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股市内参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23 22:25 2

摘要:温馨提示:一颗种子能否顺利生根发芽、长大成为一棵大树,不光取决于种子本身。另外还需要看种子生长的土壤、光照、水源、动物等客观环境。而资讯犹如种子,能否影响股价上涨,也需要看当时市场所处的客观环境。冷静、理智、客观的分析和决策是投资和投机成功的非常重要的前提。

温馨提示:一颗种子能否顺利生根发芽、长大成为一棵大树,不光取决于种子本身。另外还需要看种子生长的土壤、光照、水源、动物等客观环境。而资讯犹如种子,能否影响股价上涨,也需要看当时市场所处的客观环境。冷静、理智、客观的分析和决策是投资和投机成功的非常重要的前提。

一、投资资讯

1、强强联合推动具身智能机器人与星闪产业化融合

据报道,国际星闪联盟官微消息,近日,由TC591全国机器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办的“具身智能+新一代通信标准技术研讨会”成功举办。会上,TC591全国机器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与国际星闪联盟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机器人技术与新一代无线短距通信技术的融合,推动具身智能机器人标准化与产业化发展。据悉,星闪技术具备通定感融合和通过确定性质量满足AI需求的能力,可为具身智能机器人提供高效的本体间通信与群体协作能力。同时,即将开始的星闪3.0标准将进一步面向具身智能和AI无线通信进行标准化工作。

星闪NearLink”是中国原生的新一代近距离无线联接技术,致力于短距通信技术创新和产业生态。其具备低时延、高吞吐、高并发、高可靠、抗干扰和精定位6大领先的技术能力。作为国际化的新一代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星闪NearLink正在与蓝牙、Wi-Fi形成“三足鼎立”之势。星闪技术路线设计的代际式演进具有灵活性和前瞻性,星闪标准将重新定义新一代短距无线通信系统,在“人-车-家-园”场景具有广阔的应用场景,面向行业和面向消费者领域都存在巨大的、超万亿级的市场潜力。

A股公司中,荣联科技是专业的数字化服务提供商,星闪联盟的理事单位。

奋达科技为星闪联盟会员单位,加入星闪联盟的6个工作组,后续将围绕SparkLink在智能家居、智能终端、智能穿戴、智能制造领域的需求及解决方案等开展相关工作。

2、新疗法获批临床 中国医生成功“治愈”糖尿病

据报道,上海长征医院对外披露,通过干细胞再生移植疗法,近一年来医院副院长、器官移植中心主任殷浩团队成功治愈了多位1型糖尿病患者。这是继去年5月,殷浩联合团队全球首次利用自体干细胞再生疗法成功治愈重度2型糖尿病患者后,又取得的一系列新突破。据团队介绍,研究表明,通过微创输注的给药方式,可实现胰岛功能衰竭糖尿病(1型和严重2型)患者的治愈。基于这一系列前期研究进展,2025年4月18日,由殷浩团队联合开发的“异体人再生胰岛注射液”,获国家药监局临床试验默示许可,成为中国第一个,全球第二个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的异体通用型再生胰岛产品。

据了解,和去年使用的自体再生胰岛不同,此次获批临床试验的“异体人再生胰岛注射液”,基于的是健康供体来源的血液细胞,目前已实现了体外标准化及规模化制备,有望进一步扩大干细胞再生治疗的可及性。我国的糖尿病患者数多达1.4亿,几十年来,胰岛移植治疗糖尿病虽已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但碍于人胰腺供体短缺,严重限制了其广泛应用。如今,以人体细胞为来源的再生胰岛移植,有望彻底解决这一难题。

A股公司中,开能健康控股子公司原能细胞与上海长征医院共建“长征—原能细胞临床研究中心”及“长征—原能生物样本库”,重点支持免疫细胞、干细胞治疗方向的转化医学研究。

