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月份,京东正式以“全年免佣”的激进策略进军外卖市场,明确2025年5月1日前入驻的商家全年佣金全免。
京东高调宣布进军外卖市场的消息
引发行业震动
继美团、饿了么双雄争霸多年后
这一领域迎来了新的“搅局者”
降低商户成本、优化骑手生态、提升用户体验
“搅局者”每一招
都直击行业现存痛点
2月份,京东正式以“全年免佣”的激进策略进军外卖市场,明确2025年5月1日前入驻的商家全年佣金全免。
4月21日早间,京东外卖宣布即日起所有超时20分钟以上订单“全部免单”。#7.8元京东外卖迟到免单骑手还赚8元#冲上热搜。
4月22日,港股开盘。前一天因骑手“二选一”引发争议的京东、美团股价双双下跌,分别以-6.32%和-4.62%的跌幅报收。
这场看似“三国杀”的外卖大战
甫一登场就以京东美团之间的直接较量
迎来了白热化
并持续登上热搜
而一场看似商业博弈的话题被引入大众舆论后
也自然引起了
关于商户、关于骑手、关于用户的思考
骑手能否走出算法困境?
用户体验、骑手福利与商家利润之间
能否构成一个三边协调的三角形?
“烧钱”大战后
行业如何健康发展等问题依然有待时间解答?
……
Q一问:
骑手能否走出“算法困境”?
外卖骑手的权益问题近年来备受关注。外卖行业曾多次因“最严算法”导致骑手超时罚款、安全事故等问题被推上风口浪尖。尽管平台此后推出“弹性时间”“疲劳提示”等改进措施,但本质仍未改变——骑手仍是算法系统中的“螺丝钉”。
2025年4月21日,京东发布《致全体外卖骑手兄弟们的公开信》,承诺为全职骑手全额缴纳五险一金,并强调“永不强迫兼职骑手‘二选一’”。当晚,京东创始人刘强东亲自参与配送,表态“反对利用算法压榨从业者”。
美团则优化算法规则,逐步取消超时扣款,改为正向激励积分制,并试点超时免罚机制,同时回应“二选一”争议,称从未限制骑手跨平台接单。这些动作体现出美团也在积极应对骑手的困境,试图通过调整规则来减轻骑手的压力,提升其工作体验感。
尽管上述两家公司一个明确表态“反对利用算法压榨从业者”,一个通过优化算法规则保障骑手权益,但到底是基于竞争态势考虑的“权宜之计”,还是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长久之策”仍有待观察。
有家建议,平台需跳出“算法=效率”的单一思维,商业社会不是服务器上的复杂模型,因为它比复杂模型复杂得多,算法解决不了一切。
Q二问:
如何构成一个三边协调的三角形?
4月22日,京东外卖因“百亿补贴”活动订单暴增导致系统崩溃,部分用户遭遇超时配送。这件事的背后,低价策略在吸引消费者的同时,也可能给服务稳定性带来挑战。消费者蒋女士称,其订单因“系统异常”延迟23分钟未接单,京东随后承诺超时20分钟订单免单,并发放10万张优惠券补偿。京东对消费者体验的重视和积极补救的态度受到网友的好评。
然而,仍有不少消费者质疑,低价补贴是否存在可持续性?“平台总是一开始优惠力度大,后期优惠逐渐递减并取消。”因为京东商家需承担部分满减成本,如“满15减14”中自付5元,长期可能挤压利润。
外卖大战在一定程度上,仍可以被视为一场“抢人大战”,平台之间已经围绕“抢用户”“抢骑手”“抢商户”展开争夺。处理好三者之间关系,尤其是构成一个三边协调的三角形也是其中关键的商业逻辑。无论如何“抢”都涉及相当一部分的资金投入,俗称“烧钱”,只是最后谁来承担“烧钱”成本,是用户、骑手,还是商户仍有待观察,虽然处理三者关系很难画出一个“等边三角形”,但是本轮竞争中,谁都“伤不起”了。
事实上,以往的经验已经证明长期烧钱难持续:与滴滴、美团早期不同,当前资本市场对“烧钱换增长”模式已趋谨慎。
Q三问:
如何看待行业接下来的发展?
4月21日晚间,美团-ADR下跌2.6%,京东集团美股下跌1.9%。4月22日上午,美团、京东港股股价双双下跌,当日京东集团-SW以下跌6.32%报收,美团-W以下跌4.62%报收。
“烧钱换市场”的策略与行业生态的健康冲突吗?京东以“百亿补贴”和“全年免佣金”吸引商家,但商家需承担部分满减成本;打出“品质堂食商家”、“9分钟极速达”的概念。美团宣布三年千亿餐饮扶持计划,但高抽成模式(6%-8%)仍被诟病,部分商家转向京东以求更低成本。美团则以无人机配送和闪电仓网络巩固时效优势。
港股100强研究中心顾问余丰慧认为,市场竞争加剧通常会促使企业改进产品和服务,提高行业整体水平。长期来看,京东和美团的竞争是否会对双方业绩和股价产生持续性的影响取决于战略调整、运营效率的提升、用户体验的优化以及新市场的开拓等因素。
京东入局外卖市场,短期将带来更激烈的竞争,但也可能成为行业升级的契机。无论是骑手权益保障,还是避免无序烧钱,都需要平台跳出“资本狂欢”的旧思维,转向效率与公平兼顾的新模式。当企业意识到“留住骑手就是留住用户体验”,“合理利润优于市场份额”,这个日均亿单的市场才能真正走向成熟。
来源:最武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