合物的一类,为烃基和异氰基的化合物,无色液体,有恶臭,溶于酒精和乙醚。
1. 胪:读音为lú,意思是传语,陈述,如“胪陈”;也指陈列,如“胪列”。
2. 胛:读音是jiǎ,指肩胛,肩膀的后部。
3. 胂:读作shèn,是有机化合物的一类,砷化氢分子中的氢原子被烃基取代后生成的化合物。
4. 胙:读音为zuò,指祭祀用的肉;也有“福”的意思,如“胙土”指古代天子分封诸侯时,赐给诸侯祭肉,表示受封。
5. 胍:读guā,是有机化合物,医学上用作消毒剂和防腐剂等。
6. 胗:读音是zhēn,指鸟类的胃,如“鸡胗”;也有“嘴唇溃疡”的意思。
7. 胝:读作zhī,指皮肤因长期摩擦而生成的硬皮,如“胼胝”。
8. 朐:有两个读音,读qú时,用于“朐忍”(古县名)等;读xù时,指屈曲的干肉。
9. 胫:读音为jìng,指小腿,如“胫骨”。
10. 鸨:读bǎo,是一种鸟类,也指旧时开设妓院的女人,如“老鸨”。
1. 狨:读音为róng。释义:哺乳动物,形似猿猴,体矮小,尾长,毛呈丝状,多为白色或褐色,生活在南美洲。
2. 狭:读音是xiá。意思是窄,不宽阔,与“广”相对,如狭窄、狭隘。
3. 狯:读作kuài。有狡猾、狡诈之意,如狡狯。
4. 狰:读音为zhēng。“狰狞”形容凶恶可怕的样子。
5. 飐:读zhǎn。意为风吹物使颤动,如“飐飐微风”。
6. 飑:读音是biāo。指气象学上指风向突然改变,风速急剧增大的天气现象,飑出现时,气温下降,并可能有阵雨。
7. 狲:读作sūn。“猢狲”是猴子的别称。
8. 訇:读音为hōng。形容大声,如“訇然”“訇的一声”。
9. 訄:读qiú。有逼迫、急切、责求等意思。
10. 逄:读音是páng。是一个姓氏。
1. 昝:读音为zǎn,是一个姓氏。
2. 饶:读音是ráo。有丰富、多的意思,如富饶、丰饶;也可表示宽恕、宽容,如饶恕、饶命。
3. 饸:读作hé,“饸饹”是一种用饸饹床子压成的圆柱形面条,多用荞麦面等制成。
4. 饹:读音有le和gē。读le时,用于“饸饹”;读gē时,如“铬瘩”,指面食类食物。
5. 饻:读xī,是以前中国解放区的一种计算工资的单位,一饻等于几种实物价格的总和。
6. 胤:读音为yìn,指后代、后裔,如“胤嗣”“龙胤”。
7. 孪:读音是luán,指双生、一胎两个,如孪生、孪生子。
8. 娈:读作luán,形容容貌美,如“娈童”。
9. 庤:读音为zhì,意思是储备、积聚,也有放置、设置的意思。
10. 奕:读yì,有光明、盛大的意思,如“奕奕”形容精神饱满的样子;也可用于人名,寓意美好。
1. 庥:读音为xiū,意思是庇荫、保护。
2. 疬:读音是lì,“疬子”指的是瘰疬,即颈部淋巴结结核。
3. 疣:读音为yóu,一种皮肤病,病原体是病毒,症状是皮肤上出现黄褐色的小疙瘩,不痛不痒。
4. 疥:读音是jiè,由疥虫引起的接触传染性皮肤病,症状是皮肤瘙痒,有针头大小的丘疹或水疱。
5. 疭:读音为zòng,“瘈疭”指手脚痉挛、抽搐。
6. 疮:读音是chuāng,指皮肤上或黏膜上发生溃烂的疾病,也指外伤。
7. 疫:读音为yì,指流行性急性传染病。
8. 疢:读音是chèn,意思是热病,泛指疾病。
9. 疤:读音为bā,指伤口或疮口长好后留下的痕迹,也比喻物体受损伤后留下的痕迹。
10. 庠:读音是xiáng,古代称学校。注意与“痒”区分,“痒”读音为yǎng,指皮肤或黏膜受刺激需要抓挠的一种感觉。
1. 竑:读音为hóng,意思是广大、博大。
2. 飒:读音是sà,常用来形容风吹动树木枝叶等的声音,如“秋风飒飒”。也有豪迈矫健的意思,如“英姿飒爽”。
3. 闼:读音为tà,指门,小门。如“排闼直入”,表示推开门就直接进去。
4. 闿:读音是kǎi,有开启、打开的意思,也可引申为和乐、欢乐。
5. 阂:读音为hé,意思是阻隔、妨碍,如“隔阂”,指彼此情意沟通的障碍。
6. 差:是一个多音字。读chā时,如“差别”“差距”,表示不同、区别;读chà时,如“差不多”“差劲儿”,有不好、不够标准的意思;读chāi时,如“出差”“差使”,指被派遣去做的事、公务;读cī时,如“参差不齐”,形容不整齐。
7. 羑:读音为yǒu,“羑里”是古地名,在今河南汤阴北,是商纣王囚禁周文王的地方。
8. 迸:读音是bèng,指爆开、溅射,如“迸裂”“迸溅”。
9. 籼:读音为xiān,“籼稻”是水稻的一种,米粒长而细。
10. 酋:读音是qiú,指部落的首领,如“酋长”。也可指(盗匪、侵略者等的)首领,如“匪酋”。还可以表示酒熟,如“酋腊”指极熟的陈酒。