中原协和参股公司合源生物与上海长征医院合作开展干细胞药物临床试验。

3、我国发布国家方案全面加强消耗臭氧层物质管理

据报道,4月23日,据生态环境部消息,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印发《中国履行〈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国家方案(2025—2030年)》,全面加强消耗臭氧层物质和氢氟碳化物管理,协同应对臭氧层损耗和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明确了履约目标,并从源头管控、过程控制、末端治理和进出口管理四个方面提出了11项具体任务,例如,在强化管控物质使用管理方面,家电行业自2026年1月1日起,禁止生产以氢氟碳化物为制冷剂的电冰箱和冰柜产品。此外,生态环境部联合商务部、海关总署印发了修订后的《消耗臭氧层物质进出口管理办法》,进一步优化消耗臭氧层物质进出口管理。

A股公司中,力合科技自主研发颗粒物成分监测及臭氧前驱体分析系统,技术覆盖空气质量网格化监测。

三美股份氟化工产能规模居前,第三代制冷剂产能占比高。

4、生态环境部正开展聚变监管法规标准体系研究、保障聚变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4月23日,生态环境部辐射源安全监管司司长刘璐在发布会上表示,生态环境部正开展聚变监管法规标准体系研究,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建立科学合理可行的监管制度,保障聚变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一是坚持科学监管,明确不套用目前对裂变堆的监管要求,建立适应聚变装置特性的监管框架。二是规范监督管理,减少监管不确定性。三是以风险为指引,科学分析评估各类装置的辐射安全风险,确认装置的类别,分级分类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和辐射安全许可审查。下一步将坚持以高水平安全监管,保障我国核聚变事业高质量发展。

核聚变是人类理想的终极能源,相较于传统能源和其他新能源,核聚变在能量输出效率上具有显著优势;同时,相比核裂变,其在安全性、可持续性和环保性方面表现更优,使被视为未来能源体系的核心方向。目前全球核聚变产业进入加速期,尽管商业化堆的全面落地仍需实验堆的持续验证,但单座实验堆百亿级投资体量叠加建设提速,已驱动可控核聚变市场进入高速增长通道。机构预测,2025-2030年托克马克核聚变市场空间有望达到6810亿元,而2030-2035年受益即将可能规模化落地的商业堆,托克马克核聚变市场空间有望上升至3万亿规模。

久盛电气公司有产品应用到核电领域,在核聚变领域,公司与有关科研所有合作,有少量产品被应用。

合锻智能公司是真空室核心供应商,此前公司表示2亿元可控核聚变订单合同约定完成时间为2025年底。

5、存储供应商对DRAM提价8-10%、行业供需关系或将逐步改善

根据集邦咨询最新的内存现货价格趋势报告,在DRAM方面,OEM厂商正在逐步增加库存水平,以确保在关税政策明朗之前拥有安全的库存量,而DRAM供应商也同步上调了DRAM产品的现货价格,幅度在8-10%之间。至于NANDFlash方面,由于需求放缓,目前市场主流产品价格持平。

由于存储原厂减产和生产节奏影响,NAND供货吃紧,美光、三星电子、SK海力士等厂商均将从4月起提高NAND闪存报价,NAND价格回涨速度高于原先预期。2025年以来DRAM价格表现分化,DDR5等高档产品价格回升明显,中低端DRAM价格表现平淡。海外存储原厂库存较高峰期已有明显去化,下游应用或处于调整库存的后期阶段。国内模组和利基型存储等行业存货显示行业或将见底回升。

随着AI训练和推理对算力需求的快速增长,数据中心对HBM、大容量DDR5及企业级SSD的存储需求同步增加,AI与云服务成为存储需求核心驱动力。DRAM位元需求2025/2026年分别有望同比增长15%/17%,NAND位元需求2025/2026年分别有望同比增长12%/15%,同比增速较2024年有望加速。分析师预计,随着存储上游控产、库存消化,以及AI应用扩大带来企业数据中心eSSD、大模型本地部署和终端换机等新增需求,行业供需关系或将逐步改善,存储价格和需求有望逐步回升。

可关注澜起科技、兆易创新等。

6、文旅消费升级行动方案落地、四档主题惠民活动贯穿全年

4月23日,2025年全国文化和旅游消费促进活动启动仪式暨全国“五一”文化和旅游消费周主场活动在河南郑州举行。活动时间从2025年4月至2026年3月,文化和旅游部聚焦大力提振文化和旅游消费,围绕劳动节、暑期、国庆节、春节等重要节点,组织开展全国“五一”文化和旅游消费周、暑期文化和旅游消费季、国庆文化和旅游消费月、春节文化和旅游消费月,并举办专题主场活动,推出特色文旅活动及惠民措施。

