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由顺义区教委、区社区教育中心主办的“初中年级主任高级研修班”与“小学德育干部高级研修班”第一阶段第二、三轮课程分别在牛栏山一中实验学校和东风小学举行,60名研修班学员参与集中研修。
近日,由顺义区教委、区社区教育中心主办的“初中年级主任高级研修班”与“小学德育干部高级研修班”第一阶段第二、三轮课程分别在牛栏山一中实验学校和东风小学举行,60名研修班学员参与集中研修。
本次培训特邀北京教育学院德育研究中心主任张红、北京第五十中学校长王祺、北京市广渠门中学教育集团原校长吴甡为学员开展专题讲座。
张红主任作“协同共育视角下的家校沟通”主题讲座。她指出,教师的家庭教育指导能力对家校共育成效起着决定性作用。在家校沟通策略上,沟通形式和内容要双管齐下,通过集体指导普及教育理念和方法,个别指导解决特殊学生问题。针对家长不同态度,要分别采取增加视角普及知识、共情打破防御机制、“小步子,大目标”陪伴改变等方式精准施策,助力和谐家校关系,推动学生健康成长。
王祺校长以“家校社共育的理论与方法”为题,为小学德育干部开展讲座。他指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分别在学生成长中承担着基础、发展、实践功能。要正确看待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关系,凝聚价值共识,遵循以人为本原则,讲究沟通策略,把握二者差异与互补性。他鼓励学员们运用积极心理学的“情绪 ABC法”,以积极心态应对难题,推动家校社协同育人,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吴甡校长在“家校协同育人 学校主导作用实践与思考”的讲座中表示,家校社协同共育已上升为国家意志,但现阶段仍存在家庭教育缺位、学校协同形式化等困境。学校应发挥主导作用,建立专业指导师队伍,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他指出,学员们在沟通时要尊重家长并给予建设性意见,同时要关注孩子成长规律,重视关键教育阶段。唯有家庭氛围和谐,才能培育出优秀人才,学校与家庭应统一育人目标,重点关注孩子的品德培养与人格塑造。
“初中年级主任高级研修班”与“小学德育干部高级研修班”分别以“提升开展家校社协同共育的团队带动力”和“提升家校社协同共育‘一校一策’实践力”为核心目标,借助专题讲座、案例教学、实地观摩、云端交流互评等形式,帮助初中年级主任(组长)与小学德育主任深入掌握共育策略,提升实践能力,探索出贴合实际的协同育人模式。后续,研修班计划组织学员开展更多交流活动,在持续实践中优化方案,形成可推广的经验成果。
未来,顺义区将持续深化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不断优化“教联体”建设,充分发挥培训成果的辐射带动作用,打造具有顺义特色的协同育人模式,为学生成长筑牢坚实基础,助力教育强区建设。
来源:京津冀消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