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被嫌弃的“无用”孩子,正在悄悄改写人生剧本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23 12:21 2

摘要:凌晨三点,朋友阿娟发来一串60秒语音。我揉着发酸的眼眶点开,她带着哭腔的声音炸响在寂静的出租屋:"你说我是不是太失败了?儿子数学又考倒数,钢琴考级三次没过,昨天班主任说可能连普高都悬......"

图来源于网络

凌晨三点,朋友阿娟发来一串60秒语音。我揉着发酸的眼眶点开,她带着哭腔的声音炸响在寂静的出租屋:"你说我是不是太失败了?儿子数学又考倒数,钢琴考级三次没过,昨天班主任说可能连普高都悬......"

我能想象的到,窗外的霓虹灯把她的影子投在斑驳墙面上的,这个单亲妈妈蜷缩在二手沙发里,脚边散落着《海淀鸡娃宝典》和褪色的少年宫缴费单的样子。这已经是本月第三个崩溃的家长,教育焦虑像病毒般在城市蔓延。

图来源于网络

反正醒了,也睡不着我,我干脆就翻起了《庄子》,正好翻到了《无用的樗树》这一篇,故事是这样的:

惠施对庄子说:“我有一棵很大的树,树名叫作樗(chù)。这树的主干,木瘤盘结。它的小枝,也都凸凹扭曲,完全不合乎绳墨规矩。这树就长在路边,但从来就没有木匠去理会它。现在你所讲的话,依我看也就和这大树一样,大而不适用,有谁人会相信呢!”

庄子说:“你没有看见过狐狸和野猫吗?为了捕食,东蹿西跳,不管高低,结果往往中了机关,死在陷阱里。至于牦牛身子虽大,像天空垂下来的一块云,但它不能捉老鼠。现在你有一棵这样大的树而愁它无用,那何不把它种在广大空旷的地方,很舒适地在树下盘桓休息。这树既然没有其他的用处,自然也就不会有人来砍伐,而且它又不会妨害别人,自然你也不必操心了。”

图来源于网络

看完这篇,我书放在床头柜上,不禁想起了朋友阿娟、他的孩子以及我们今天的教育困局。我突然冒出了几点不见得成熟的感受:

一、"有用"的代价:我们正在批量制造"速生林"。

我想起了一次在区里的某重点小学教室后墙贴着的《24字成功法则》,字迹被反复摩挲得模糊:"早识字、精奥数、练口语、考证书..."我不禁想到家长们现在不就像惠施打量樗树般审视自己的孩子:数学思维不够快?送去集训营!作文缺乏灵气?买名家模板!去年上海某培训机构曝光的课程表显示,9岁孩子每周要完成38项学习任务。

这些被精心修剪的"速生杨"们,在短视频里展示着超越年龄的沉稳:"我的理想是进投行,年薪百万。"

可儿童医院心理科主任告诉我,门诊量五年涨了300%,最小的抑郁症患者才8岁。

二、庄子早就预言了现代教育困局

两千年前那场著名的辩论,正在千万个家庭重演。

惠施指着歪脖子樗树说:"看这没用的东西!"就像如今家长看着成绩单叹气。但庄子看到的不是扭曲的枝干,而是树荫下可供黄牛乘凉的广阔天地。

老家堂哥的遭遇是个绝佳注脚。当年他高考三次落榜,被全村嘲笑"榆木疙瘩"。可这个别人眼里的"废柴",在县城开了间农机修理铺,疫情期间研发的自动播种机拿下省级创新奖。去年同学聚会,当年考上985的班长正为裁员焦虑,他却在田埂上教儿子辨认野草:"你看这牛筋草,农人嫌它抢养分,可中医说它能治风湿。"

三、"无用之学"正在悄悄逆袭

北京某重点中学悄悄把"发呆课"排进课表,学生们在紫藤架下看蚂蚁搬家能加素质分。

杭州菜市场里,辍学打工的姑娘把鱼鳞拼成梵高星空图,抖音粉丝一夜破百万。

这些故事让我想起庄子说的牦牛——虽然抓不住老鼠,但它的尾巴能做祭祀的旌旗。

心理学教授周瑾做过跟踪调查:那些坚持"无用"爱好的孩子,十年后创业成功率高出23%。

就像樗树因为"没用"逃过斧斤之灾,这些孩子未被标准化模板规训的野性思维,反而成了AI时代的稀缺品。

四、在"有用"和"无用"之间找到第三条路

深夜给阿娟回信时,我在台灯下压了片樗树叶。"还记得咱们小时候在河滩捡的雨花石吗?当时觉得不能吃不能穿,现在却是收藏市场的宝贝。"

教育不是流水线,人生更不是单选题。那个喜欢蹲在小区看蚯蚓的孩子,可能成为下一个法布尔;总把橡皮刻成小动物的"手残党",或许就是未来的非遗传承人。就像樗树不需要变成房梁,它的价值在于让飞鸟筑巢、让旅人乘凉。

图来源于网络

窗外的天光渐渐泛白,阿娟发来晨跑照片。她儿子举着自制的昆虫观察箱,箱盖上歪歪扭扭写着:"今天发现蚂蚁会排队领路"。这让我想起庄子说的"树之于无何有之乡",或许真正的教育,就是给孩子留块自由生长的原野。

[烟花][烟花][烟花][烟花][烟花][烟花][烟花][烟花][烟花][烟花][烟花][烟花][烟花][烟花]

你支持"无用教育"吗?

A,支持!每个孩子都该有野蛮生长的权利

B,反对!社会竞争太激烈必须抓重点

C,说不清,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你会选择哪一个,欢迎在评论留下您的挚言!

来源:悟我59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