中航证券表示,五一预热强劲,旅游产业价值重估。在“政策激励+消费结构升级”共振背景下,文旅板块的景气修复将具备持续性。旅游市场当前呈现“长线修复、县域扩容、品质提升”三重趋势,供需两端同时改善,政策红利与结构红利正在叠加释放。

中信证券表示,从供给端而言,服务消费仍有扩容升级空间,从需求而言,居民在服务消费上的倾向更高,服务消费本身处于相比商品消费的更高增长阶段。在扩内需政策预期升温的背景下,市场将服务消费作为重点支持的预期方向之一。而其中文旅产业具有容量大、范围广、韧性高、带动强的特征,期待升温。基本面而言,近期“五一”预订数据显示旅游需求韧性强,预计民航日均旅客量同比增7.6%,亦有望形成情绪催化。

长白山是以旅游客运为核心、冰雪经济为增长极的综合旅游服务商,依托长白山世界级自然景观资源,专注于旅游综合服务。

大连圣亚以海洋主题乐园运营为核心,专注于文旅全产业链开发,是国内唯一以人造海洋景观为主营业务的上市企业。

7、机器人通信标准体系加速构建、星闪技术打通智能决策关键链路

4月23日,国际星闪联盟官微消息称,由中国TC591全国机器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办的“具身智能+新一代通信标准技术研讨会”于近日成功举办。会上,TC591全国机器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与国际星闪联盟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机器人技术与新一代无线短距通信技术的融合,推动具身智能机器人标准化与产业化发展。此次合作旨在打通机器人本体感知、通信与决策的关键链路,加速多机器人协作场景的规模化落地。

国开证券表示,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快速迭代,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呈现加速态势。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激发数字经济创新活力,大力发展机器人等智能终端,当前已有北京、上海、广东、浙江等多个省市陆续制定了人形机器人发展路径及相应保障措施,大力推进技术创新与产业集聚,在政策支持叠加技术升级等多重因素推动下,我国人形机器人行业发展有望驶入快车道。

光大证券表示,从人形机器人量产节奏的角度,2025年将会是突破性的一年。万台级别的量产将带动下游产业链进入确定性放量阶段,而万台级别的数据采集和训练有望真正解决数据匮乏的难题,推动人形机器人向更泛化、更实用的阶段。坚定看好人形机器人产业,基于当前硬件技术路线与各厂商进展。

长盛轴承在滚珠丝杠和滚柱丝杠领域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从产品研发到量产逐步推进。丝杠是人形机器人精密传动的关键,其制造工艺复杂,技术要求极高。

汉威科技公司生产的电子皮肤主要应用于人形机器人手掌,已与多家人形机器人本体厂商展开合作,为其提供电子皮肤及指腹类传感器,与小米、比亚迪等积极展开合作,并计划于2025年上半年完成新产线的搭建与试运行。

三花智控以“制冷+车热管理”双轮驱动,向“AI机器人+智能生态”延伸,核心优势在于技术壁垒、全球化布局及头部客户绑定。

兆威机电公司是国内少数掌握多种齿轮生产工艺并实现规模化应用的企业之一,可提供“齿轮箱+电机+控制”一体化解决方案。目前正在积极布局指节电机独立驱动方案开发仿生机器人灵巧手产品。

8、云计算产业标准化提速、工信部拟建新一代标准体系框架

近日,工信部公开征求对《云计算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2025版)》(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到2027年,新制定云计算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30项以上,不断健全引领云计算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标准体系。开展标准宣贯和实施推广的企业超过1000家,以标准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成效更加凸显。加快云计算领域国际标准供给,进一步提升标准国际影响力。

国金证券表示,短期来看,美国关税政策对计算机公司基本面影响较小,国产替代和自主可控板块有望受益。基本面角度看,对于板块总体的业绩端影响较小。考虑到关税落地后,国内可能继续出台稳增长的政策,对于以国内需求为主的计算机板块影响正面。受益的角度看,对等制裁背景下,预计国产替代和自主可控迫切度提升,成为市场关注点,包括信创、华为产业链、工业软件、军工信息化等在内的方向受到追捧。