1. 炳:读音为bǐng,常见释义为光明、显著,如“彪炳”“炳蔚”;也有点燃的意思,如“炳烛夜游”。
2. 炻:读音是shí,用于“炻器”,是一种质地介于陶器和瓷器之间的陶瓷制品。
3. 炟:读dá,用于人名,如刘炟(东汉章帝)。
4. 炽:读音为chì,有热烈、旺盛的意思,如“炽热”“炽烈”。
5. 炯:读jiǒng,形容明亮,如“炯炯有神”。
6. 烀:读音是hū,指一种烹饪方法,把食物放在锅里,加少量的水,盖紧锅盖,用文火煮烂,如“烀白薯”。
7. 烁:读音为shuò,指光亮的样子,如“闪烁”“烁烁”。
8. 炮:是个多音字,读pào时,指火炮、鞭炮等;读páo时,意为烧、烤,如“炮制”;读bāo时,指一种烹饪方法,在旺火上急炒,如“炮羊肉”。
9. 炷:读音是zhù,指灯芯,也用作量词,用于点着的香,如“一炷香”。
10. 烃:读tīng,是有机化学上碳氢化合物的总称,如甲烷、乙烯等。
1. 洱:读音为ěr,用于“洱海”,是云南省的一个湖泊名称。
2. 洹:读音是huán,“洹水”是水名,在河南,也叫安阳河。
3. 洧:读wěi,洧水是古水名,在今河南境内。
4. 洌:发音为liè,意思是水清,如“泉香而酒洌”,也可形容寒冷,如“洌风”。
5. 浃:读音是jiā,有“湿透”的意思,如“汗流浃背”;也可表示“遍及”“充满”,如“浃日”(古代以干支纪日,自甲至癸一周十日称“浃日”)。
6. 泚:读cǐ,有“清澈”的意思,如“泚笔”(以笔蘸墨);也可形容汗、泪等流出的样子,如“汗出泚泚”。
7. 浈:读音为zhēn,“浈水”是水名,在广东。
8. 浉:读shī,“浉河”是水名,在河南。
9. 洇:发音是yīn,指液体在纸、布等物体上向四外渗透、散开,如“洇湿”。
10. 洄:读音为huí,意思是水回旋而流,如“洄游”(海洋鱼类因季节等原因,沿着一定路线有规律地往返迁移)。
1. 洙:读音为zhū,洙水,古水名,在今山东。
2. 洑:有两个读音,读fú时,指水在地面下流动,如“洑流”;读fù时,指漩涡,如“洑水”。
3. 涎:读音是xián,指唾沫、口水,如“垂涎三尺”。
4. 洎:读jì,有“到、及”的意思,如“洎牧以谗诛”;也可作“自从”讲。
5. 洫:发音为xù,指田间的水道,也泛指沟渠,如“沟洫”。
6. 浍:有两个读音,读kuài时,指田间排水的渠道;读huì时,用于水名,如“浍河”。
7. 洽:读音是qià,有“和睦、协调一致”的意思,如“融洽”;也表示“广博、周遍”,如“博洽”;还可指“商量、交换意见”,如“洽谈”。
8. 洮:读táo,有“盥洗”的意思,如“洮盥”;也用于地名,如“洮河”。
9. 洵:发音为xún,意思是“诚然、实在”,如“洵美且异”。
10. 洚:读音为jiàng,指大水泛滥,如“洚水”。
1. 洺:读音为míng,常用于地名,如洺河,在河北。
2. 洨:读音是xiáo,洨河,水名,在河北。
3. 浐:读作chǎn,浐河,水名,在陕西。
4. 洴:读音为píng,“洴澼”指漂洗;“洴澼絖”指漂洗棉絮。
5. 洣:读作mǐ,洣水,水名,在湖南。
6. 浒:有两个读音,读hǔ时,指水边,如“水滨曰浒”;读xǔ时,用于地名,如浒墅关(在江苏)。
7. 浔:读音是xún,常用来表示水边深处,也用于地名,如“浔阳”(今江西九江)。
8. 浕:读音为jìn,用于水名,如浕水,在湖北。
9. 洳:读作rù,“沮洳”指低湿的地方。
10. 恸:读音是tòng,意思是极悲哀,大哭,如“恸哭”“悲恸”。
1. 恃:读音为shì,意思是依赖、依靠,如“有恃无恐”。
2. 恹:读音是yān,“恹恹”形容患病而精神疲乏的样子,如“恹恹欲睡”。
3. 恍:读huǎng,有忽然、仿佛等意思,如“恍然大悟”“恍惚”。
4. 恫:读音为dòng,意思是恐惧、吓唬,如“恫吓”。读tōng时,用于“恫瘝在抱”,表示病痛,引申为疾苦。
5. 恺:读音是kǎi,意思是快乐、和乐,如“恺悌”。
6. 恻:读cè,有悲伤、怜悯的意思,如“恻隐之心”。
7. 恬:读音为tián,指安静、安然、坦然,如“恬静”“恬不知耻”。
8. 恤:读音是xù,有怜悯、救济、忧虑等意思,如“体恤”“抚恤”“不恤人言”。
9. 恂:读xún,有诚实、恭顺、恐惧等意思,如“恂谨”。在古文中也通“洵”,表示确实、实在。
10. 恪:读音为kè,意思是恭敬、谨慎,如“恪守”“恪尽职守”。
来源:品味乐与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