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月22日,华为在上海召开乾崑智能技术大会,正式推出乾崑智驾ADS 4、鸿蒙座舱HarmonySpace 5等一系列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华为宣布高速L3商用解决方案——ADS Ultra旗舰版已准备就绪。这一动作不仅标志着华为在自动驾驶领域的
4月22日,华为在上海召开乾崑智能技术大会,正式推出乾崑智驾ADS 4、鸿蒙座舱HarmonySpace 5等一系列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华为宣布高速L3商用解决方案——ADS Ultra旗舰版已准备就绪。这一动作不仅标志着华为在自动驾驶领域的重大突破,更是在当前智能驾驶技术面临信任危机的背景下,以技术升级与责任承诺回应行业痛点。
技术底座:WEWA架构重塑智驾逻辑
华为乾崑智驾ADS 4的核心升级在于WEWA架构,即世界引擎与世界行为模型的结合。云端世界引擎通过扩散生成模型技术,模拟出密度高达真实世界1000倍的复杂场景,如侧前车切入、鬼探头、前车急刹等,极大解决了训练数据不足的瓶颈。
而车端的世界行为模型则是一个智驾原生基模型,依托全模态感知和场景化决策能力,实现更接近人类驾驶的逻辑。据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CEO靳玉志介绍,新架构下,端到端模型时延降低50%,通行效率提升20%,重刹率减少30%。
安全始终是华为智驾系统的核心。ADS 4提出了“全时速、全方向、全目标、全天候、全场景”五维安全目标,并推出全维防碰撞系统CAS 4.0。该系统不仅优化了路面自适应AEB功能,还新增智驾爆胎稳定控制辅助、驾驶员失能辅助等能力。硬件层面,华为同步发布了高精度固态激光雷达、舱内激光视觉传感器Limera以及分布式毫米波雷达,进一步强化极端天气和小目标障碍物的识别能力。
高速L3商用:从技术验证到责任承诺
此次发布的ADS Ultra旗舰版,是华为首次将L3级自动驾驶技术推向商用阶段,尽管目前仅限高速场景,但意义重大。靳玉志透露,华为已在云端完成6亿公里的高速L3仿真与验证,确保系统能应对99%的常规场景,并以99%的精力攻克1%的极端案例。这种“先高速、后复杂”的落地策略,既体现了技术审慎,也展现了华为对安全底线的坚守。
值得注意的是,华为并未回避行业当前面临的信任挑战。在发布会尾声,华为联合11家合作车企发起智能辅助驾驶安全倡议,明确要求厂商在宣传中界定功能边界和使用条件。这一举动既是对近期行业事故的回应,也彰显了华为试图以标准化推动行业良性发展的野心。
智能座舱升级:MoLA架构重构人车交互
除智驾系统外,鸿蒙座舱HarmonySpace 5的更新同样亮眼。新系统采用混合大模型Agent架构,整合通用大模型与垂域AI能力,使模糊语义和复杂指令的执行成功率提升至85%。例如,用户可通过语音反馈车辆故障,系统依托乾崑云鹊垂域大模型实现专业诊断。此外,华为还推出HUAWEI SOUND非凡系列音响、16.1英寸3K智慧屏等硬件,进一步强化沉浸式座舱体验。
华为的野心:从技术提供者到标准定义者
华为在智能汽车领域的投入堪称豪赌。2024年,乾崑智驾研发投入超100亿元,8000名工程师参与攻关。目前已有22款车型搭载乾崑系统,覆盖纯电、混动和燃油车。市场预测显示,2025年城区智驾辅助搭载量将接近400万辆,未来三年或突破2700万辆。在这一浪潮中,华为显然不甘于只做技术供应商,而是希望通过安全标准与系统架构的定义,成为智能驾驶时代的规则制定者。
此次乾崑智驾ADS 4的发布,既是华为技术实力的集中展示,也是对行业质疑的有力回应。在智能驾驶的十字路口,华为选择以安全为基石,以责任为承诺,或许这正是破解公众信任危机的关键钥匙。
来源:科技On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