兴业证券表示,随着国内科技产业成长性信心提振,以及AI对云计算产业各环节的赋能及需求拉动,此前云计算海外映射的估值逻辑正全面修复。考虑到中美科技股的此前的背离,国内云计算龙头的估值修复有望持续发酵。

浙大网新是中国领先的数智化技术整合服务提供商,以“AI Driven 智能驱动”为核心战略,整合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构建覆盖算力基础设施、底层模型到场景应用的完整技术链路,推动政企客户的数字化转型。

协创数据以“云智造+数字化”赋能供应链管理及成本管控,营收规模及盈利能力较前几年实现了大幅增长。

数据港主营业务为数据中心服务,并以批发型数据中心服务为主,零售型数据中心服务和数据中心增值服务为辅,通过提供定制化的规划、设计、系统集成、运营管理服务来满足最终用户的独特数据中心服务需求。

奥飞数据+4.38%公司是专业的数据中心业务运营商和通信综合运营企业,同时拥有IDC、固定网国内数据传送业务、ICP等通信业务的经营资质,能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通信解决方案。

9、万亿国债明日启动发行、工程机械景气有望持续

1.3万亿超长期特别国债将通过基建投资扩张、设备更新强制替代等路径,为工程机械行业创造结构化增长机遇。

具体来看,1.3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与4.4万亿元专项债形成资金合力,重点投向重大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等“两重两新”领域,直接拉动土方机械需求。2025年1-2月国内挖掘机和装载机销量已分别增长51.4%、26.2%,印证基建项目的设备需求持续释放。轨道交通、水利工程等重大项目加速推进,将进一步拓宽工程机械应用场景。

此外,2000亿元国债资金专项支持设备更新,要求设备国产化率不低于80%,工业领域生产设备占比超80%。这将推动工程机械行业淘汰低效设备,加速智能化、绿色化装备的迭代更新,预计带动超7000亿元社会资本投入。

近期“央视财经挖掘机指数”显示,一季度,全国工程机械平均开工率为44.67%,同比上涨了1.62%,为实现一季度经济“开门红”和完成全年经济增长目标奠定了良好基础。可以预期后续随着政策的托底效应,设备利用率有望回升,工程机械行业需求有望得到边际修复,可关注中联重科、三一重工及恒立液压等龙头。

10、国家级制造业创新指数稳步提升、看好高端机床

近日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发布的《制造业创新指数报告(2024)》显示:2013年至2023年,我国国家级制造业创新指数稳步提升,年均增速达到11.6%。报告同时指出,2013至2023年,我国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产出指数年均增长12%,创新供给水平逐年提升;2023年创新协同指数年均增速最快,达到19.2%,政产学研协同程度不断提高。

国家级制造业创新指数中的“创新协同”指标年均增速达19.2%,这反映出产学研合作与技术转化效率的提升。机床行业作为技术密集型产业,将受益于更高效的产业链协同,例如精密测量、智能控制等上游技术的突破可加速高端机床国产化进程。同时,创新指数提升反映核心技术的积累,例如五轴联动数控系统国产化突破打破国外技术封锁。

另外,2025年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后,制造业设备更新需求有望加速释放。工业领域设备更新改造项目中,机床作为核心生产设备可享受固定资产投资15%的补贴。部分高端化、智能化技改项目补贴比例可提升至20%-30%,例如首台(套)装备应用可获30%购置补贴。同时,政策要求淘汰超期服役老旧设备,预计2025年机械行业设备更新市场规模将突破1.2万亿元,其中数控机床占比超60%。

相关上市公司明显受益,可关注宇环数控、科德数控等高端机床龙头。

11、高阶智驾车型加快推出、产业链或再迎发展机遇

4月23日,2025上海国际车展期间,广汽埃安与滴滴自动驾驶强强联合,推出全球首款具备全球适应能力的前装量产L4高度自动驾驶车。广汽方面承诺,广汽将为未来L4车型的自动驾驶安全担责兜底。据悉该车将于年底量产交付,明年实现规模化运营,2027年将推出面向个人用户的L4车型。

另外,4月22日,华为在上海举办了一场智能技术大会。会上,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业务部门的首席执行官靳玉志宣布,正式推出华为乾崑ADS 4 L3级别的高速商用解决方案。此前4月19日,在阿维塔06车型的上市发布会上,阿维塔科技董事长朱华荣透露,阿维塔将率先采用华为的L3级智能驾驶解决方案。

当下智能驾驶已成为新车竞争的焦点,车企为了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纷纷加快L3车型的研发和推出,产业链有望受益,建议关注海天瑞声、金溢科技等。

12、药企竞速入场、核药成生物医药领域“新引擎”

近日,核药头部远大医药宣布,其与武汉睿迪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及杰科(天津)生物医药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的全球创新放射性核素偶联药物GPN02006在中国的临床研究取得了里程碑式突破。GPN02006作为针对GPC-3靶点的诊断型放射性药物,具有高特异性和高亲和力,预计将成为全球首个针对该靶点的HCC诊断类产品。

此前,4月7日,云南白药全资子公司云核医药(天津)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化学1类放射性治疗新药“INR102注射液”正式获得临床试验默示许可;3月25日,科伦博收到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批准放射性核素药物SKB107新药临床试验申请的临床试验通知书;更早的1月初,恒瑞医药公告,公司申报的HRS-6768注射液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签发的《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将于近期开展临床试验。

在精准医疗时代浪潮的推动下,核药赛道正成为生物医药领域的“新引擎”,加上越来越多药企入局,全球放射性药物市场有望进一步扩容。中国核安全局数据显示,预计2025年国内放射性药物市场规模将达到93亿元,到2030年,市场规模将增加至260亿元。

业内认为,在技术创新与资本助力的双重驱动下,药赛道的蓬勃发展可期。

东诚药业全产业链布局,通过并购整合完成从核素供应、核药研发到核药房网络的全产业链覆盖,拥有30个核药生产中心;

恒瑞医药2020年成立子公司天津恒瑞,布局4款核药管线,包括靶向PSMA的前列腺癌诊断与治疗药物。

13、两项临床试验显示、干细胞治疗帕金森病安全有效

最新一期《自然》发表了两项独立临床试验研究,验证了干细胞疗法对帕金森病的安全性。两项研究分别利用了人诱导多能干细胞和人胚胎干细胞产生的细胞。

据悉,目前干细胞治疗已进入临床转化阶段,在神经疾病(如帕金森病、脊髓损伤)、免疫疾病(如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心血管修复(心肌梗死)及器官再生(肝硬化、糖尿病)中成效显著。其机制包括多向分化替代损伤细胞、免疫调节及旁分泌修复。间充质干细胞药物获批验证了安全性与疗效。未来技术将朝精准化、标准化发展,进一步拓展至骨骼关节修复、生殖系统及视网膜病变等新兴领域,为复杂疾病提供新策略。

当前布局干细胞药物研发与生产的上市公司有中源协和、冠昊生物等。

14、AI政务大模型标准研讨会召开、行业发展迎来新契机

近日,《人工智能 政务大模型系统技术要求》国家标准研讨会在京召开,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等34家产学研用单位参与会议。据悉,标准起草组下一步将根据研讨情况,优化完善标准框架内容,统筹标准研制责任分工,确保高质量完成标准编制,并积极推进标准立项工作。

此次《人工智能 政务大模型系统技术要求》标准研讨会的召开,标志着我国在政务大模型领域的标准化工作迈出了重要一步。随着标准的逐步完善和落地实施,有望推动政务大模型技术在更多场景中的高效应用,提升政务服务的智能化水平,助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同时,这也将为相关技术企业和产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榕基软件基于华为昇腾人工智能计算基础软硬件平台,训练、微调政务大模型、公文大模型,研发智能应用基础服务平台;

开普云战略布局AIGC,以大数据全生命周期能力和人工智能平台能力作为技术基础,构建政务大模型、电力大模型、多模态AIGC等行业大模型。

15、中国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成果将揭晓 相关企业迎机遇

国新办将于4月24日(星期四)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介绍2024年中国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此次新闻发布会将重点介绍我国在知识产权保护、运用、服务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和取得的成效。

当前,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已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2024年,我国在知识产权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截至2024年底,我国国内发明专利有效量达到475.6万件,成为世界上首个突破400万件的国家。

随着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不断推进,相关企业有望受到更多关注。

安妮股份为版权人提供技术服务,并将致力于为版权人提供安全、高效、便捷的电子证据服务,“版全家”平台成为中国版权保护中心DC体系的首批示范应用平台;

中国科传是目前国内拥有科技图书和期刊内容资源最多的出版单位之一。

16、多家企业出货量同比增加、风电进入高景气周期

2025年,风电行业旺季来得比往年更早一些,行业内多家企业出货量同比增加,业绩增长。时代新材表示今年由于市场对风机叶片需求旺盛,公司全年都处在比较紧张的交付状态。在今年1-3月,其已与国内多家风电主机厂签订叶片销售合同,总金额达19.8亿元,相比于去年一季度的13.2亿元同比增长50%。此前大金重工公告显示,公司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1.41亿元,同比增长146.36%;净利润2.31亿元,同比增长335.91%。金雷股份则预计一季度业绩同比增长70.96%至91.47%。

从国内市场来看,2024年风电招标量的爆发为2025年装机量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陆上风电项目施工建设周期一般为一到两年左右,在不考虑特殊因素的情况下,2025年将迎来风电项目的密集交付期。与此同时,海外市场的增长动力同样强劲。在欧洲,英国、德国等计划在未来几年大幅增加海上风电装机容量。在中东,沙特阿拉伯、阿联酋等国家正在大力推进风电项目建设。

总体来看,当前风电行业当前处于高景气周期,建议关注新强联、恒润股份等。

17、主流品种均价同比上涨两成、玻纤龙头受益

根据行业数据,2025年一季度主流玻纤品种缠绕直接纱2400tex的均价同比上涨24%至3732元/吨。供给端产能收缩,下游风电、汽车等领域需求回暖,叠加企业库存去化,形成短期供需错配。4月玻纤价格延续了一季度的回升势头。

2025年玻纤行业呈现显著投资机遇:需求端,新能源(风电、光伏)、汽车轻量化及AI算力驱动的高性能电子纱/布需求加速释放,叠加“以旧换新”政策提振消费电子领域,支撑行业量价弹性。供给端,龙头企业通过产能整合与技术改造优化产品结构,产能利用率提升叠加成本下降,盈利修复确定性增强。当前头部企业估值处于历史低位,且行业库存去化明显,叠加政策红利与高端产品国产替代空间,估值修复动力充足。

可关注中国巨石、中材科技等。

二、公司资讯

1、宇环数控:数控机床产品可搭配国产操作系统

宇环数控4月23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称,公司数控机床产品根据应用领域和客户需求可搭配进口或国产的操作系统;公司设立了智能控制技术联合实验室,该实验室主要开展中高端数控系统的二次开发、高档数控装备的研发与测试、智能制造技术开发与应用等系统研究。公司数控磨削设备在电池领域主要应用于刀片加工,公司将密切关注行业的发展,通过技术和产品创新努力满足市场需求。

2、德福科技:HVLP1-2已批量供货英伟达项目及光模块领域

德福科技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公司与生益科技、台光电子、松下电子、联茂电子、华正新材、鼎鑫电子、深南电路、胜宏科技等知名CCL和PCB厂商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为其供应链国产化需求提供电解铜箔解决方案,目前高端产品国产替代符合预期。RTF-3已实现对多家CCL客户实现批量供货,RTF-4进入客户认证阶段。HVLP1-2已批量供货,主要终端应用于英伟达项目及400G/800G光模块领域。HVLP3已通过日系覆铜板认证,应用于国内算力板项目,预计2025年该款产品将加速放量。HVLP4在与客户做试验板测试,HVLP5处于特性分析测试。

公司自主研发的3μm超薄载体铜箔(C-IC1)已通过国内存储芯片龙头可靠性验证和工厂制造审核,自今年3月起开始供货。带载体可剥离超薄铜箔是制备难度最高的铜箔产品之一,该产品技术多年被日系及欧洲电子电路铜箔等公司垄断,公司通过持续研发投入,成为国内首家载体铜箔国产替代量产厂家,该产品可满足芯片封装基板超微细线宽线距需求。

三、公司公告

领益智造在机构调研中表示,公司在2025年将全面发力机器人、AI眼镜、折叠屏、服务器等第N增长曲线,并称之为“人—眼—折—服”。目前,公司已为人形机器人客户提供头部总成、灵巧手总成、四肢总成、高功率充电和散热解决方案等核心硬件,在联合开发和整机组装有成熟经验。

天娱数科官微显示,公司将于4月28日发布Behavision 2.0,通过实现具身智能领域的跨本体互通互用,赋能机器人本体企业。其具备三大核心能力:感知层面,搭载深度视觉黑科技,赋予机器人“空间直觉”;推理层面,通过“天星”基座大模型与“智者千问”模型能力融合,构建“类人思维决策链”;执行层面,支持人形、四足等多形态机器人跨本体响应,灵活适配多元场景。

英力股份拟购买优特利77.9385%股份,有助于公司在笔记本电脑领域拓宽产品类别,提高单机供应价值。股票4月24日起复牌。

冀中能源拟8.98亿元收购段王煤业20.02%股权。

四维图新与火山引擎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探索建设行业领先的自动驾驶数据闭环。

4月23日,均胜电子发布全新的沉浸式智能座舱解决方案JoySpace+,以及机器人能源管理、机甲、传感器及无线充电等多个关键零部件解决方案。

奋达科技与机器人领域资深专家丁克博士一起战略投资深圳市灵枢动力有限公司。此次投资,使公司进一步切入具身智能核心零部件赛道并抢占增量市场,拓展具身智能技术应用场景。

近日,杉杉股份旗下杉杉科技与OCSiAl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围绕单壁碳纳米管在锂电负极材料中的应用展开深度技术协同,推动锂电材料性能升级与量产突破。

龙芯中科与教育部相关部门达成全面合作,正式成立“龙芯国产工业底座技术产教融合”创新联盟。

甘李药业成功实现胰岛素核心组件国产化应用。

倍杰特控股子公司签订1.12亿元日常经营重大合同。

桐昆股份股东磊鑫实业拟增持2.5亿元—5亿元公司股份。

杰瑞股份拟1.5亿元—2.5亿元回购公司股份。

太阳能拟1亿元—2亿元回购股份。

天禄科技2024年净利润同比增长206.84%。

凯莱英一季度净利润3.27亿元,同比增长15.83%。

拓邦股份一季度净利润1.97亿元,同比增长12.10%。

德赛西威一季度净利润5.82亿元,同比增长51.32%。

天齐锂业预计一季度净利润8200万元至1.23亿元,同比扭亏为盈。

海油发展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18.48%。

中宠股份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62.13%。

维信诺拟在昆山开发区投资设立昆山全球新型显示产业创新中心项目,项目投资总额预计约50亿元,用于前沿显示技术开发、相关产品交付及泛半导体技术研究孵化。

龙佰集团董事长提议以3亿至5亿元回购股份,用于实施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

海泰科实现净利润为1391.96万元,同比增长5738.82%。主要系报告期模具达到验收状态,确认收入增加所致。

北元集团实现净利润为8779.50万元,同比增长442.29%。主要产品烧碱价格上涨及主要原料电石、煤采购价格下降,导致净利润增加。

亚钾国际实现净利润为3.84亿元,同比增长373.53%。主要由于钾肥销量增加、价格上升所致。

澜起科技实现净利润为5.25亿元,同比增长135.14%,因受益于AI产业趋势对DDR5内存接口芯片及高性能运力芯片需求的推动,截至2025年4月22日,预计在2025年第二季度交付的互连类芯片在手订单金额合计已超过人民币12.9亿元。

上海雅仕实现净利润为974.87万元,同比增加129.78%。业绩增长主要系新增供应链业务品类所致。

注意:内参更新时间为周日、周一、周二、周三、周四晚间22点左右(偶尔会推后一点时间)。周五和周六晚间不更新,节假日不更新。

【免责声明】

本资讯中的信息主要来源于时报财富资讯、中证快报、上证早知道等公开资料,本号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资讯中的内容和观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对所述证券买卖的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请理性分析、理性投资!

来源:权靠技术

相关推荐